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图书(探索知识的宝库)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4收藏

天津图书(探索知识的宝库),第1张

天津,作为中国的北方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在这座城市中,有一个地方被誉为探索知识的宝库——天津图书馆。作为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天津图书馆不仅拥有庞大的藏书量,还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阅读和交流的理想场所。

1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

天津图书馆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占地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充满了历史韵味。进入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大厅内的雕塑、壁画和吊灯都展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图书馆内部设有多个阅览室和研究室,供读者们自由选择。

2丰富多样的藏书

天津图书馆拥有丰富多样的藏书,其中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图书馆内的藏书量超过1000万册,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不论你对文学、历史、科学、艺术还是其他任何领域感兴趣,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借阅图书非常方便,读者只需办理借阅证,就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借阅和归还图书。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了电子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在线阅读和借阅电子书籍。

3多样化的服务

天津图书馆不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还为读者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图书馆设有自习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室等,为读者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图书馆还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展览和文化活动,为读者们提供了与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

如果你对某个特定主题感兴趣,可以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咨询,他们会根据你的需求推荐相关的图书和资料。此外,图书馆还提供了文献检索和参考咨询服务,帮助读者们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4如何使用天津图书馆

使用天津图书馆非常简单。首先,你需要办理借阅证。前往图书馆的借阅部门,填写相关申请表格并提交所需材料。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和一寸照片。借阅证办理完成后,你就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借阅和归还图书了。

在图书馆内,你可以通过电子检索系统查询所需图书的位置。在找到目标书籍后,将其带至借阅台,出示借阅证并办理借阅手续即可。借阅期限通常为一个月,可以续借两次,每次续借期限为一个月。归还图书时,将其放入指定的还书箱即可。

结尾

天津图书馆作为一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藏书,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在这里,你可以尽情探索知识的宝库,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普通读者,天津图书馆都会为你提供一个理想的学习和阅读场所。

所以,如果你对图书、知识和文化感兴趣,不妨前往天津图书馆一探究竟。相信你一定会在这里找到你所需要的宝贵资源,并且享受到无与伦比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天津图书馆是历史悠久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建直隶图书馆,至今已一个多世纪。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1907年11月)直隶提学使卢靖(木斋)以“保存国粹,宣传文化,辅助学校教育,增长社会知识”为宗旨,开始筹建直隶图书馆。

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一日(1908年6月9日)正式开馆。馆址初设在河北大经路(今河北区中山路)直隶学务公所内。藏书以严范孙先生原陈列在天津教育品陈列馆的1342部、直隶督署下发的1万余卷图书和提学使司请款专购的12万卷图书为基础,继之,严范孙先生又捐赠图书1200余部,又有奉天总督徐世昌等捐赠图书。开馆初期藏书近20万卷(册)。所编《直隶图书馆书目》32卷,全面反映了建馆初期馆藏。

民国二年(1913年),馆址迁至中山公园北部一幢楼房,始有独立馆舍。

1914年9月又附设通俗图书馆于东马路。在当时被誉为大江南北第三位的图书馆。

1918年9月,馆名改称“直隶省立第一图书馆”。任命严侗(台孙)为图书馆主任。1928年又更名“河北省立第一图书馆”。

1929年春,天津特别市创办市立图书馆,颁布“市立图书馆计划大纲”,市绅王贤宾热心赞助图书馆事业,廉价出让南开杨家花园住房一所共114间作为馆舍,

1931年6月20日举行开馆典礼。

1937年天津沦陷,馆舍被日本侵略军强占,更名为“天津特别市立第二图书馆”,曾更名“天津特别市立第一图书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原称“天津市市立图书馆”。经清点,仅有中文书十万余册,外文书四千余册。此后,直至天津解放,由于经费拮据,馆业处于停滞状态。

抗战胜利后,天津市热心文化事业的各界人士倡议建立一座规模宏大之图书馆。1947年组成建馆筹备委员会。1948年4月,市政府将原法租界公议大楼拨交天津图书馆作为馆舍,于1948年4月局部开馆。至天津解放前夕,全市公共图书馆仅存下濒临关闭的省、市图书馆各一所和1948年新建的天津图书馆,

1949年天津解放后,逐步合并为“天津市人民图书馆”。馆址为承德道12号。

1952年1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由时任市文化局副局长的李霁野兼任馆长。同年7月,任命南开大学教授黄钰生为馆长。

合并后的天津图书馆藏书约计40余万册,经逐步增长至今已达320万册。成为我国馆藏较为丰富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

解放以来,在采购新书的同时,注意征集地方文献,陆续接受社会各界人士、藏书家捐赠图书,如任凤苞、周叔弢、张叔诚、叶石甫、顾维钧、石景宜等捐赠的大量中外文图书。

1982年“天津市人民图书馆”更名为“天津图书馆”。1991年,坐落于复康路15号,由天津市政府投资兴建,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可容纳藏书500万册(件)的天津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

从1949年起至今,在中国***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图书馆事业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使图书馆事业逐步得到恢复、调整和发展。这期间虽然也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图书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尤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年代,出现了图书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在变法维新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津邑官绅纷纷兴办学堂。促使对新知旧学各种典籍的大量需求,一些有识之士共识:“近世各国文化日近,莫不以设立学校与图书馆相辅而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长江以北最早的近代公共图书馆——直隶图书馆诞生了。

这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国近现代公共图书馆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

国家图书馆古籍资源的类型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敦煌文献、碑帖拓片、西夏文献、赵城金藏、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

我国的古籍:

1、《永乐大典》——百科类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占卜、戏剧、工艺、农艺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2、《四库全书》——百科类

《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包括了我国几千年来的重要文化典籍,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

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3、《梦溪笔谈》——科学类

《梦溪笔谈》就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本书由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

我国古籍的价值:

1、文献价值。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旧抄本、古本、初刻本、精刻本以及各类活学本等版本的价值较高。

3、艺术价值。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写刻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短版、拱花、版画等。

4、学术价值。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录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刊元椠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天津图书(探索知识的宝库)

天津,作为中国的北方经济中心和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在这座城市中,有一个地方被誉为探索知识的宝库——天津图书馆。作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