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后人今何在?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2收藏

刘备后人今何在?,第1张

历史上的帝王基本上都有后代,像这种帝王的后代,他们肯定是知道了,不像普通人都只供18辈。

但他们生活一般都比较低调,不会说出去,特别是文革时候,这个帝王后裔大都数都挨整了,现在剩的不多了。而且,他们应该都隐姓埋姓,不为人所知了。

近几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题为《三国英豪后人今何在刘备后人依然卖草鞋》,仿佛刘备的后人就应该重操祖宗的旧业——织席贩履;照这说法,刘备的后人卖完草鞋后是否依然可以做皇帝呢?就像某个暑假,一老农忽然问我为何而读书。我猝不及防,思索再三,想以周总理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对,此情此景好像有些不太适合;而且当初读书确实不是为了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年纪到了,大家自然就都去上学堂了。很多东西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寻根究底,去做就行了,就像一些风俗习惯:“不为什么。”“蠢孩子,读书是为了替父母争气嘛!”只为父母争气,这境界似乎有些太窄,推而广之,我是不是该为我父母的父母……祖宗争气?祖宗皇帝,儿孙农民,这气可该怎么争啊?

身为刘备的后人,我愧居人前,亦耻居人后,因为刘备的后人还是挺多的,他的次子刘永的后裔极为发达,在刘姓最大宗的中山刘氏众多支派中最为兴旺,今日东南闽粤及海外刘氏,十之六七都是刘永的后裔。

新版《三国》我也看了几集,本来是很期待的,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罗贯中如果泉下有知的话,化为厉鬼也不会放过他们;跟《三国志》更没任何关系,黎东方都说,搞历史研究的向来尊重艺术,为何所谓的艺术家却常随意扭曲历史?可惜我又不能像孔子后代一样去告那些狗屁主创人员,人家孔老夫子的家谱世系一直未曾断过;也不能像霍元甲的后人一样上纲上线,人家霍大侠不过谢世百年时间;而我们老刘家在汉朝时尚有宗正负责登记造册,之后就难考于史了。据说随着这部烂电视剧的热播,大家都比较好奇,三国人物的后人今何在?其中有说周润发是周瑜嫡系后人,诸葛亮后人香港当女模。至于后者,早有耳闻,我曾对好友笑说:“如今真是人心不古,否则她应该来拜见我。”就像小孔融拜见李膺,她也应该会会她先人的旧主的后人。然而事实证明我确实过于善信(凡未被证明是假的之前,我都当它是真的)了,她很可能并非诸葛武侯的后裔。

而我凭什么就这么肯定自己是刘备的后代呢?

我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腰陂镇东山村。这个村子以陈姓为主,这里的“主”有2层意思:一是主人;二是数量多,村里仅有的一座宗祠即为陈氏宗祠。其次便是刘、谭二姓,都是外来户,且据上了年纪的长辈说,东山谭姓的崛起有赖于刘氏。而刘氏在这个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同名却不同地的小村落既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

大学时在电脑上看过余世维的讲座(那时校园比较风行),接受了他口中的“家族荣誉感”的概念。他说在英国那些显赫姓氏的拥有者,衣服上会有他们家族的标志——族徽,如果你对此比较好奇,他会非常乐意向你讲述他们姓氏的历史。虽然我没出过国,但我知道这确实是可信的。因为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玫瑰战争即是发生在分别以红玫瑰和白玫瑰为族徽的2大家族之间。一般我们认为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东方淡漠,因为欧美人讲究独立,家人之间关系并不特别亲密;而传统的中国父母对子女百般溺爱,子女对父母万般依赖。然而实际上他们比我们更看重家族、血统,只不过不像中国那么重男轻女。儒家讲“亲亲”,也就是给人际关系设置等级差异,结果中国人在家族这一问题上眼界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家子气;而老外在这一问题上尤显大气,所以他们即使生育不多,家族却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一好友对此深表赞同,他拿出罗斯柴尔德以及洛克菲勒家族为证,动辄几百年的辉煌,确实有够令“富不过三代”的中国人感到羞愧的;甚至欧洲某些皇室自从建立统治起,一直未被终结过。在蛮夷之邦却实现了秦始皇“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美妙设想;而在中国那叫“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汉朝的统治比较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失而复得;而且纵观汉朝所有的皇帝,几无特别暴虐(如桀纣和明朝的多数皇帝),也无特别孬种(指对外政策,如宋朝的大部分皇帝和清末的皇帝)的,好些位汉帝都能跻身历史一流行列。

刘累是正史上第一位刘姓名人。《史记》也交代得很清楚,“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说明刘累乃是帝尧的直系后裔,正宗的黄帝子孙,再后来建立汉朝的刘邦便是刘累的后代。尽管刘氏作为中华第4大姓,其源头是多源的,但刘累是见于史载的“中华刘氏第一名人”,由于其与刘邦的特殊关系,刘累被称之为“最早、最大、最正宗”的刘氏先祖,并得到海内外刘氏华人的认同与尊崇。中华刘氏与龙文化关系密切,刘氏是中国诸多姓氏中产生皇帝最多的姓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刘氏建立了西汉、东汉、蜀汉、前赵、南朝宋等诸多王朝和政权。尤其是以“刘累御龙”的神秘性为先导,开创大汉基业的刘邦,自诩为“真龙天子”,自此开始了“龙与帝王”的不解之缘。由刘氏建立的汉王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产生了汉族、汉语、汉字的专称。因此,专家在评价刘氏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贡献时,用“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响之巨”三句话12个字来概括。

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刘姓宗族成员,都宣称出自汉朝皇族,自称为汉之子孙、汉室之后,甚至有“汉后无二刘”的说法。因此,汉家刘氏的分布基本上也就成为后世天下刘氏的基本布局。

在汉代各藩系中,由汉景帝第9子刘胜开创的中山刘氏是繁衍最快、支系最多、宗族最大、后裔人口最兴旺的一支。早在西汉中期,中山刘氏即以宗室人丁兴旺著名;三国时期,中山刘氏又因产生了鼎足天下的蜀汉刘备皇族而名扬天下;晋唐之世,中山刘氏搬迁东南,后裔迅速蕃昌,构成今日世界刘氏主干之一的中山刘氏。西晋诗人、爱国将领刘琨便是中山靖王之后;诗豪刘禹锡也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今日我国东南刘氏及海外刘氏,大都属于这一宗派。

史载,刘胜的儿子多达一百二十余人,这是刘氏藩王中子女最多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属罕见。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大都传有后裔。因此,中山王族一宗,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成为汉代分支最多、族系最庞大的藩系。

几年前老家刘氏开始修谱寻根,结果证明我们这一支刘姓是由邻省江西迁徙而来。家谱我也看过,只上溯至从江西迁出的开基始祖,很明显他的名字是不见于史载的。我问参与修谱全过程的父亲,我家到底属于刘氏哪一大分支。我父亲不无自豪地告诉我,我们也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的后裔。我家的《三国演义》买了不下10套,常被人借得不知所踪。且我们三兄弟从识字起就被我爸带着读三国,尤其是我特别钟爱这部古典名著,无事的时候就将它翻出来重温一遍。毫不夸张地讲,我原原本本从头到尾看这部书不下10遍。三国时代的人比较喜欢治春秋,如关羽;而我治三国也有数年了,这些年来我先后细读过《裴注三国志》、《资治通鉴》、吕思勉《三国史话》、黎东方《细说三国》、陈迩冬《闲话三分》、《名家解读三国》以及其它白话周边著作、专题论文不下百种,这些天一直在研读《后汉书》和《世说新语》。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像郝隆一样挑个好日子,仰躺在太阳底下,过往的人问我干吗,我就说我晒三国。所以你应该能体会到我得知自己是刘备的后代时的心情,并且我做出大胆推测:我家八九不离十也应该是刘永的后代。要证明我所下的结论不假,还得另找证据,二十四史上找不到,只好求助于非官方民间谱:

蜀汉亡国后,刘备次子刘永徙居洛阳,被削去王爵,贬为乡侯、奉车都尉。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永25世孙刘祥为避黄巢之乱,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今三明市宁化县),为刘氏入闽始祖(又称唐中代始祖,谱称东派);刘祥十四世孙龙,官授湖广承宣使,升河南宣抚使,任后返籍居宁化石壁。刘龙生九子:名开一至开九。刘开七,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因任职于粤,所以从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潮州、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等处立业,故被尊为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任江西省赣州府瑞金县令。卒后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广传有十四子、八十三孙、三百六十四个重孙,后裔子孙更是千枝万叶,构成世界刘氏的主体之一。江西后裔主要分布赣州(瑞金)、吉安、抚州等地区。湖南茶陵刘氏自江西永新迁入,永新县隶属吉安市,与湖南省茶陵县交界。

刘姓是江西第一大姓,有人口270余万,基本上是正宗汉室,江西刘氏有着辉煌的历史,有着共同的祖先。早在西汉,江西就是刘姓所建立的长沙国的一部分,长沙刘氏南派的主要部分,就是聚居在江西。西晋末年由于五胡乱华,北方刘姓向东南大迁移过程中,江西又成为各支刘氏迁徙落籍的理想地区之一。明清时期,随着大批刘姓成员参加“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江西又成为湖广地区(今湖南和湖北地区)刘姓的主要发源地。江西刘姓中曾产生了庐陵刘氏、笪桥刘氏、新喻墨庄刘氏、永新刘氏、安成刘氏、泰和刘氏、瑞金刘氏、弋阳新陂刘氏、高安刘氏等众多全国著名的名门望族。在宗族支派上,江西刘姓主要包括三大宗:一是土著的长沙刘氏南派;二是从北方南下的彭城刘氏;三是来自闽粤的中山系客家刘氏。

如此一捋,整条线就顺了。且在我们三兄弟身上,确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之气,生活在势利的最底层,自命清高与不凡无疑具有某种讽刺意味,也因此而害我们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前四史读完,我不由得对我家老祖宗刘邦及刘备进行了一番比较,发现2人共性还是蛮多的。比如他们的个人能力都不及他们的主要对手,但他们最后都成就了一番伟业,原因就在于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像磁石一样能吸引人。像刘邦有三杰以及曹参、陈平、周勃为之效死力;而刘备有关张2人终日陪侍左右,亲如手足。2人都不甚乐读书,喜声色犬马,大度好施,仁而爱人,能得众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像刘邦对韩信推食解衣;刘备常与寒士同席而坐,同簋(guǐ)而食。2人之所以能荣登九五和他们的平民气质以及亲民路线有莫大的干系,而当他们还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时候,他们又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雄心壮志;而且2人虽少有大志,但都不擅长宏观规划。刘邦分兵西进,方向并不明确,在张良的建议下才专力攻关,得以先入咸阳;刘备更是东奔西走了大半生,得听诸葛亮之隆中对策,这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2人都是半吊子——一杯未满的水,所以才能虚心听取谋士的意见并吸收他们的长处;慧眼识英且学习能力强,所以千古名相张良、诸葛亮对他们来说亦师亦友亦臣亦弟。2人倥偬一生,均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作出了不俗的贡献。

他们2人所共有的特质在我们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体现,所以我们兄弟仨是各自群体中天然的领袖,伙伴们簇拥的中心。只不过我们比2位祖宗更喜欢读书,否则也意识不到他们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姓氏的伟大之处。

在我们兄弟当中,以我的性格最为火爆,有棱有角。许多初次见我的人都不禁暗想:“他凭什么就这么狂?”如果他们知道我的血统的话,或许就不会这么惊奇了。虽然现在的我对自己的才学颇为自负,但是我的桀骜不驯并非后天养成的,而是一种溶于血液、深入骨髓的“基因”。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并一直被国人奉之为经典,但在我看来,没有哪句名言能比这句更似是而非了。骨之于气,如神之于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作为一个画马名家,徐老应该很明白这个道理:少了马骨或马气,那画的还是马吗?骨气,骨气,只有骨或者只有气,那人还有骨气吗?没有傲骨,自然孕育不出傲气;反之没有傲气,那是因为傲骨还未形成。傲,我觉得和怪一样都是褒义词,天才必怪,大才必傲,恃才傲物嘛,胸中无料的人自然也就没有底气去傲。气,我更愿意将它当成气质、气节解,它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和磨炼的精神状态;而非转瞬即逝的镜中花、水中月。所以内荏色厉的、狗仗人势的、谄上骄下的、窝里横的,都不叫傲气。

前年年底,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堂侄问我在外面做什么。我对他说:“我们刘姓曾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姓氏,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也总少不了我们刘姓,但是刘姓人目前似乎有些没落。要挽回这种局面,需要所有的刘姓人团结起来。拿你来说,你已经有一个小孩了,他是独生子,之后代代单传的可能性非常高,而且你的子孙后代肯定会和我们家的子孙后代日渐生疏,所以家的概念会越来越小,大而化之,我们要重拾家族观念,重塑家族荣誉感。”大侄子点头称是,自从他长大以后我就不太看他了,谁知他竟常抱着他儿子来看我:“叫爷爷!”我见他翅膀也硬了,只好转而“威胁”他儿子:“不准叫爷爷!”内心却也不由得感叹:在堂孙面前,自己毋庸置疑是老了!“我最近几年在研究一些东西,比如说刘德华和我们一样都姓刘,他跟我们很可能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我就在想也许按辈分论,他还得叫我叔叔,而和你们同辈。”可惜目前尚无机会瞅德华家族谱。不过如上所述,祖籍广东江门的天王巨星刘德华十之八九也是中山靖王一系蜀汉刘氏一派,刘累(见于史载的刘姓第一人)-……-刘邦(汉高祖)-刘恒(汉文帝)-刘启(汉景帝)-刘胜(中山靖王)-……-刘备(蜀汉昭烈帝)-刘永(刘备次子)-……-刘祥(刘氏入闽始祖)-……-刘龙-刘开七(客家刘氏之近代肇基始祖)的子孙后代,和我们一样也是中山系客家刘氏的枝叶。而且很明显,说刘德华是刘备的后人远比“周润发是周瑜的后代”这一说法靠谱。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根据《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

公元263年魏灭蜀,庞德子庞会杀死关彝,尽灭关氏家族,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追谥羽曰壮缪侯。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

今年衰矣,然不得还!”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子兴嗣。兴

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

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记曰:庞德子

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三国志 关羽传》

关羽之后是否被庞德的儿子庞会灭门 ?

《三国志》引《蜀记》中记载,在北伐中被关羽斩杀的庞德,其子庞会在蜀汉投降之日“尽灭关氏家”。《蜀书•关羽传》在文末对关羽后世略有交代:“(关羽死)子(关)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闻,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关)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关)彝续封”。由此可知在蜀汉亡前,关羽后嗣上有关彝,但庞会尽灭关氏,正史线索就此中断。

康熙年间解州所获碎砖资料,对关羽后世始有明文。《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记其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均言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据其余资料佐证,史学家多以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为准确。《关帝志》中载关羽“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按照这些资料看,民间习俗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的生辰去关庙祭祀关羽以及在家供奉,实在是个误传,五月十三日当是关羽子关平的生辰。墓砖的发现亦证实了关平确是关羽的亲生子,而并非是象《三国演义》和一直以来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他的养子。同时,从墓砖上的记载还可以知道,《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治家,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当是秉承家学所致。

至于关羽的别子关索,从现存的史籍中来看,没有此人的任何一点线索。江苏南通曾经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第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青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相约之后共图大业。刘备对关、张二人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关羽道:“我坏了老小,共哥哥同去。”张飞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底老小。”刘备道:“也说得是。”于是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张飞遂前往关羽老家蒲州解县,杀死了关家大小十数口(此数不详,有说为十一口,亦有说为十八口),只是因为不忍心才带走了已经长大了的关羽长子关平,并放走了已经有身孕的关羽的妻子胡金定,后胡氏生下关索。而关羽则不留情面,杀了张飞的全家。办完这些事后,“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之后情节全无人情味道,文中述称关索成人后前往荆州寻得关羽,要认父归宗,关羽不认。关索当下大怒,立即作了脸色,威胁父亲,称如果不依他,他就要投奔曹操,起刀兵来捉拿关羽等五虎上将等等。而在水浒中有叫病关索的诨号,云南还有地名叫关索岭的,并有祭祀他的祠庙,可见这个关索在民间传说中是颇有影响的,但是很多学者认为,民间流传所谓“花关索”的故事,并没有历史根据,或认为“索”和“平”字的古篆写法相近,关索可能即为关平,然而关平终其一生,从未到过云南,所以这种说法亦不可信,因此一般史学界公认的结论,认为这传说全乎为杜撰,历史上并无关索其人。考查上述资料,以当前情况来看,只有一点为真实,即关羽的夫人确实为胡氏。

另外,现上海图书馆藏有关姓家谱五种,地方分别为浙江杭州和广东南海、番禺、新会,其中四部谱,关氏族人皆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亦收藏有一部《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名关金标,为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的刻本。然而,以当下线装,尚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家谱皆从宋以后开始记载,在图表中并无关羽名讳。故此严格起见,它们尚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关公家谱,对了解关羽家世亦无实质性意义,只是对研究谱牒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公元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亦曾影印出版了《关帝文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然而鲜有人注意,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只是这本家谱也仅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编修人为关文榜,自称为关氏五十八代孙。

2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对关羽家世,亦只能有一笼统概述。关姓郡望陇西,始祖为夏桀臣关龙逢(关龙逄),关羽为其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子关樾,于安乡民间避难,改姓为门。直至西晋灭吴,赵氏携子回复关姓。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与关彝,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至唐朝德宗时,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然而此说,与《蜀书•关羽传》庞会灭门一事又有出入。

之后至宋朝,或者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以保留下来的家谱日益增多,时至今日,若以家谱为准则,则关氏后裔已经遍及中国上下,以至海外亦有不少。根据传媒消息,在山东关羽祭典上的统计资料表明,现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散落于世界各地,亦可称为望族。

近来按查《三国志》和相关史料,对关羽身世的记载都是寥寥无几。这现状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有突破,这对中国众多的关羽崇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2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常平村关帝家庙殿西浚井时得一碎砖,砖有字画。左偏字五,曰:“生于永元二”;右偏字三,曰:“永寿三”;中十七字,曰:“先考石磐易麟隐士关公,讳审,字问之灵位”;傍有字三,曰:“男毅供”;砖背字二,曰:“道远”。再参照其它史籍考证得知,关羽的祖父关审,字问之,号石磐,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学识较为渊博,崇尚老聃,持道家宗义。关审对《易》、《春秋》都有研究,以象数之学和儒家之学推行教化。汉和帝刘肇执政时,东汉王朝已进入衰败时期,君主昏庸,外戚乱政,宦官专权,内讧不已。关审以为朝政业已腐败,信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经训,恪守道家的教训,退世隐居,绝意仕进,因此未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资料有称其数十年“绝尘市轨迹”,不交结富豪,不攀附权贵,清静无为,洁身自好。石磐公在世67年,于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谢世。关羽的父亲,即关审之子名毅,字道远,生卒时间不见记载,亦无从考辨。从有关史籍中得知,关道远的社会地位有如其父,为布衣,但是颇有学识。父亲关审死后,关毅并未像道家所说的那样,让他的父亲复归于自然,而是遵守西汉时董仲舒确立的儒家规矩,“结庐守墓三年”,脱服以后便专事农耕,从此亦未在仕途上有任何进展。关毅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常平村关帝家庙有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一文,铭文记述关羽路见不平,杀死郡豪吕熊一家,“有司惮文法,遂迫求之,于是道远公及配淹芳腐井”。即称其父母在司法官吏的逼迫下投井自杀,与前文的传说相互印证,但也被史家怀疑其真实性。

参考资料:

http://postbaiducom/fkz=69832637

关胜在小说中是, 史书记载的关胜是山东人与关羽没有关系,也是宋江起义军的三十六个头领之一。详细内容见宋江起义。

根据《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

公元263年魏灭蜀,庞德子庞会杀死关彝,尽灭关氏家族,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追谥羽曰壮缪侯。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

今年衰矣,然不得还!”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子兴嗣。兴

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

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蜀记曰:庞德子

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三国志 关羽传》

关羽之后是否被庞德的儿子庞会灭门 ?

《三国志》引《蜀记》中记载,在北伐中被关羽斩杀的庞德,其子庞会在蜀汉投降之日“尽灭关氏家”。《蜀书•关羽传》在文末对关羽后世略有交代:“(关羽死)子(关)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闻,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关)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关)彝续封”。由此可知在蜀汉亡前,关羽后嗣上有关彝,但庞会尽灭关氏,正史线索就此中断。

康熙年间解州所获碎砖资料,对关羽后世始有明文。《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记其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而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均言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据其余资料佐证,史学家多以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为准确。《关帝志》中载关羽“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按照这些资料看,民间习俗以五月十三为关羽的生辰去关庙祭祀关羽以及在家供奉,实在是个误传,五月十三日当是关羽子关平的生辰。墓砖的发现亦证实了关平确是关羽的亲生子,而并非是象《三国演义》和一直以来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那样,只是他的养子。同时,从墓砖上的记载还可以知道,《三国志》裴注中所引的《江表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一说,并非空穴来风,因关羽祖父关审就用《易》和《春秋》来治家,所以关羽对《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应当是秉承家学所致。

至于关羽的别子关索,从现存的史籍中来看,没有此人的任何一点线索。江苏南通曾经在七十年代出土了明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年间刊刻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第四种》,其中的《花关索出身传》一开篇就写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见如故,在“青口桃源洞”、“姜子牙庙王”之前“对天设誓”,相约之后共图大业。刘备对关、张二人说:“我独自一身,你二人有老小挂心,恐有回心。”关羽道:“我坏了老小,共哥哥同去。”张飞道:“你怎下得手杀自家小?哥哥杀了我家老小,我杀了哥哥底老小。”刘备道:“也说得是。”于是关、张二人约定互相杀光对方的家属。张飞遂前往关羽老家蒲州解县,杀死了关家大小十数口(此数不详,有说为十一口,亦有说为十八口),只是因为不忍心才带走了已经长大了的关羽长子关平,并放走了已经有身孕的关羽的妻子胡金定,后胡氏生下关索。而关羽则不留情面,杀了张飞的全家。办完这些事后,“将身回到桃源镇,弟兄三个便登呈(程)。前往兴刘山一座,替天行道作将军”。之后情节全无人情味道,文中述称关索成人后前往荆州寻得关羽,要认父归宗,关羽不认。关索当下大怒,立即作了脸色,威胁父亲,称如果不依他,他就要投奔曹操,起刀兵来捉拿关羽等五虎上将等等。而在水浒中有叫病关索的诨号,云南还有地名叫关索岭的,并有祭祀他的祠庙,可见这个关索在民间传说中是颇有影响的,但是很多学者认为,民间流传所谓“花关索”的故事,并没有历史根据,或认为“索”和“平”字的古篆写法相近,关索可能即为关平,然而关平终其一生,从未到过云南,所以这种说法亦不可信,因此一般史学界公认的结论,认为这传说全乎为杜撰,历史上并无关索其人。考查上述资料,以当前情况来看,只有一点为真实,即关羽的夫人确实为胡氏。

另外,现上海图书馆藏有关姓家谱五种,地方分别为浙江杭州和广东南海、番禺、新会,其中四部谱,关氏族人皆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亦收藏有一部《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名关金标,为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的刻本。然而,以当下线装,尚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家谱皆从宋以后开始记载,在图表中并无关羽名讳。故此严格起见,它们尚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关公家谱,对了解关羽家世亦无实质性意义,只是对研究谱牒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公元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亦曾影印出版了《关帝文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然而鲜有人注意,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只是这本家谱也仅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编修人为关文榜,自称为关氏五十八代孙。

2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对关羽家世,亦只能有一笼统概述。关姓郡望陇西,始祖为夏桀臣关龙逢(关龙逄),关羽为其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子关樾,于安乡民间避难,改姓为门。直至西晋灭吴,赵氏携子回复关姓。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与关彝,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至唐朝德宗时,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然而此说,与《蜀书•关羽传》庞会灭门一事又有出入。

之后至宋朝,或者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以保留下来的家谱日益增多,时至今日,若以家谱为准则,则关氏后裔已经遍及中国上下,以至海外亦有不少。根据传媒消息,在山东关羽祭典上的统计资料表明,现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散落于世界各地,亦可称为望族。

近来按查《三国志》和相关史料,对关羽身世的记载都是寥寥无几。这现状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有突破,这对中国众多的关羽崇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2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常平村关帝家庙殿西浚井时得一碎砖,砖有字画。左偏字五,曰:“生于永元二”;右偏字三,曰:“永寿三”;中十七字,曰:“先考石磐易麟隐士关公,讳审,字问之灵位”;傍有字三,曰:“男毅供”;砖背字二,曰:“道远”。再参照其它史籍考证得知,关羽的祖父关审,字问之,号石磐,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学识较为渊博,崇尚老聃,持道家宗义。关审对《易》、《春秋》都有研究,以象数之学和儒家之学推行教化。汉和帝刘肇执政时,东汉王朝已进入衰败时期,君主昏庸,外戚乱政,宦官专权,内讧不已。关审以为朝政业已腐败,信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经训,恪守道家的教训,退世隐居,绝意仕进,因此未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资料有称其数十年“绝尘市轨迹”,不交结富豪,不攀附权贵,清静无为,洁身自好。石磐公在世67年,于桓帝永寿三年(公元157年)谢世。关羽的父亲,即关审之子名毅,字道远,生卒时间不见记载,亦无从考辨。从有关史籍中得知,关道远的社会地位有如其父,为布衣,但是颇有学识。父亲关审死后,关毅并未像道家所说的那样,让他的父亲复归于自然,而是遵守西汉时董仲舒确立的儒家规矩,“结庐守墓三年”,脱服以后便专事农耕,从此亦未在仕途上有任何进展。关毅于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后钱塘人冯景山又据此作了《汉寿亭侯祖系记》。常平村关帝家庙有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的《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一文,铭文记述关羽路见不平,杀死郡豪吕熊一家,“有司惮文法,遂迫求之,于是道远公及配淹芳腐井”。即称其父母在司法官吏的逼迫下投井自杀,与前文的传说相互印证,但也被史家怀疑其真实性。

  闻(Wén 闻)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复姓闻人氏,是春秋时期少正卯的后代。少正卯是春秋末叶鲁国人。他博学多识,很有名气。他的有些主张与孔子不合,曾聚众讲学,同孔子唱对台戏,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处听讲。后来孔子利用职权杀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当时声誉很大远近闻名的人,被誉为“闻人”,所以他的后代支庶子孙有的便改为闻人氏。后有一部分闻人复姓改为单姓闻,称为闻姓。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一带)。另有一支是单字闻姓,文天祥(护国公)军败后,其二十四子带其后人从江西吉安迁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并改文为闻,与南方闻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后人比较高大。“闻”氏由“文”改来的说法最早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一次修撰的《闻氏宗谱》:“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庐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国公军溃于空坑,始祖良辅公被执,在潜逃于蕲之兰清邑,改‘文’为‘闻’,因家焉。”这里所说的信国公就是文天祥,而蕲则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县。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北归的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而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也就说很多这样的聚居地都叫"小云南"。

  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以及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国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小云南"或"山东小云南"。而在山东省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不少居民亦有称原籍山东小云南者。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广,小云南人后裔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飘流海外。然而小云南之名,正史不见经传,而口碑流传却广为人知,民间家谱亦有明文记载。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诸省居民许多家谱中都记有祖籍"小云南×××"或自"小云南"迁来。经查这些民间家谱最早修于明代中期以至近代的民国年间。那么"小云南"在哪里近年来不少地方志、地名志中均提及小云南,众说纷纭,仅就其中三种说法表述如下:

  小云南在山西说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本县户籍,多称系明初迁民时,自云南迁来者。且有占山户、买山户、漏户之别。父老盖常言之,而莫明其原委……是明初迁民虽多,并无迁自云南省者。或谓云南为豫南、汝南之讹,或谓小云南在安徽境,或谓小云南为山西地,亦均为无稽。"《莱阳县志》对此亦甚怀疑,而意为即洪武四年山后徙民事,谓:"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置云中郡,北周置云中县,隋置云内县,唐置云中郡兼置云州,宋置云中府路,辽置云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俱在今晋察绥三省之交。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多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其土著遗民幸免兵匪驱掠者,为漏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亦犹东府人侨居关外,概呼登、莱为海南耳。"说虽无据而近理。但本县间有能举其自云南某县某地来者,未必尽系传闻之误。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载,或人民自动迁徙,亦未可知,阙之以俟知者。

  又据山东省《文登市志》所载:"金元之乱,境内人口十不剩一。明初至清代中期,朝廷多次下令从山西、云南、四川、江苏、安徽等省移民入境。先到的称'占山户',后到的称'买山户',土著移民称'漏户'。民间传说来自云南和'小云南'的颇多。"史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由云南移民山东。清代康熙削藩,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反清失败,其败军及眷属尽迁山东。这是两次规模最大的播迁。现存952个行政村,其中87%的村庄是明朝以后建立的。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明永乐时期和清康熙时都有云南人或"小云南"人迁来这一地区,这是事实。随着时间推移,历经数百年,一些人把云南和"小云南"混为一谈,视为一地,很有可能。

  小云南即云南说

  云南,以其地在云岭之南而得名。因有滇池亦简称滇省。《辞海》"云南省"条注为简称滇或云。东界贵州、广西,北界四川,西北界西藏,西界和南界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界。禹贡梁州南境、秦为西夷滇国,汉开置益州郡。又传西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年),因彩云现南方,故称云南。西汉于彩云南现的地方置云南县,治云南驿,辖今祥云、弥度两县。三国时改益州郡置建宁郡,又分置云南郡。唐以后为段氏所居,号大理国。宋因之。元世祖南下,擒段兴智,以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立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明置云南播政使司,又在昆明设云南府,清以后为云南省。

  今辽宁省新宾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张氏谱册》序二记载:"吾张氏当闻之先祖,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兄弟四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艰,不得已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失去单山无所寻找。三人至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县城内七甲八社九兰乡住……至我宗龙公由登州跨海至广宁府、东至清源县南杂木南沟聂尔库处居住。仉氏生有库公。充当拨什库,料理机匠事二十余年,又迁至兴京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处。"

  另据辽宁省普兰店市劳动局局长谭绩斌主编的《关东谭氏家谱》中《谭姓先祖发祥地及迁移史略》记载:"谭姓关东家族的祖籍在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1913年3月,宁海州改为宁海县、胶东道隶),先人称山东老家。"又说:"……据家书残页记载,到了明成化年间(牟平县地名志说是明隆庆年间),即14世纪中叶,出于发展生产的需要,移居在小云南下柳河村(十八株柳树下)的谭氏先祖谭兴,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省,居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垦荒种田,发展生产,遂成为第三发祥地。"

  前边所说的新宾张氏"本贯小云南","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以此推断"小云南"应在长江以南。后者所述普兰店谭氏,在明成化年间在小云南下柳河村"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张、谭二氏谱书所记其意:小云南即云南省或在云南某地。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云南是由云南北归的兵户聚集居住区域,这些人通常戏称这样的地方是"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东的潍坊等地也有由云南北归而聚居的区域,也叫"小云南"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

刘备后人今何在?

历史上的帝王基本上都有后代,像这种帝王的后代,他们肯定是知道了,不像普通人都只供18辈。但他们生活一般都比较低调,不会说出去,特别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