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姓族谱籍考》的姊妹篇:老原辛家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4收藏

《辛姓族谱籍考》的姊妹篇:老原辛家,第1张

   

      在陕甘交界的甘肃泾川,称之为南原的一般指312国道边上的高平窑店和飞云三个乡镇。这条丝绸古道过去叫西兰(西安至兰州)公路,是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修建而成的。解放后国家统一规划形成东起上海的黄埔区人民广场,西到新疆伊犁州的霍尔果斯口岸。这里东连西安,西通兰州,北去银川。从十几年前的G70福银高速和后来的G22青兰高速开通绕道以后就没有了往日风光。其实南原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原,而是被沟壑分割成互相连接的几个残原组成的。飞云最东边泾河南面的坡头、南峪、老庄和闫崖头几个村子以窑店镇以北的二郎沟为界的北边残原故称老原。

      老原上的南峪沟发现的石器时代化石就充分说明这里的历史悠久。过去在坡头老庄南峪村相临交的地方叫做七冢要niao,那里曾经矗立着七个硕大无比的土冢,传说是夸父追日时路过歇息,把鞋框里的土倒出而成的。其实那里是古代的七个坟冢。听父辈们讲他们见到的只有5个,有一个是曾经拌倒过路过的神仙,被一拐杖打到了南边的时候,半边落在了南边李家沟里,另一半落在了窑店峪头的太平,这两个各半圆的土堆似乎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证明。另一个的传说我不太清楚细节,传说在西边几十里的泾川县城东南山上的疙瘩关,这里就剩下5个了。到我见到过的时候只有两个高大的土堆了。最终还是在改天换地的兴修水利和平田整地中给挖掉弄平了。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外地盗墓贼用仪器勘测在当时冢子遗址的玉米地里做过标记,当地村民也没在意,以为是国家的什么勘测队呢,等到知道已经是被盗挖过后的事情了。报案后当地公安出动只看到了盗墓现场地下深处遗留一堆的生活垃圾,据传李家沟里和南面窑店峪头太平的那两个半块土冢也同样被挖盗过。其实我推断那几个土冢是汉唐时代逐步形成的应该不会错。

      一是在南边我们住的叫做胡同的那里有过几个古墓,有很大的清砖我也见过应该是秦砖,还挖出来过几个铜镜我们称之为护心镜我在一个伙伴家里也见过。我老家东边土台上挖出来过一个汉代陶罐被人倒卖听说挣了好几万。二是冢北山边缘就是长武城,那是隋唐时期的遗址,唐太宗李世民大战薛仁杲的薛举城也在附近。传说魏徵梦斩泾河龙的斩断山就在坡头大队北边的山头上。三是那一带自然条件很好,附近几条沟里都有泉水,我老家山边阳面叫堡子的地方有段依山沟而建的古城墙,阳边从山沟到原边有很多废弃不堪的窑洞,有住过人的痕迹。

      虽然历史考古上提及这里的记载很少,除了那几块秦砖汉陶和铜镜被盗买过以外,主要是没有墓碑等文字记载。仅靠传说是说明不了什么的。就像我国夏朝因为没有直接的实物作证而被西方世界否定一样。但我确信老原曾经是一个很重要的、甚至很枢纽的地理中心。因为传统是一代一代人口口相传的非物质记忆。老原作为一个地方名称在方圆百里是很有名气的。那里至今还有集市传统。方圆附近的人习惯自然的去那里赶集贸易。

      我的老家飞云镇南峪村的辛家,就在这个叫老原的边上,跟外地人交流只要你说老原辛家,他们没有不知道的。而且分上下辛家。上下辛家主要是以地理位置而区分的。西北边连元朝村沿十万洋槐沟沿边的是上辛家,上辛家有两个生产队现在叫社,靠北的队还有杨赵等杂姓。靠南的队还有部分在解放前后从下辛家搬迁过去的一部分,我祖父兄弟四人中的三个就搬上辛家了。还有我老家同族的俊义他二爷也是这样搬上辛家的。而最南边与窑店镇的将军铺村的申韩家隔沟相望的下辛家就是完全纯粹的清一色辛姓村落。当然现在也有几个非辛姓的人家,那大都是没有男娃而招赘进来的,或者有改嫁随母带来的几户而已。这里不仅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我20岁以前生活的地方。下辛家有名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南峪大队几十年的老支书,他和我家隔壁,是一个退伍军人,和我们同属于家门与父亲同辈辛支书!我一直叫他全孝爸爸。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卸任由上辛家一个比我小一辈的春升替换,南峪村的政治中心也就跟着移动了。

      我们那里叫长辈的称呼和城里人不同。爸爸是指和父亲同辈的人,自己的父亲有叫达的,有叫爹的,还有部分叫伯的。父辈没有兄弟则子女们叫父为爹,像我们家。父辈是老大的也叫爹,如我们门前山下的俊林爸爸把他父就叫爹。而同学一起的昌银和我们不属于家门,辈分要比我高,我得叫人家太爷,他父亲弟兄俩,他叫他父就是叫伯。一般都叫大。在外工作的那些人的子女则叫父为爸。自己的母亲直接一个字叫妈,妈妈则是母亲同辈的亲近妯娌(我们称之为先后)们,血缘远点的婶婶则叫nia nia,我觉得大概是娘娘。下辛家在我的记忆里人不多,按户大概也就30多家,按血缘远近分东头子和西头子两脉。

      那年父亲的少年伙伴杨耀显想写村史和我有过一次交谈。他是我们辛家的外甥。但对他生活过的辛家具有浓厚深情。论辈分我得叫他爷。从他和老爹的对话和我逐户梳理显示,在明末清初下辛家也就至多三五户人家而已。我从原上的西边算到东边,再从山下西头算到东头,能算清楚的就两脉人。就这两脉人如果推算到上九代大概是三五家人罢了。每当谁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要提家门。过去一般都是东头提东头的,西头提西头的。而我们家还有三个堂祖父搬迁到了上辛家,提家门还得提请他们下来参与。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现在基本上都是不分东西头,谁家有事整个下辛家的人全部出动,也凑不到多少人了!

      过去整个下辛家的人家都是以务农为主。只有我的祖父兄弟四个有山头经营果木和有几架胶轮马车跑些商贸。据说解放前还雇过几个人放过羊。按现在说法其实那应该是临时的劳务帮忙,不存在剥削和压迫。但当时划分成份的时候便有贫农和上中农之别。那是按照各户拥有土地的多少来区分的。当然同出一血脉胞的下辛家是没有阶级敌人和敌对势力的。但在文革浩劫的年代人与人之间并非脉脉有情的。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人们之间的情感陌生的。当然人类的代数加增血缘浓度被稀释淡化而渐渐疏远也是难免的必然。无论是谁经历过那个年代都会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情感认知。有些个人对同族的憎恨也就不足为奇。 

      人类的交往圈子本身就是由近及远而散发的。无论是谁在即将走完此生全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从内心深处问自己一些问题的,那就是我是谁?我的祖先又是谁的疑问?听父亲说,我们辛家的整个家族有一个家谱,他们称之为影的东西,每年周围各地辛姓后代都来祭祖朝拜!因为下辛家有一个老庙,就在我家西边的沟边窑洞里,我见到过的早已坍塌的只剩下窑洞深处的彩绘痕迹了,但每年过年依旧有老人前去摆放祭奠的物品,焚香燃纸,奠酒湿地的痕迹。这也说明这庙对于人们的重要。关于辛家的影听父辈们讲是我们村子里的人,慢待甚至出格的事情,让南原(大概是窑店或者灵台那边)辛家的人祭奠受了冷遇给偷走了。从此我们辛家就没有族谱籍考了。

      没了族谱,籍考来时的路就格外艰难。我根据老人们的回忆和推演,我家祖宗十八代的上九代,从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五代皆不知名。我高祖有后者二。长曾祖一脉到堂五祖也就是我叫五爷的家治,也叫森林因无儿无女而终结。另一脉我曾祖名太平,清同治时期人,有后者四。我祖父兄弟四人,我祖父为长,堂二祖父、三祖父和四祖父皆在解放前从下辛家分家搬迁到上辛家去了。下辛家只留有我祖父甲纪,又名攀贵。生于戊戌年即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初五,卒于公元1948年农历三月初四。我祖有我父,名庭儒(1929820农历七月十六---2008118农历十月十一),一生务农,育三女三子。三子即吾弟生时母逝,随给将军铺五爷外甥贾孝朗。关于我祖、我父到我兄及我之籍考叙述我专门写过一篇名叫《辛姓族谱籍考》的博客文字和《美篇》图文详细考究记述。

      历史总是要向前发展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总结得失成败,是为将来!下辛家的这些辛姓后代,按理都应该和睦友好才能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当然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血脉相连也会逐渐减少变淡。但掌握和了解自己的来龙去脉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否则浑浑噩噩一生,岂不枉费了这造物主给予自己难得不再来的斯生斯世!

1五佛山、马鞍山旅游考察路线

路线大体呈南北走向,翻越玉寨山西延部分的马鞍山。马鞍山北坡在偃师市境内,南坡属登封市管辖。马鞍山海拔1258m,北坡高差950m,南坡高差680m。马鞍山山脊部位陡峻挺拔,南北两坡相对平缓。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交通方便。

马鞍山南北两坡是嵩山地区地质研究程度最高的地段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来此研究的地层学家、地质队员和地质院校师生,不计其数。嵩山地区前寒武纪许多地层岩石单位都是在这里研究建立的,有太古宇登封岩群、君召北区的新太古代片麻岩套、古元古代侵入岩、中元古代侵入岩,中元古界五佛山群等。用作命名地层单位的地名有郭家窑、金家、老羊沟、北沟、青杨沟、吴家 、晋窑、李家沟、路家沟、五佛山、马鞍山、普峪、骆驼畔、何家寨等。以马鞍山南北两坡为研究对象发表的论文专著也最多。

路线从登封城西20km的水磨湾开始。水磨湾坐落在石秤钾长花岗岩体范围内,向北不远即进入变质岩区,马鞍山南坡是早期建立登封岩群的地方,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各方面的地质内容极为丰富。地层、侵入岩的片理、片麻理都是近南北向的。南坡公路绝大部分在登封岩群郭家窑岩组中盘旋而上,要观察更多地层单位,须不时离开公路,向东西两侧追索以扩宽视野。于是就可以看到太古宇登封岩群的郭家窑、金家 、老羊沟3个岩组,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岩中的变形杏仁状构造清晰多见;可以看到新太古代北沟二长花岗片麻岩、青杨沟变质辉长闪长岩、吴家 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等变质变形侵入体;可以看到古元宙晋瑶伟晶岩群、李家沟变基性岩墙群和路家沟钾长花岗岩,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的穿插侵入关系,可以看到不同层次、不同期次的变形变质遗迹。

登上马鞍山山脊,放眼四望,北边远处苍茫中显出邙山剪影,邙山下伊洛河蜿蜒东去,注入黄河。南边箕山遥遥相望,颍河两岸绿野绵绵。马鞍山东西两侧,由坚硬的嵩山群石英岩构成的两座南北向山脊——挡阳山和安坡山,山势雄伟。

马鞍山山脊是由五佛山群马鞍山组构成的单面山,马鞍山组不整合覆盖在太古宇登封岩群和片麻状侵入岩之上,公路附近未见嵩山群,不整合界面即为中岳运动界面。沿马鞍山北坡而下,进入佛光峪,即是五佛山群的完整剖面。五佛山村南一字排列着5个滑动三角面,形如五尊佛像,是嵩山滑动构造的产物。在这里,马鞍山组砂岩是下伏系统,普峪页岩是滑动层,今天看到的三角面是滑动面,普峪页岩及其以上的骆驼畔砂岩等是滑动系统。不同序次、形态多样的滑动面多处可见。五佛山群中普峪页岩顶部与骆驼畔砂岩之间可见微角度不整合假象,1958年马杏垣教授曾据此命名“偃师运动”。两者之间曾经发生过滑动,也可能有过短暂沉积间断或水下冲刷,仍应为整合关系。

继续北行,过佛光峪乡政府所在地,进入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区。寒武系在佛光峪出露情况良好,层位连续完整。山口两侧凤山组之上,尚可见到奥陶系下马家沟组的石灰岩。

2少林寺传统旅游路线

旅游路线从登封城开始,沿公路至少林寺西山,是人文景观和地质景观十分丰富的一条路线。

登封城西,低山丘陵区分布的就是新太古代片麻岩套。由老到新分别为大塔寺云英闪长质片麻岩、会善寺奥长花岗片麻岩和牛屋栏奥长花岗岩体。3个岩体都是经过强烈构造作用变质变形的深成岩体。大塔寺西南是张伯声教授1950年首次描述过的“嵩阳运动”发现地,不过这里不整合特征不够明显,远不及后来发现的老母洞一带清晰。若不进山,“嵩阳运动”不整合面在玄天庙公路旁边也可看到。

嵩岳寺、会善寺是嵩山有名的寺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寺内的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高15层,塔体挺拔柔和、外观优美。会善寺原为北魏孝文帝离宫,寺内亦有一塔,叫净藏禅师塔,建于唐朝。

过十里铺即到少林水库,大坝以西的玉寨山山坡上,就是张尔道教授1954年首次描述的“中岳运动”发现地。中岳运动是嵩山三大运动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凡有马鞍山组分布的地方几乎都可找到,这里是它的诞生地,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十里铺一带西望,巍峨的九朵莲花山向人们展示古元古界嵩山群罗汉洞组石英岩的伟岸本色,大型平卧褶皱向人们展示,如此坚硬的岩石,昔日也被地质应力像揉面团一样地反复弯折,大自然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少林寺正建在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与古生界寒武系的接触带上,少溪河谷占据了接触线。少林寺内被石友三烧毁的殿阁已经完全修复,使这座有1500年历史的古刹,以全新的面目迎接游人。少林寺外,初祖庵、二祖庵、塔林、少林武术馆各具特色,都是不可不游之处。少林寺后为五乳峰,传说五峰分别代表旗、鼓、剑、印、钟。五乳峰所在的地层是寒武系,有登山步道直通达摩洞,禅宗师祖达摩在这个山洞里面壁9年,静心修习。达摩洞凿在上寒武统白云质灰岩中。

由少林寺西行约3km,即到了著名的“少林运动”发祥地。1959年王曰伦教授在嵩山以东的关口发现了寒武系与嵩山群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一路追索来到少林寺西山,终于发现了寒武系不整合覆于五佛山群之上的典型地点,命名为“少林运动”。迄今为止,这里仍是观察“少林运动”最理想的地方。

3三皇寨探险旅游路线

路线基本上沿玉寨山西侧南沿沟谷行进。路线两侧山势极为险峻,沿线建有索道、栈道和登山阶道,使这条旅游路线的通行条件大为改善。如今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游人,都可以轻松地游览三皇寨景区了。

路线由少林寺开始,沿少林寺西沟向南过滴水潭,爬好汉坡,进南天门,登三皇寨。也可以乘高架索道登山以节省体力。三皇寨是嵩山地区自然景观最集中、地貌最险峻、最壮观的地方,嵩山群石英岩形成的奇异山体,在华夏诸多名山中独具一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经过之处,步步有景,无处不奇,据统计有名有典的景点达数十处。“石笋”、“石林”、待仙峡、滴水潭、聚仙崖、拜仙猴、挂冰崖、好汉坡、夹脚石、猴见愁、山鹰石、月门石、母子石、寿仙石、三皇献宝、猴王守山、石猴观天、云峰虎啸、仙人戏石、仙翁向佛……不一而足。最壮观的是由南天门西望,挡阳山显现得犹如两尊头像,当地人认定是“炎黄二帝”,时有供奉。这是在中原发现的惟一一处炎黄二帝天然石像。而这一切都与嵩山群石英岩在20亿年的岁月里经受地壳运动的改造密切相关。人们常常用“鬼斧神工”形容某种超自然的无穷威力,这“神鬼”其实就是地球的内外动力。

三皇寨是嵩山自然景色最美的景区,以“峰奇、石怪、路险、景秀”著称。三皇寨可以体会栈道之惊险、索桥之悠悠、进三皇行宫、登三皇宝寨,于茫茫云海中,凭栏长吟,大有飘飘欲仙之感。站在望洛峰顶,遥望九朝古都洛阳,方知什么叫“一览众山小”。

下山途中可以参观古元古界嵩山群罗汉洞组含砾石英岩不整合覆盖在新太古界会善寺二长花岗片麻岩之上。不过这里的嵩阳运动界面是经过韧性剪切变形改造的,不整合界面正处在强变形带中,砾石已经被拉长成长条状,与老君洞组的嵩阳运动界面不同,别具一番风韵。

走出峡谷到达这条路线的终点清凉寺。清凉寺始建于金,建筑古朴,工艺精巧。清凉寺建在中元古代石秤钾长花岗岩体上。清凉寺以北,岩体中多见登封岩群片岩、新太古代片麻岩和古元古代石英岩捕虏体,岩性变为花岗闪长岩或二长花岗岩,前人曾将这种岩石划为岩体边缘体,实际上应该是同化混染带。

古人有诗赞少室山三皇寨:“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游三皇寨,不算少林客”,是很有道理的。

4攀登峻极峰旅游路线

古今游人访嵩山,莫不以登顶为美谈。嵩顶即峻极峰,是太室山主峰,海拔149m。山体由古元古界嵩山群罗汉洞组石英岩构成,南坡悬崖峭壁,十分陡峻。山前缓坡地带由较易风化的新太古代大塔寺云英闪长质片麻岩组成,接触界线就在坡度由缓变陡处。

古代攀登嵩顶有4条路线:唐宋年间多自逍遥谷经野猪坡而上,欧阳修登峻极峰时就是走的这条路;汉武帝登嵩山从启母石开始沿万岁峰东侧直上;乾隆帝登嵩山走的是中岳庙、青岗坪路线;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自老君洞北上,经石船、一线天、炼丹庵、十八隈直攀顶峰。比较起来,徐霞客走的是捷径,我们的旅游路线就选在这一条。

旅游路线从嵩阳书院开始,经老君洞至峻极峰,登顶后沿西边的五座塔后沟返回,至大塔寺结束,也可以原路返回。嵩阳书院海拔450m,老君洞海拔700m,公路可达老君洞,徒步登高约800m。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高等学府,宋代洛派理学家程颢、程颐、司马光、范仲淹都曾在此任教。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一部分就是在嵩阳书院写成的。院内的汉封将军柏、门外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是嵩阳书院的两大瑰宝。嵩阳书院和老君洞建在新太古代云英闪长质片麻岩上,沟谷及公路旁有新鲜露头可以观察片麻岩的岩貌。老君洞又称老母洞,背靠峻极峰,面临逍遥谷,乃唐代著名女道士潘师正所建。

老君洞后峻极宫即“石船”附近,是嵩山群罗汉洞组与新太古代片麻岩的不整合界面,是嵩山地区“嵩阳运动”最理想的参观点。界面及界面上下岩石出露非常清晰,它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揭示了25亿年前发生在嵩山的那场“史无前例”的地壳运动。

山势从峻极宫开始,突然陡峻起来。沿陡坡拾级而上,时而转进山谷,时而绕上山梁,盘旋曲折,过行宫、二仙洞、白鹤观,即到峻极峰。峻极峰取意“嵩高唯岳,峻极于天”而得名,因乾隆皇帝在这里赋诗立碑,故又名“御碑峰”。峰顶敞平开朗,站立峰顶遥望,黄河如线,箕山似影,云雾缭绕,峰岳连绵,河山壮丽,气象万千。汉武帝登嵩山时,曾在太室山顶建有“登仙台”、“万岁亭”、“八仙坛”。武则天封禅时建有“登封坛”,立“大周升中述志碑”。乾隆帝立有“御制诗碑”。武则天于公元700年在登封坛旁丢下的金简,1982年被唐庄农民屈西怀发现,成为稀世珍宝(现存嵩阳书院的展品为复制品,原件存河南省博物院)。

峻极峰下的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塔体用糯米汁拌黄泥垒砌,经历近1500年的风雨地震,至今不酥不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的法王寺是嵩山最早的寺院,塔幢拱卫,松柏掩映,人称“嵩山第一胜地”。

距今200万年前后,嵩山发生了一次山岳冰川,这一带正处在冰川运动区。站立在法王寺和嵩岳寺,环望四周高山,冰川地貌如角峰、刃脊、冰斗、冰川槽谷清晰可见。

5中岳庙卢崖寺科学考察路线

本路线由中岳庙开始,沿寺里河进山,至青岗坪后沟翻越垭口,顺龙潭沟返回。基本上徒步行进。

路线大部分在嵩山群五指岭组片岩分布区中,中间因青岗坪东的背斜和向斜构造使罗汉洞组上部石英岩两次露出。沿途可以观察嵩山群罗汉洞组及五指岭组的地层层序、变质变形特征,可以看到嵩山群中大型平卧褶皱及多次叠加的构造形态。

中岳庙是中岳嵩山的岳神庙。始建于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黄瓦红墙,古柏相映。七进十一层,依坡而建,是河南省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庙前有汉太室阙,庙后有黄盖峰,都是游人流连之地。

沿寺里河而上是卢崖瀑布景区。走过迎宾桥,经过长寿井,便是玉带桥,通过泼水亭,登上108阶的好汉阶,便进入十潭河墨浪涧,个个潭水清澈透底,河谷两岸崖陡壁立。过神会门是“一线天”奇观,其宽不过15m,窄处仅容一人可过,两壁光滑陡峭,如刀劈斧剁。

沿沟而翻过分水岭垭口,即进入龙潭沟,龙潭沟有龙潭寺和八龙潭,景色更是迷人。

嵩山在距今200万年前后发生过一次山岳冰川,跑马岭以东即是冰川运行区。以跑马岭为界,东边各山沟,包括寺里河、龙潭沟,可能都是冰川槽谷。跑马岭上的灯盏锅、白石尖,是冰体向后啮蚀山坡而形成的角峰。跑马岭则是由两侧冰斗或冰窖向后扩展而形成的“刃脊”。卢崖瀑布和八龙潭据专家考察,都是由冰川掘蚀、锉磨而形成的冰坎。附近尚可看到支谷与主谷会合处的冰川悬谷地貌,嵩山一带冰川地貌经过冰期以后长时间的流水改造,面貌已经改观,与现代冰川的典型地貌有很大差异,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冰川地貌实际上是冰川地貌经流水改造作用后的产物。

6箕山怀古旅游路线

箕山在嵩山之南约15㎞处,与嵩山遥相对应,海拔721m,因山形如箕而得名,因许由、巢父而驰名。相传许由是尧、舜、禹三代宗师,因避尧的禅让而隐居箕山。至今尚有许由冢、许由庙、许由寨、许由手植槐、许由洗耳泉以及巢父饮牛坑等文物景观。许由是许姓始祖,每年农历六月九日(许由祭日)、八月一日(许由诞辰)前来寻根祭祖者络绎不绝。

箕山由二叠纪地层组成,箕山主脊是“平顶山砂岩”,东坡为上、下石盒子组,西坡为三叠纪地层。箕山以西的卷门水库附近,是三叠系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的剖面测制地点,地层出露清晰完整,是嵩山地区结束海洋环境后内陆断陷盆地中的沉积物。

箕山东北5㎞处的告城镇,即古阳城。阳城周围分布着大量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代以来的文化遗存,著名的有八方新石器遗址、王城岗遗址、春秋至汉的阳城遗址、古阳城遗址、周公庙、观景台等。

告城东行五里许,即是石淙河,距今5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系白云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形成特殊的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这种类型的地貌在我国南方广泛发育,而在北方却十分罕见。女皇武则天曾在石淙河建造过规模宏大的三阳宫,游乐避暑,大宴群臣,“石淙会饮”乃嵩山八景之一。人称石淙河为“小桂林”。

7五指岭避暑旅游路线

这条路线以地质景观和山水景观为主。由纸坊湖出发,经关口、搬倒井至巩义市涉村。然后东行登五指岭,由井湾返回唐庄。

纸坊湖即纸坊水库,湖光山色十分宜人。由纸坊湖北行上山,沿路均为五指岭组片岩,仔细观察,可以分辨地层的原始沉积层理和后期构造片理,各种构造形迹十分生动有趣。登上山顶即是“古阳关”关口,当年尚有关墙和关门。关口的地层是寒武系辛集组的底部砾岩。1959年王曰伦等人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底砾岩与五指岭片岩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关系,命名砂砾岩为“关口砂砾岩”。从关口开始往北经窖粮坑至巩义市涉村,完整地出露着寒武纪、奥陶纪地层。1957年北京地质学院师生在此测制了剖面,1977年、1983年河南区调队两次部分重测了这条剖面,采集了大量三叶虫化石,使这条剖面成为嵩山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研究程度最高的剖面。寒武系辛集组上部的厚层含燧石团块白云质灰岩,层位稳定,是良好的标志层,王曰伦教授当时命名其为“搬倒井灰岩”。搬倒井村就在关口西北一里许,有泉水自山边流出,泉口石板上显马蹄印。相传昔日刘秀被王莽追赶,刘秀的人马到此饥渴难耐,而苦于井深不可汲。刘秀一声叹息,井便自己搬倒,水自流而出,刘秀人马因此获救而去。传说不足为信,但泉水确实甘甜。

参观完剖面已达涉村,沿盘山公路曲折而上至五指岭,五指岭主峰海拔1218m,由五指岭组、庙坡山组和花峪组岩层构成,南坡全是悬崖峭壁,山峰如五根手指,直插云天。五指岭山顶却奇迹般的平坦,鸡鸣狗吠,田园农舍,一派世外桃源风光,山顶有小片马鞍山砂岩和寒武系出露。

五指岭上气候凉爽宜人,是理想的夏日避暑之地。

五指岭南井湾一带是古元古界嵩山群的“祖庭”,五指岭组、庙坡山组、花峪组都是在这条沟里建立的。嵩山群的层序和变质变形特征在这里都有良好的显露。井湾附近还有特殊的推覆构造——飞来峰。“登封式铁矿”就因井湾铁矿在登封境内而得名。花峪磷矿、井湾油石矿都分布在井湾附近的小范围内。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华人尊宗敬祖、追根溯源的美德,自2007年始至2009年初,历经两年,《梅铺杨氏总谱》经数百人之劳作,终于修成。真是可喜可贺!

二00九年三月二十八日,梅铺杨氏祭祖仪式暨郧县梅铺杨氏总谱发行大会在梅铺杨营举行,共有200余杨氏家族代表参加,盛况空前。

图为发行会现场

梅铺杨氏播迁分布与官宦轨迹 

播迁分布 杨德,祖籍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岭西村,明朝洪武年间携妻儿自原籍迁徙到郧县梅铺滔河里,即现在的杨庄子、李家沟一带,开荒种地。长子贵招亲初住蔡沟,次子真招亲初住李家沟,三子和给予一个叫自良的人养育,四子清送给张沟胡姓。到三、四代家运渐兴,杨德故后择葬邵家沟西地,即现在的杨营学校后坡,始祖母张氏故后葬地不祥,后迁葬于邵家沟地南,四个儿子都迁住于邵家沟,长、三、四子故后随母茔而葬,次子故葬榆树岗。后代大都以二世祖初住地为中心繁衍播迁,最后形成了各村落杨氏支系家族。

梅铺杨氏以二世祖分为贵、真、清三大支系,具体分布:杨贵支系以盘道营为中心播迁分布于解板沟、西寺一带,已繁衍23代,解板沟13世以上老坟、西寺9世以上老坟在杨营和盘道;杨真支系以李家沟为中心播迁分布于杨营、西湾、杨庄子、杨家山、李家沟、杨洼、小杨营一带,已繁衍24代,前13代前老坟大体分布在杨营和李家沟、杨洼一带;杨清支系主要分布在杨洼、张沟、杨湾、李家湾、汪沟、郑家垭凤凰山一带,已繁衍24代,前12代前老坟大体在李家沟、杨洼一带。

官宦轨迹 梅铺杨氏官宦世家,郧东望族也。这句话流传了好几百年,今而终有定论。

杨德于明洪武年间避难徙郧,初到此地,一无所有,四至八世子孙显达,第七至九世出杨昌,官至奉直大夫,妻李氏为皇封诰命,长子谌然历任布政司道台,萧然、豁然为礼部儒士,闺女们具嫁名门,在明万历前后红及一时,成为当时官宦世家;受其带动和影响,族人中县令、国学、监生、秀才、邑庠、庠生济济。梅铺杨氏因有了他们而成为郧东望族。明代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淅川县老城人士彭凌霄万历年撰写的《杨母李氏墓志铭》以及《西寺杨氏的辈谱诗词》可证。斗转星移,明王朝被清朝取代,杨氏从此由盛趋衰,官宦后裔回原籍、逃深山,“栖士”的地名是与当时的政治避难有联系的;关于杨氏不少先人的碑文中有“皇清待赠”字样,有一说:“同一时代的死者各用‘皇清’与‘皇明’的刻文,或者反清复明组织领袖碑上被刻上“皇清待赠”的字样,都说明了当时杨氏政治波折。到清中后期和中华民国时期,梅铺杨氏中虽出了不少的国学、监生、秀才、邑庠,但终未超过明代前人的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氏后人如雨后春笋,人才济济,共出厅级、处级、科级、村级干部,博士、教授及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革命烈士、劳动模范、经商成功人才等172人。我杨氏历明朝、清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逃难,出高官,到今日的人才济济,无不显示我杨氏顽强与辉煌。

《梅铺杨氏总谱》修纂问世,即将与族人见面,这是我们家族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庄重大事。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谨以家族一员的身份,向家谱衷心祝贺!

中华民族之家,杨姓为当今六大姓之一,人口约二千八百多万。梅铺杨氏从先祖杨德到如今,历时六百多年,已繁衍二十余代一万多人,期间迁居各地,繁衍生息,遍布梅铺全镇、全县、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无论是务农、做工、行医,还是从政、经商、教学大都是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干事业。他们中人才辈出,涌现了很多志士名人和先进模范人物,留下了不少富有教育意义的感人故事。他们用辛劳和智慧谱写了一部家族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发展史,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梅铺杨氏总谱》洋洋数十万字,从古至今,溯源迁徙,分章节,有层次地记叙了梅铺杨氏家族的来龙去脉,辈代关系,地名故事,乡土人情,详细而真实地统计了人文概况,与图籍碑文等融为一体。并且经过搜集综合,集思广益,统一了辈谱词字,为后人起名提供了家谱规章。修纂者们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作风,追求真实,真诚奉献的精神,值得称道。《梅铺杨氏总谱》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和珍贵的姓氏宗谱。它的出版,不仅为梅铺杨氏家族寻根问祖,提供信息,相互联络,共谋发展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而且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

现在,古老而文明的伟大祖国,已经走上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正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要纪念先祖,传承中华文化,激励后人,弘杨氏族精神。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奋斗,共创辉煌!

杨振敏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于十堰

寄 语

承蒙家谱修纂委员会邀写谱辞,盛情难却,写点感想,以示祝贺。

梅铺杨氏虽有《杨氏谱梅铺总卷》简本、《杨氏家谱解板沟卷》、《杨氏家谱李家湾卷》,但由于文化原因,梅铺杨氏家族没有一部完整的总谱,实在叹惋。我们该为家族作点什么……?

我在梅铺镇政府工作近二十年,对梅铺风土人情、杨氏族情比较熟悉,加上杨秀福又对谱学知识钻研深邃,我俩经常在一起切磋,于是萌生了修纂梅铺杨氏总谱的想法,经联络、了解家族主要成员的意见,大家非常赞同,从此拉开了修纂梅铺杨氏总谱的帷幕。

我已经年近六旬,但修家谱精神百倍,在修纂过程中,城乡联络宣传、收集资料,动员族人捐资、策划印刷标准,研修家谱内容,投入了大量精力,每每子夜入眠后,神游于古今资料及有关事情中,忽生一念,则披衣而起,或起草思路,或核查书典,或打开电脑审阅材料,瑟瑟寒冬,身冷而心热。

春去冬来,又复一年,梅铺杨氏总谱即将与族人见面,谈点看法,与族人共勉。

一、团结合作精神值得颂扬。本谱捐资近千人,有400余人参与修谱之中,特别是振敏大哥时时撑控;秀福、保成对家谱修纂求真务实、严格把关;宗敏、本龙、林山、澄宇、本钦、本光、林耀、杨瑞、本敬、本君、本社、新安等长辈大力支持;凤森、国华、海珠、孟军、德钦、秀礼、保富、庆选、雪会、荣涛、万胜、新慧、宗华、忠林、国强、伍科、建国、志国、国成、保国、周林、新海、新保、海龙、新波、新廷、秀成、守英、守明、守敏(杨湾)、发林、发胜、建玉、战报、俊杰等鼎力合作;新义、杨勇、群峰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杨氏女婿中何文章、王正清、刘胜无私奉献。他们精神值得颂扬。

二、家谱内容丰富,值得研读。一是家谱二章、三章、七章、八章写出了梅铺杨氏的人气、精神、文化传统;二是家谱四章、五章中的辈谱对照表、世系图表,理清了辈代关系,记述了当代人姓名、生故年月日、职务、职称、文化、住址,为后代人寻根问祖架起了一座桥梁;三是家谱二章的杨氏溯源、六章碑碣史证、九章修纂经过,此中文化价值不菲,品味本谱,值得研读。

三、家谱博古通今,值得收藏。《梅铺杨氏总谱》是始祖杨德发展到现在二十余代修纂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家谱,全书史事记叙跨越600多年,统一辈谱字从始祖杨德记起60字,循环使用,永远传承,家谱入注了梅铺杨氏近万名成员的简介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实为传家之宝,值得收藏。

总之修纂家谱感悟颇深、颇多,兹不多叙,相信族人读起本谱有回家的感觉,会与我有同样的感受。

杨荣福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家谱敬铭

《杨铺杨氏总谱》问世,众志成城,深表感荷,谨为敬铭。

先祖从远古洪荒中走来,高塬黄河兮蕴动着血脉。今世近三千万杨氏儿女,华夏五岳兮高扬着魂魄。

明德祖从渭南饥馑走来,励衍六百余年二三十代。风雨播撒一万余众后裔,炬燃豫鄂山川流光溢彩。

自愧吾生鲁愚庸庸无为,共喜族谱宗亲殷殷情怀。拜享祖祠血缘精神盛宴,福荫鱼鸟蝶花天地大爱。

庆我族皇皇兮中华巨姓,立天地赫赫然万世永戴。鉴史砺志兮贤毅雍后辈,才上天然居居然天上才。

杨澄宇

二OO八年 金秋 于十堰

在历时两年的修纂梅铺杨氏总谱过程中,编辑委员会主要成员对发现的61块碑碣碑文进行了认真解读、研讨,对本族的历史信息资料,包括之前的家谱文字资料,进行了广泛搜集、整合,去粗取精,雕凿锤炼,四易其稿,终于在2008年12月27日完成了《湖北郧县梅铺杨氏总谱》书稿。

本书记述了自明洪武年至今的本族史事,明晰了迁徙分布情况,理清了辈代亲缘关系,统一了60个“辈谱”字,定论了官宦历史轨迹,总结了杨氏传统文化。它是一部反映郧县梅铺杨氏家族不断发展的史学著作,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料价值,很值得族人珍藏和阅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本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修此史,由于年代久远、经历代战乱,前辈先人积存的史料及文人笔记类存世者极为有限,故只能以仅存或已发现的一些碑文为依据加以考证。因此,在书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世系断代问题,仍未知的部分家族历史问题,等等。我认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应该遵从的原则是:之前的有关本家族“家谱”版本内容应该以此《总谱》版本内容为准,此《总谱》版本内容以客观历史事实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有了新的或更多资料(例如碑碣)的发现,到那时可能就会弥补此书的不足,或纠正其可能还存在的错误。这是我们全体族人应抱的辨证唯物历史观的态度。

本次修谱,参与族人达到400余人,其中主要参与修纂人员有80多人,编辑、写作人员有20余人。在两年中,总谱修纂委员会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5次,各支系召开专题会议80多次。修纂本谱,投入资金(主要是族人的捐资、捐物)1309万元;参与人员的无偿劳动价值,按现在劳务市场的一般价格计算,有30万元;共计约4309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本书投资不菲。在此,愿后人铭记为总谱成功修纂而做出了重要智力贡献和财力贡献的族人们。

今年六旬有余的我,自始至终参与了本总谱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主要编纂人员之一。在《湖北郧县梅铺杨氏总谱》修纂成功之时,我感到十分高兴。赋诗一首,以示祝贺:洋洋洒洒家史卷,记录杨氏六百年。杨德始祖源渭南,明朝洪武徙郧县。艰苦创业垦荒田,聪慧勤劳建庄园。子孙仁孝族兴旺,世代厚忠国泰安。崇尚教育俊杰多,贡献社会人才贤。中华盛世正逢今,本族繁荣应发展。鼓励后生树雄心,飞翔云天立志远。借鉴以往益万代,修纂家谱和谐篇。

杨保成

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新宾满族陈姓有很多,大点的家族有: 鄂齐氏、 那拉氏、 还有 萨克达氏,如今这些家族的后代都住的很杂乱。不太容易区分谁是谁家的。

你这个问题最好是回李家沟台,找本家族老人去查阅一下本家族的家谱。

截至2015年末,郑州市下辖6个市辖区,分别是:中原区 、二七区、管城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

扩展资料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中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其中,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分别由嵩山、箕山组成,二者呈东西向近于平行地展布在西部中间地带和西南部边缘。嵩山地形标高一般500-1200米,相对高差30-600米,形成登封、新密与巩义、荥阳的自然分界,其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4米。箕山地形标高一般500-800米,相对高差200-400米,构成郑州市西南部边界;构造剥蚀丘陵位于中低山前部,地形标高200-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

受地层岩性影响,一般灰岩及砂岩分布区常形成园山秃岭式的正地形,而页岩、泥岩分布区多形成相对低洼的负地形;黄土丘陵位于区内西北部、中北部地区,地形标高200-300米,相对高差30-150米,地面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

倾斜(岗)平原位于丘陵前面,近南北条带状展布在中部地区。地形标高100-150米,自西向东,纵向上从丘前到下游呈倾斜状,坡度一般3-10度,自南向北,横向上呈岗状相间的波状起伏形态;冲积平原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系黄河冲积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标高80-100米,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参考资料:

郑州_

《辛姓族谱籍考》的姊妹篇:老原辛家

          在陕甘交界的甘肃泾川,称之为南原的一般指312国道边上的高平窑店和飞云三个乡镇。这条丝绸古道过去叫西兰(西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