黎氏族谱字辈排列?
家谱文献
江西省:清江(现为樟树市义成镇黎圩村委)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目前全村4000多人姓黎,可以说是黎氏比较大的一个村庄。
江苏句客黎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句容县春城乡袁相大队黎甲村。注:首修於宋乾道年间。
湖南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民,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另有一部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字辈排行
湖南浏阳壕上黎氏:该族先世原籍四川锦竹县,尊圭公为迁浏一世祖,圭公字介之,号瑞斋,元至正丁亥科举人,戊子科进士,初授武冈州录事,历官詹事府丞。勅建攀桂坊于浏邑李家巷口。四世衍为朝祖、朝宗、朝富、朝用、朝宪、朝仪、朝礼七房。
明成化15年(1479)建宗祠于浏阳西城下壕并始纂族谱,清同治11年(1872)七修,光绪29年(1903)八修时因争族产,四、五房不与。
长沙托溪黎氏:始祖圭公,字介之,号瑞斋,原籍四川,元进士,任武冈州录事,后升詹事府丞,勅建攀桂坊于浏阳李家巷口,为迁浏始祖。
四世朝礼公,明洪武间由浏阳迁长沙榔梨市,五世文广公,又迁长沙托溪,八世达庵公,生六子,衍为六房。1917年三修族谱。行派:(自十八世始)志定承先尚,书升懋秀良,人之敦一本,英毓如春芳。
扩展资料:
迁徙分布
宋朝时期,黎姓大约有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二十六位。湖南为黎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黎姓总人口的4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江西,这三省黎姓占黎姓总人口的89%,其次分布于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
明朝时期,黎姓大约有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2%,闯入了明朝的百家姓,排在第八十八位。宋、元、明600年间,黎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江西为黎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黎姓人口的42%。
当代黎姓的人口已近200万,排在第一百零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广西两省区,大约占黎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西、四川、湖南、安徽、海南、贵州、重庆、湖北,这八省市又集中了44%。
-黎姓
有 黎姓 源流 具有悠久历史的黎姓,来源主要有三。从时间顺序讲,一是来自“九黎”。东 汉(25年─220年)应劭《风俗通义》说,黎姓是古部落“九黎之后”。当时炎帝和 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蚩尤。蚩尤曾经是九黎的首领。败后的九黎部落子孙,大批 向南方转移,其中一部分以黎为姓。二是以国为姓。商代有两个黎国:一个在今山 西省境内,建在长治市西南,春秋时(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迁于今黎城县东北, 其范围除黎城县外,可能还包括壶关、平顺、潞城等地;另一黎国在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后人,都有以国为氏,姓黎。三是少数民族复姓素黎氏。南北朝(386年─589年)时,北魏(386年-534年)孝文帝(471年-499年在位)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把鲜卑族l00多复姓改为汉族单姓,其中将素黎氏改为黎氏。 黎姓主要郡望有三处:一是京兆(今陜西西安),二是宋城〈今河南商丘),三是九真(今越南清化、河静一带)。汉朝赵佗称南越王时,设置九真郡。黎氏在越南很早就是一个大姓。 几千年来,黎氏迁徒无数次。据《黎氏族谱》记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黎氏之族或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陜西境)、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山东、江苏境),南迁交、广(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河北省)。”齐明帝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黎侨有功被封为永乐侯,成为黎姓的浙江明州始祖。黎侨传至唐代(618年─907年)的黎度,进入江西,成为宁都黎姓始祖,以后其子孙又进入福建宁化一带。宋(960年─1279年)末元(1206年─1368年)初,黎天鳞进入广东梅县,生六子,其中黎文举又生黎逸士等七兄弟,子孙繁衍,遍传广东珠三角一带。 黎氏入粤,还有一支黎氏原住豫章(今江西南昌),为避兵燹,沿赣江而上,翻过梅岭,到达南雄珠玑巷居住。至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胡妃之厄,黎仁杰等六位先祖与珠玑巷贡生罗贵等三十四姓九十七户南徙,黎氏先祖定居于新会古冈州。宋末元初,金兵入侵,为求生存,黎氏先人又一支支南徙到珠三角一带。几百年来,珠三角一带黎氏子孙繁衍,枝繁叶茂,不断开拓新基业。广东、福建等地黎氏为求发展,又不断向东南亚地区迁徙。如今,海外黎氏成为黎姓中重要的一支。 黎姓在国内主要生活在南方,其中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台湾、海南为多。黎姓历史上人才济济,代不乏人。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专家考证,黎姓在中国最常见的l00个汉族姓氏中居于第92位。 (录自广东南雄朱玑巷后裔联谊会、南雄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8年编的《黎氏源流》 姓氏起源: 1、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 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 )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 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上列小评:依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 第十 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 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 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2、 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 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 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 》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 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 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 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 ,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 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 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著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 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 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 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 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郡望: 1、京兆郡:汉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 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 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 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2、九真郡:西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西元前111年入汉 ,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3、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 河南省商丘县南。 堂号: 黎氏堂号主要有“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 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 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另外还有“京兆”、“九真”、“宋城”等堂号。 迁徙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 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 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 甯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 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 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 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 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 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姓黎又有名的人有 黎姿
黎诺懿
黎明
黎小田
黎婴 我唔知姓黎的人喜欢唔喜欢泥土 我估大部人唔会喜欢泥土
参考: 自己+lai-clan/info-1/name+af1/136235/lai _07
我有个FD姓黎,佢叫自已做「泥XX」~ 你话佢中唔中意la~
参考: MMEE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黎氏族谱字辈排列?
本文2023-09-26 10:19: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