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文化艺术、特色物产,一一介绍清楚,两小时内回答追加悬赏100!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族也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大块朵颐,大碗喝酒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聚集一堂,尽欢而散。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位俸敬给老者享用。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哈尼族是我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有十月年(扎勒特节)、六月年(苦扎扎)等节日。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分哈雅、碧卡、豪白3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哈尼族原来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1957年,采用拉丁字母形式,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作为标准音,创立了一套哈尼族文字方案。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
哈尼族
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把乌为哈尼族独有乐器,极有名,金竹制成,状如笛
子。
吹嘴有簧片、音色宽广
浑厚,意韵悠远缠绵。近年经音乐家改制,音域扩大,音色更为丰富,曾受邀赴欧洲诸国演奏,深受欢迎。
哈尼族的服饰,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异,一般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
红河县部分地区叶车妇女的服饰独具特色。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布衣,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们都凭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作“拉八”的短裤,深为少女喜爱。她们自裁自缝,穿时裤口紧贴大腿一层层向臀部上卷并向内别,最后短裤绉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叶车女子向以多衣为荣,因为它表示家庭富裕又显得好看。上衣分外衣、衬衣、内衣三种,通常在内衣下摆处加数道青蓝色假边,显得鳞次栉比,令人目眩。不过,到了年节喜庆之日,姑娘们就真的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衬衣、一件内衣。同时,手戴银手镯,胸前挂一对银链,腰的两侧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显得多姿健美。
这种古朴奇特的装束来源于它的历史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叶车人由昆明附近南迁时,被强族围困,为求生存,他们将男子用锅灰抹黑面部,女子则改穿短衣裤,分多路出击,突围终于成功,最后迁入今滇南各地定居。为了纪念这次突围,叶车妇女便将那时的穿着沿袭下来了。
哈尼族建筑
蘑菇房
传说远古时候,哈尼人住的是山洞。后来他们迁到一个名叫“惹罗”的地方时,看到满山遍野生长着大朵大朵的蘑菇,它们不怕风吹雨打,还能让蚂蚁和小虫在下面做窝栖息,他们就比着样子盖起了蘑菇房。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一(两)侧相连;前廊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再铺盖茅草顶。二(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最底层用来关牲畜,堆放农具。中层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客人来了,主人就围坐在火塘边,让你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质朴、嘹亮的歌声,祝愿宾客吉祥如意、情深谊长。
蘑菇房琳麋美观,独具一格。即使是寒气袭人的严冬,屋里也是暖融融的;而赤日炎炎的夏天,屋里却十分凉爽。以哈尼族最大的村寨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最为典型。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蘑菇房经久耐用,冬暖夏凉,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乡壮景。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这时,大家起哄助兴。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吃新谷与长龙宴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到了下午,把早上背回来的稻穗搓下谷粒,连壳放在锅里烘焙直至出米花。大家吃米花前,应先给狗吃一点。因为自古传说,哈尼族在一场大洪水后重新得到的谷种是狗叼来的,所以要感谢它。吃过米花,也要把当年栽种的瓜豆菜蔬统统拿出来尝新,同时一定要吃一碗嫩竹笋,象征来年的收成象新竹一样节节高;还要杀吃阉过的大肥鸡,希冀来年的生活丰足美满。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共杀一口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下水祭献祖先。节日里阖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绝,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百来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献出来。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尔后男人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温馨和谐、喜气洋洋,笑语欢歌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宗教信仰编辑本段哈尼族节日
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十月年
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节里经常整个家族聚会餐(自带食品),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风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们,要集于村外山野里互相诉说自己的新婚生活,而严禁男子偷听。
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哈尼十月年为大年。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春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
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库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几个月,后来,太阳和月亮传授给哈尼人分月的办法,在人间栽了一棵年月树,一枝树干算一个,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从此,就在六月过“库扎扎”。又说,过去有七个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个磨伙,她们轮流玩耍,把站在权上的小鸟也逗笑了。鸟儿欢乐地唱起歌来,歌声感动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给了人间……人们怀念七仙女,每年过“库扎扎”时都要打秋千。
内地红河南岸的哈尼族,也过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节日。正月年过三至五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互相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俗。
过节分三天进行,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的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都要在家休息一天,每人杀一只鸡,父母给子女们叫魂,先由寨外叫进屋里,叫魂的范围很广,日常生产劳动所到之处都要叫到。野兽吓着,雷响惊着和跌倒过的地方都要叫到,不能让魂在受惊处躲下。认为叫过,人的身体会强壮起来,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粪,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然后把火把绑在树上,求火把神护佐庄稼和牲畜成长得好,不遭虫灾,不得病。
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
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然后,男人们煮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姑娘节相传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环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个生得比金竹还标致的姑娘,名叫悠玛。悠玛与英俊彪悍的青年猎人戛期相爱。但是,那时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头人和父母作主。悠玛的父母把她许配给了白土司的独眼儿子。悠玛为此痛苦极了,她决心以死来表达对爱情的追求。二月初四这天,悠玛独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邻村的三个姑娘。悠玛向她们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个姑娘痛哭不止。原来,她们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个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顶上互诉苦衷,愈诉愈愁,愈诉愈悲,就一起跳崖自尽了。
悲剧发生后,哈尼人觉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婚姻了,特别是对姑娘,更应该给她们选择意中人的权利。为了告诫后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为“姑娘节”,以表示尊重妇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现在,这一带的哈尼族男女青年自由相爱后,就自己选日子结婚,不要彩礼,也不办酒席,用杯杯香茶招待前来祝贺的宾客。
敬老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里玛主”节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这一声回答,可使勤劳善良的哈尼族农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终年和平康泰。
据传说,布谷鸟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从遥远天边的石岩洞里飞出来,向人间传达春天的消息的。当它飞过一个名叫“巷阿窝尼崩崩麻”的大海时,飞不动了,眼看快要掉进大海里去了。突然,从海里翘起一条龙尾来,随后龙尾变成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让布谷鸟在上面歇脚。布谷鸟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把春天的信息传达给了人间。
按照前辈人沿袭下来的规矩,等多数人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后,就相约在一个属羊的日子,备办美味佳肴,用一种大树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喷香金黄的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布谷鸟虔诚地敬献。这天,村村寨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满面春风,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一个适中草坪上,欢度一年一度的“里玛主”节(春天的盛会),借以选择对象,谈情说爱。节后,各家选定一个好日子,在雀鸟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静的五更时分,家长悄悄地把三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即、“开秧门”。据说,“开秧门”时听不到雀鸟的声音,今年庄稼就能免灾除害,获得好收成。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
“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吃新米节”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编辑本段云南哈尼族风情
哈尼族的婚丧习俗各支系间略有区别。碧约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长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给外人。卡多人的婚姻也如此。为姑表舅婚,缔结婚约以父母包办为主,结婚时,当娶亲人进入女方的毫巴门时,女方要组织年轻人用“橄榄迎亲”,意思是用檄榄把娶亲人身上带着的邪魔打跑掉。腊米人的舅家有优先择亲权,结婚接新人时,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锣鼓手陪伴下,打着锣鼓,唱着调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长兄背出家门,要边哭边唱“切妞都耶”(女儿调),向父母兄长讨嫁妆,其实主要是倾诉离别父母家乡的苦衷。爱尼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夫死,妻子不可改嫁,妻死,夫可以另娶,婚姻较自由,无姑表舅婚约束,可由男女自己寻找夫妻;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哈尼族风情;
云南哈尼族风情
[3]
十月年: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农历十月,稻谷刚进仓,家家户户舂糯米粑粑,烤制香甜的“闷锅酒”,准备选属龙日过年(哈尼族历法,十日为岁首)。过年的头天,人们把家里屋外、寨子的每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洗澡换衣。节日里,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各家各户把最好的桌子抬到街心,一张接一张摆成长蛇阵。下午,各家把最好、最拿手的菜端上桌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菜做得好吃、做得丰盛。
祭过龙树、寨神以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后,街心酒宴开始。先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然后大家坐在桌子两边向老人敬酒,接着互相敬,庆丰收,祝全寨平安、来年风调雨顺,大家同心同德再夺丰收。酒足饭饱后,年过半百的妇女拿起宴席上的碗跳起碗舞,姑娘们砍下棕叶跳起棕扇舞,直到太阳落山。宴火点燃时,男人们敲起芒鼓,跳起神秘的芒鼓舞,人们尽情地跳,尽情地唱,直到第二天早晨才平静下来。 。
批甲 居住在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支系糯美人的姑娘们,一到十七、八岁,身上便会佩戴上一种名叫“批甲”的装饰物,表示她已经长成大人,可以接受小伙子的爱情了。
“批甲”约一市尺长,是一种以数十股蓝线缨穗特制的饰物,做工精细,形状别致大方。把它戴在身上,走起路来,随身躯的摇摆而左右摆动,使糯美姑娘越发显得体态婀娜。“批甲”除用于装饰以外,还因为糯美人有一种风俗:大姑娘背后若不系有遮盖臂部的“批甲”,将被视为不文雅不讲礼貌。
说亲奇俗 居住在云南金平的哈尼族有着奇特的婚姻习俗。比如,当媒人就很不容易。小伙子看中某个姑娘后,爹妈即开始为儿子物色两个媒人。尔后,男方父母买一只新饭箩,放进一包毛烟,一对新梳子,一小把野麻。入夜之后,媒人一只手举火把,一只捧着新饭箩前往女方家。按照风俗,媒人不准讲话,进门前先咳嗽三声,以告女方家人,然后媳灭火把,把饭箩放在女方家的火塘的烤板上。两个煤人各取一只烟筒,在火塘边抽烟。吸几口后,分别把烟筒递送给女方父母抽,再依次递给火塘边的其他人。烟筒转了两圈后,媒人就走了。第二天鸡叫头遍时,姑娘悄悄走进男方家,把昨天晚上媒人送去的饭箩放回男方家的烤板上。第二天晚上,两个媒人象头一晚上一样,再把饭箩拿到女方家。如女方同意,就不再送回饭箩,算是订婚了。如第三天一早,姑娘再将饭箩送回,则表示姑娘谢绝小伙子的爱情。
出嫁带背箩 哈尼族支系的碧约人,在姑娘出嫁时,娘家要陪嫁一个精制的背箩。
背箩用金竹编制,上面编有二十四朵“大各阿依”(碧约语“蕨蒺花)或八角花,这些花无论从正面或从侧面看,都呈立体状,维妙维肖。背箩编成后要漆上桐油,使其牢固且美观。
姑娘出嫁那一天,要把崭新的被褥、衣服和其它嫁妆装在背箩里面,由姑娘自己背着,一直背到婆家。从出嫁这天起,这个背箩,就成了姑娘一辈子的生活用具。无论是回娘家,走亲戚,还是赶街,都要背上它,用它装置物品。
阿茨 红河一带的哈尼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种类繁多,尤以山歌著称。
哈尼族称山歌为“阿茨”,唱为“古”,“阿茨古”即唱山歌。
“阿茨”没有固定的唱词内容,即兴而歌。凡四季天象、农事生产、人情世态、家乡山水,以及男女青年寻伴求友等等,无所不及。其曲调音色高亢嘹亮、奔放粗犷,具有清新明快的阳春三月,或云淡天高、清风宜人的夏秋之际,悠扬清脆的“阿茨”声此起彼伏,从回音飘荡的河谷里,从潺潺流淌的清泉边传来,或萦绕于芳草如茵的山坡上和幽静的丛林深处,有如银铃摇荡的清音,又象群蜂取蜜的“嗡嗡”声,娓娓动听,令人神往陶醉。
由于多数哈尼族青年不识字,因此,“阿茨”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了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寻伴求友、倾述衷肠的媒介。很多幸福美满家庭的恩爱夫妻,就是通过“阿茨”结识的。
因为“阿茨”较多地反映了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故歌唱的时间、地点和对象都很严格,夜晚不能唱,屋内和村里不能唱,在同宗族异性血亲面前也不能唱。从此中隐约可见哈尼族严格的氏族外婚制的历史遗俗。
奇特的“离婚证” 碓嘴是舂米的工具。但是,在过去,它还是哈尼人的“离婚证”呢!
从前,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哈尼族,婚姻不办任何登记手续,没有任何法律保障。离婚时,请来证人,找来一根碓嘴,由证人放在大门站槛上,用斧刀均匀地剖成两半,交男女双方保存,作为离婚的证据。如果双方真的没有一点感情,不可能再在一起生活了,那他们就会把各自所得的一半碓嘴消毁。如果双方是由于受到父母、亲属或其他方面的压力而不得不离婚的话,他们就会把各自的一半碓嘴收藏好,等避过风头,时机成熟,又拿出来合在一起,欢欢喜喜地复婚。
布孔人的恋爱与婚礼 不论是在繁忙的播种、收获季节,还是在平常的砍柴、放牧活动中,哈尼族布孔人男女青年都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伴侣,他们把勤奋的劳动作为献给自己最心爱的人的珍贵礼品。
布孔人的青年男女,通过劳动、交往,二人相爱之后,女方便赠男方自己亲手织的,绣得十分精巧的布裤带;男方赠给女方一顶有花纹的桐油篾帽,作为双方的信物。接着,便由男方的父母请媒人到女方说亲。说亲要由男方的阿舅,寨子中的长老与媒人,提上酒肉,一起到女方家中喝酒定婚。在定婚仪式上,请来歌手唱“腊扣都”,表示从定婚之日起,男女双方都不允许第三者插手,若有违反,要受到谴责或惩罚。同时,双方协商给一定的彩礼,作为聘婚礼物。
姑娘要出嫁时,事先通知自己相好的女友,告诉她们某月某日要出嫁。到出嫁的前三天,女友们便邀约聚集到一起进行“篾沙尼”,即大家凑出糯米、肉、菜,到出嫁的姑娘家吃团聚饭。煮好的饭菜要密藏起来,不能让小伙子们知道,如果被他们发现,他们就要把甑子饭端去吃掉,她们又得重煮。在姑娘们吃团聚饭时,作祟的小伙子把燃烧着的干辣椒,偷偷放在墙洞里,熏得姑娘们边吃边打喷嚏,惹得小伙子们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吃过饭的姑娘们,依依不舍地陪伴着即将出嫁的姑娘,如诉如哭地唱起来。新娘唱道:
从小我们在一起,
再过两天就分离。
我象一只鸟啊,
怎能离群远飞去。
女友唱道:
姑娘长大总要出嫁的,
这是你一生的大喜。
你虽然要到远方去,
我们心中牢牢想着你。
到办婚事的前一天,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要邀请到男女各方的寨子里。男女双方的厦子前,架起四棵树杈子,用金竹编制成的大篾巴盖顶,用翠绿的树叶作墙,临时搭成一个“青棚”。“青棚”前栽上两棵树杈,上面挂着两大株白株栗树枝。布孔人称白株栗树是吉祥树,挂上它象征吉祥如意,子孙满堂。亲朋好友就在“青棚”内闹喜。
结婚这一天,男方到女方接亲。接亲的人要请三对年轻夫妇,三、四个姑娘,一个小伙子,以及阿舅、阿娘、媒人,以单数为宜,一同前往。敲起芒锣,吹起唢呐,带上一对刺绣得精致美观的带子,一只四方形的木箱,一个平底的背篓。背篓里装着酿好的米酒和舂好的糍粑。一路上吹吹打打,喜气洋洋。到了女方的寨子前,要尽情吹打,以示迎亲的人已经到了,让女方赶快作好准备。女方家里的的听到芒锣、唢呐声响,慌忙到寨边的大路口用红、白丝线拴在路两旁挡住,砍一棵芭蕉放在路中间,撒上灶灰、粗糠,让迎亲人踩过,表示有吃有穿,万事如意。
来迎亲的客人,除阿娘外,其他的人只能在“青棚”下喝茶,憩息,不得进屋。阿娘把原来双方协商定下的彩礼拿出,请女方的长老清点收下。然后,把糍粑和酒放入女方父母的枕头上,以示对女方老人的敬奉。女方家招待迎亲的客人,除新郎的阿娘、阿舅有在堂屋坐上席外,其余一律在“青棚”内就席。酒席上必须有一碗清炖鸡和一副完整的鸡头、鸡脚。鸡头、鸡脚专门敬奉男方的阿娘、阿舅、长老。
饭毕,送亲开始,女方家送亲的人要比男方家迎亲的人多五倍以上。除女方家的阿娘、阿舅、阿哥必不可少外,其余是三亲六戚,姑娘的女友。女方家把陪嫁的嫁妆、食品、贵重首饰装在男方抬来的大木箱内,把准备好的糍粑放在男方背来的背篓里,一切准备就绪,待要出发时,新娘忽然不见了。新娘的女友们明明知道姑娘藏在什么地方,可是她们一个个不露声色。等众人费了一番苦心寻找,最后找到新娘,就强硬拖回来梳妆打扮,新娘心里虽然知道是嫁给自己心爱的情郎,但要表示拒绝打扮,有意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真真假假地哭嫁。
新娘被找回来,进到爹妈的住房里时,新郎要到岳父岳母面前跪下,敬烟敬酒,然后,又走到新娘身边,亲昵地拉一下她的手,表示该启程了。
在一片欢天喜地的吹打声中,如众星捧月,众人簇拥着新娘来到了新郎的寨子边。这时,送亲队伍停下来,让新娘的阿娘帮她梳妆打扮、戴上项圈、手镯,把那最精致的腰带系上。新娘打扮完了,所有送亲的人要把新娘团团围在中央,边走边防范着俏皮的小伙子们来 “侵犯”。年轻好闹的小伙子,早用滚圆的橄榄果撒在必经之道上,或用烂泥巴糊滑路面,他们在一旁盼望新娘或送亲的人们不小心跌下一跤,掼得人仰马翻,他们就乐得开心了。小伙子们一旦发现新娘,便用泥巴抹到俊俏的脸上,逗引客人捧腹大笑。
晚上,青年男女围在火塘边,烧起熊熊的柴火,歌手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唱起“哈叭卡”,叙述布孔人“开天辟地”、“劳动创业”以及优美动人的爱情传说。人们往往沉醉在这些古老的故事中,直到天明。
结婚仪式的第三天早上,送别送亲的客人。新郎家门前,摆上大桌酒席,大碗盛菜、大碗敬酒。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打起大鼓,敲起芒锣,跳起欢乐的扭鼓舞。人们兴高采烈,边唱边跳,举酒送亲。人们在“哦嗬!哦嗬!“的吆喝声中,扭鼓舞越跳越热烈,香醇的米酒越喝越有劲,有的人一碗酒,一饮而尽。大鼓咚咚,芒锣声声,伴着扭鼓舞欢快的舞姿,送着亲人们穿过丛林,走上山岭,消逝在远方。
风俗习惯:
1、年节的头天拂晓,家家妇女忙着舂粑粑,做团籽面,寨子上空响彻了“空通、空通”的舂碓声。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味食品。属龙日那天上午,有的只食团籽和粑粑,不吃早饭。有的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团圆。
2、 “耶苦扎”开始这天,中年男子杀猪、杀牛;小伙子上山砍树,割藤条,运回寨里做秋千;妇女则在家煮饭、做菜、舂糯米粑。荡秋千,是节日的一项重大活动。节日里,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赛球、拔河、歌咏比赛等,使传统的节日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更富风彩。
3、祭母节这天,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带着祭品,以村寨为单位,集中到寨子边的一棵大树前,扯来芭蕉叶,垫在地上,摆出各家各户带来的酒、肉、鸡、甘蔗、糖果等祭品,并敲响大鼓和铓锣。男女老少在主持长者的带领下,成排成行跪在大树前三叩首,并唱起思母歌。
4、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轮属龙日为正月竜祭寨神的日子。公祭的献物是一头猪,这头猪被杀死后,即安放在树台上,呈跪匐状。每户出一男子参加公祭,每人将一碗三色糯米饭和一把香交给主祭人献到竜台上,然后叩头膜拜。祭拜完毕,饮酒吃饭,席间每人可自由吟唱祭神祈祷辞。
5、每逢节日到来,哈尼族少不了备有三样莱:沟边的水芹菜,田埂上的鱼腥菜、山上的柴花菜。此外还有凉伴生鱼和苔要拌蚯蚓两样名菜。过节期间、家家都割来芭蕉叶铺在桌子上,堆满各种菜肴。
扩展资料:
哈尼族注意事项:
1、哈尼族普遍敬重长辈。吃饭时,好菜放在老人一边,让老人先尝。儿女要给老人斟酒、盛饭,双手捧上。在山间田野劳动休息时喝水,要让年长的先喝,如果人多,按年龄大小顺序饮用。当劳动归来,晚辈要给老人端茶水、递上水烟筒。
2、哈尼族热情好客,在路上遇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总是含笑问候、让路,并热情地邀请到家里做客。客人到家,全家老小都要起身让座,很快捧出一碗“焖锅酒”。客人饮过酒,主人会喜笑颜开地倒上一怀浓茶,倾心交谈。对客人必用最好的饭菜盛情款待。
3、进餐时,先给客人斟酒,当给所有人斟完酒后,还要给客人再斟一次,以示酒源不断,吉祥幸福。若是逢年过节到哈尼人家里作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团圆的糯米粑粑到火塘边烘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双手捧给客人。客人上路,主人一直送到村边。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哈尼族
哈尼族是一个跨国境而居的民族,在云南主要居住在哀牢山与无量山之间的元江、藤条江、李仙江和澜沧江流域的红河、普耳、西双版纳、玉溪等州市,并有着20多个支系。
哈尼族各支系服饰花纹图案题材广泛,内涵丰富,既有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又有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既有对信仰崇拜的图腾,又有对迁徙历史的记录,堪称是哈尼族文化的精髓。
祈福求吉
金平县哈尼族缀缨系铃童帽,用黑色的土布缝成帽形后,在帽檐用红色丝线绣一圈猫头鹰的图案,并在帽顶缀银铃、缨穗以及避邪的小布包,据说可以在夜晚避免鬼魅的骚扰。
元阳县哈尼族童帽,帽顶缀饰彩色绒球,下垂银链、银币,寄托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祈求神灵保佑孩子吉祥平安。
澜沧县阿卡妇女头饰,黑色的大包头上用缀满银泡、挑花刺绣的宽头带缠绕,前插鲜花、后插红色羽毛。据古代的神话传说,天界为红色、人界为黑色,头插红色羽毛的包头会得到天神的保佑。
记载历史
记载历史的图纹一般用在葬礼服装上,如元阳县昂倮支系妇女寿服的头饰,整个帽边用彩色丝线绣树形图案,代表着哈尼祖先的迁徙、发展史,是为了让亡魂能沿此路线回到祖宗圣地。
帽檐塔形图代表哈尼族历史上的三层人,即官人、莫批、工匠;帽顶的圆形图案为天国,两边有梯子可达,帽后的缨穗长带象征天界、人间、地下三个层次。
自然山水
哈尼族妇女的服饰因居住不同,服饰的图案纹样也不同,如元阳县和金平县哈尼族糯比、糯美妇女服饰,一身黑色的靛染衣裤,只在围腰、衣襟后摆底边、袖口、帽缘等绣蓝色锁边、滚边、山形、波纹形、三角形、回字形、蕨菜形、菱形等花纹,显得庄重典雅、朴素大方。
元阳哈尼族少女服饰图纹以红、蓝、绿、白等线绣成枪托形、八角花形、凹字形、波浪形、心纹、格子纹、条纹、水波纹、锯齿纹等图案,整个袖子是用红、黄、蓝、白等色布镶拼成条状,袖口绣回形纹,绑腿用色布镶拼并在色布之间绣水波纹,使得整套衣服形成色彩斑斓、繁花似锦的效果。
同时,哈尼族服饰还被评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日食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食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构成了完整的药膳系列。这些药膳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族还有一道奇肴叫"白旺",是用生猪血、羊血、狗血制作的剁生,哈尼族支系的爱尼人称之为"阿压马捏"。以刚宰杀的猪、羊、狗鲜血为主要原料,或再加以切碎炒熟的瘦肉,肝、腰等,撒入辣椒粉、八角面、野花椒面等佐料,不失时机地迅速搅拌而成。此菜看着怕,吃着香,味道醇浓,麻辣可口,被列为杀猪宰羊期间不可缺少的名菜,也是哈尼人热诚待客的佳肴。
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第一个回答的哦,望采纳~谢谢~)
哈尼族的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文化艺术、特色物产,一一介绍清楚,两小时内回答追加悬赏100!
本文2023-09-26 03:54:2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