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杨氏宗谱主编杨楫是什么人物,有背景资料吗?
无锡鸿山杨氏,可溯源至春秋晋国大夫羊舌肸食邑于杨(今山西洪洞东南),始传于南宋建炎、绍兴年间,蕃衍至今,已成为历经千年的煌煌大族。不但"枝繁叶茂",名人辈出,而且祠堂屡有兴建,宗谱几经修续。最近,由鸿山杨氏第三十世孙杨天龄先生主持编纂的《鸿山杨氏宗谱寺头分城支文叔公嫡长系春池公系谱传》(以下简称《谱传》)又已告成问世。这是继杨世奎先生编著的《慎终追远》和杨世纯、杨世缄先生主编的《双松百年》两书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关于鸿山杨氏分支的续修谱传。
杨氏裔胄中的名人,大多是在勤奋读书、勇于治世、为社会作贡献中成长起来的。在历代科举考试中,荣登进士之榜者就有明代的杨璿、杨琛、杨文、杨淮、杨僎、杨成、杨应文、杨兆升和清代的杨兆鲁、杨又林、杨廷榕、杨栋、杨永谟、杨花、杨延俊(字菊仙)、杨楷(又名道霖)等16人。中举人者有杨震发、杨潮观、杨揆、杨熙之、杨楫、杨志濂、杨宗瀛、杨寿枬(字味云)等29人。中武举人者有杨宸鏣、杨志成、杨大崧等8人。被朝廷考选为贡生、博学鸿词、博学宏才者则有杨 、杨度汪、杨芳灿、杨铭敦、杨模、杨栻等20多人。此外,虽未经科举取得功名,仅由诸生入仕,但为官清正爱民,政绩卓著,或屡有重大义举、百姓称颂者如杨绍雍、杨德埙、杨春池等,也分别在邑志中或《谱传》中立有传略。
关于《鸿山杨氏宗谱》的主编,应该是上文提到的中举人的杨楫。以上文章是夏刚草先生写的文章节选(见附件)。另外南宋朱熹弟子中也有名为杨楫者,但显然不是家谱主编者。
如果读过《三国志》的朋友,相信对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并不陌生。这一句话在多处出现过。易中天教授也曾经谈到过这句话的影响力,因为这句话是直接导致刘禅不战而降的主要原因。当时蜀汉的文官都很相信这句话,自然无人反驳当时提出投降的谯周。 这句话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因为是出自一本叫《春秋谶》的书。谶就是一种预言。在古代谶纬神学是很流行,而且很多儒生都在研究这些东西。 《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有人问周群的父亲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周群是谁呢?周群是当时蜀汉的儒学泰斗,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此人懂得气运,也很懂得占卜。 《三国志》中记载这么一件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当时刘备,诸葛亮心中是没有底的。因为刘备逢曹操必败,在刘备有生之年似乎没有一次遇到曹操是不失败的。但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法正是力主拿下汉中。诸葛亮就写信问杨洪,这个事情怎么办,要不要和曹操争汉中呢? 杨洪当时的回答就是:汉中则益州咽喉,如果汉中没有了,那么益州别人随时可以拿下了。所以当时诸葛亮听完分析,觉得有道理,诸葛亮的决心是下了。 刘备呢?他当然也没有信心,所以他就去问周群。周群给他的答复就是: 群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周群预言完全正确,最后刘备和曹操打和,曹操主动退出汉中,将汉中之地让给了刘备,但是他分批带着了汉中的百姓,张鲁带走五万多,曹操强迫迁走的也有好多万,两者结合十多万百姓被迁往曹操的地盘之中。刘备拿下的汉中是一座空城。 陈寿用这一点证明了周群的水平,周群最后被举茂才。 周群的厉害源于家传,他的父亲比周群更厉害,三国志的评价是名亚董扶、任安。他的父亲叫周舒,他对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当涂高者,魏也。这句话在当时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大家都私下在议论这件事情,而且认为这是天意也是天命。 当然刘备占领蜀地就没有人敢这样说了,因为有一个不长眼的张裕说了一句: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结果被刘备杀掉了。 但这句话并没有就此消失,相反继续流传开来。陈寿的老师谯周就周舒这句解释不解,所以向当时的大儒杜琼请教,杜琼给出了很详细的解释。 琼答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 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持相同解释的是曹丕当了皇帝之后,臣下的人也是这样说。 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今魏基昌于许,汉征绝于许,乃今效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蜀汉和魏居然持相同的观点,这其中不得不令人深思,稍后会谈到陈寿这样写的动机。 这句话的杀伤力在哪里呢?后来邓艾围城,姜维还在外,南中还在手中的时候,谯周居然力劝刘禅投降,而且说的十分理直气壮的样子,最后刘禅被谯周说动,开城投降。有些朋友不了解这个背景就大骂谯周,觉得此人怎么可以这么 。 如果了解这句代汉者,当涂高也的影响力,你就会知道在当时谯周的观念中,让刘禅投降那是为了天下,而不是卖国。在当时儒生的观念中天下横在国之上。 比较神奇的巧合是地点还是在益州,这句话又发生了作用,早三国几百年前,东西两汉交替之时,有一个割据益州的军阀叫公孙述,他为了称帝,所以就引用了很多谶语,比如说: 《录运法》曰:"废昌帝,立公孙。"《括地象》曰:"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 当然他也用到了代汉者,当涂高也这句话。 所以当时的刘秀就开始反驳他这些套路,一一指出他就是在胡说八道。 帝患之,乃与述书曰:"图谶言'公孙',即宣帝也。代汉者当涂高,君岂高之身邪?——《后汉书列传·隗嚣公孙述列传》 这里说的昌帝应该指的是海昏侯刘贺,公孙是指汉宣帝刘病已。但这一切都被公孙述拿来用在自己身上。 周舒的解释当涂高是魏,刘秀这里的解释就是君岂高之身邪。显然这三个字有了两种解释,那么是不是只有二种呢?当然不止了,还有第三种解释,这种解释是谁给出来的呢?袁术。 熟知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袁术称过帝,建号仲氏。这个家伙占领南阳,占据扬州的地盘之后,觉得自己的实力是最强的,而且当他得知孙坚捡到传国玉玺,就把他的家人全部抓起来,逼着孙坚交出玉玺。所以他觉得自己是天命所归。 玉玺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因为这是皇权和天意的象征,刘备在称帝的时候,在当时的舆论中也曾说关羽镇守荆州的时候,有人从汉水之中得到玉玺上交。 术以袁姓出陈,陈,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乃建号称仲氏。——《典略》 袁术认为当涂高就是他的名字。 那么代汉者,当涂高也到底什么意思呢?是姓涂的?是身材很高大的?还是就代表魏?还是袁术以为的自己的名字呢?还有其他解释吗?当然有,还有很几种解释,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这些都对吗?这些都不对,也都对,为什么呢? 代汉者,当涂高就是一个筐,你有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放,它真正作用不在于这字具体代表什么?而是这句话给当时老百姓带来的心理影响作用,让老百姓觉得自己是天命,这样自然会顺从和支持自己。 从这个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陈寿将这句话放在《三国志》中也是想达到一种意思。他的老师就是谯周,也就是力主刘禅投降的那位。谯周是很认可当涂高就是魏的意思,那陈寿自然也认可,此时陈寿身为晋官。晋继承魏的传承,自然视魏是正溯,如果你仔细体会,这句话放在这里正好也表达陈寿认为蜀汉灭亡就是天命,魏统一天下也是天命。 陈寿把代汉者,当涂高也放到《三国志》里面,一句话在蜀纪,一句话在魏纪,两者相呼应,即洗白了自己的老师,又能体现魏、晋的正统性,一箭三雕。 公孙述,袁术弄出这句话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命,因为只有天命才有资格当皇帝。所以不要小看谶语在古代的影响力,这种说法在古代凝聚人心,为自己取得至高点作用是至关重要 。 历代野心家都会充分利用这些谶语为自己服务,还有就是利用童谣之类的。这种事例翻开史书比比皆是。 比如陈涉起事那一次,《史记》记载十分形象。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之所以谶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与中国古代的天命说以及信奉鬼神之说是很有关系的。 如果要追根溯源,或许又要追到汉武帝时期。你翻开司马迁写的《史记》你就会发现他居然花了一千多个字在《高祖本纪》中不记载刘邦具体的事例,而是组织刘邦一家及其他人一起帮刘邦吹牛,神话刘邦是天命。具体不展开,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为什么要帮刘邦吹牛?为什么要神话刘邦?》 汉武帝十分迷信奉太一神,开展刻意的造神,董仲舒送上的天人合一正好合他的胃口,彻底帮他解决刘氏为什么拥有天下的问题。汉武帝本人很迷信这些东西,巫蛊一案中弄死自己的儿子,逼死自己的老婆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所谓天命的代价。但凡事有正就有反,所以也就从那个时期留下了这么一句:代汉者,当涂高也。被很多人拿来利用。 当然这样的谶语放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或许大家都只当作一种笑谈,不会产生很大的心理暗示和心理作用,谶语自然失去应有的市场。所以谶语的流行与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古代大多以文盲为主正好给谶语提供很好的温床。这才是代汉者,当涂高也被反复使用和解读的真正原因。
杜微字国辅,锌潼涪人也。少受学于广汉任安。刘障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
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举而致之。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亮以微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曰:“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下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欲与羣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丕又大兴劳役,以向吴、楚。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乎!”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五梁者,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也,以儒学节操称。从议郎迁谏义大夫、五官中朗将。
周羣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也。父舒,字叔布,少学术于广汉杨厚,名亚董扶、任安。数被征,终不诣。时人有问:“《春秋谶》曰‘代汉者当涂高’,此何谓也”舒曰:“当涂高者,魏也。乡党学者私传其语,羣少受学于舒,专心候业。于庭中做小楼,家富多奴,常令奴更直于楼上视天灾,才见一气,即白羣,羣自上楼观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气候,无不见之者,是以所言多中。州牧刘璋辟以为师友从事。先主定蜀,署儒林校尉。先主欲曹公争汉中,问羣,羣对曰:“当得其地,不得其民也,若出偏军,必不利,当戒慎之!”时州后部司马蜀郡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羣,谏先主曰:“不可争汉中,军必不利。”先主竟不用裕言,果得地而不得民也。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成都,皆没不还,悉如羣言。于是举羣茂才。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入密白其言。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莫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劳兰生门,不得不锄。”裕遂弃市。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常不扑之于地也。
羣卒,子臣颇传其术。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也。少受学于任安,精究安术。刘璋时辟为从事,先主定益州,领牧,以琼为议曹从事。后主践阼,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为人静默少言,阖门自守,不与世事。蒋琬、费祎等皆器重之。虽学业入深,初不视天文有所论说。后近通儒谯周常问其意,琼答曰:“欲明此术甚难,须当身视,识其形色,不可信人也。晨夜苦剧,然后知之,复忧漏泄,不如不知,是以不复视也。”周因问曰:“昔周征君以为当涂高者魏也,其义何也”琼答曰:“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又问周曰:“宁复有所怪邪”周曰:“未达也。”琼又曰:“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汉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琼年八十余,延熙十三年卒。著《韩诗章句》十余万言,不教诸子,内学无传业者。周缘琼言,乃触类而长之曰:“《春秋传》著秦穆候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嘉耦曰妃,怨耦曰仇,今君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其后果如服言。及汉灵帝名二子曰史候、董候,既立为帝,后皆免为诸候,与师服言相似也。先主讳备,其训具也,后主讳禅,其训授也,如言刘已具矣,当授与人也;意者甚于穆候、灵帝之名子。”后宦人黄皓弄权于内,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蜀既亡,咸以周言为验。周曰:“此虽己所推寻,然有所因,由杜君之辞而广之耳,殊无神思独至之异也。”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也。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时又有魏郡胡潜,字公兴,不知其所以在益土。潜虽学不沾洽,然卓荦强识,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慈、潜更相克伐,谤讟忿急,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以相震攇。其矜己妒彼,乃至于此。先主愍其若斯,羣僚大会,使倡家假为二子之容,效其讼阋之状,酒酣乐作,以为嬉戏。初以辞义相难,终以刀杖相屈,用感切之。潜先没,慈后主世稍迁至大长秋,卒。子勋传其业,复为博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人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于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光常譊譊讙咋。先主定益州,拜为仪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
延熙九年秋,大赦,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夫赦者,偏枯之物,非明世所宜有也。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乃可权而行之耳。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数施非常之恩,以惠奸宄之恶乎又鹰隼始击,而更原宥有罪,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耄朽,不达治体,穷谓其法难以经久,岂具瞻之高美,所望于明德哉。”祎但顾谢踧踖而已。光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代所嫌。太常广汉镡承、光禄动河东斐俊等,年资皆在光后,而登据上列,处光之右,盖以此也。后进文士秘书郎郤正数从光咨访,光问正太子所习读性并其性情好尚,正答曰:“奉亲虔恭。夙夜匪懈,有古世子之风;接待羣僚,举动出于仁恕。”光曰:“如君所道,皆家户所有耳;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正曰:“世子之道,在于承志竭欢,既不得妄有所施为,且智调藏于胸怀,权略应时而发,此之有无,焉可豫设也”光解正慎宜,不为放谈,乃曰:“吾好直言,无所回避,每弹射利病,为世人所讥嫌。疑省君意亦不甚好吾言,然语有次。今天下未定,智意为先,智意虽有自然,然不可力强致也。此储君读书,宁当效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当务其急者。”正深谓光言为然。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余,卒。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之后也。父艳,为汉司空。汉末大乱,敏随姊夫奔荆州,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故璋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及立太子,以为家令。后主践阼,为虎贲中郎将。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亮卒后,还成都为大长秋,又免,后累迁为光禄大夫,复坐过黜。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时孟光亦以枢机不慎,议论干时,然犹愈于敏,俱以耆宿学士见礼于世。而敏荆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后以敏为执慎将军,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年九十七,景耀中卒。子忠,亦博览经学,有敏风,与尚书向充等并能协赞大将军姜维。维善之,以为参军。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也。益部多贵今文而不祟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贾逵父子、陈元、方服虔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立太子,以默为仆,射以《左氏传》授后主。后主践阼,拜谏议大夫。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亮卒,还成都,拜大中大夫,卒。子宗传其业,为博士。
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也。父仁,字德贤,与同县尹默惧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等学。撰具传其业,又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始为州书佐、尚书令史。延熙元年,后主立太子,以撰为庶子,迁为仆,射转中散大夫、右中郎将,犹侍太子。太子爱其多知,甚悦之。然体轻脱,好戏啁,故世不能重也。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传》、《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景耀中卒。时又有汉中陈术,字申伯,亦博学多闻,著《释部》七篇、《益部耆旧传》及《志》,位历三郡太守。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也。父(山并),字荣始,治《尚书》,兼通诸经及图纬。州郡辟请,皆不应,州就假师友从事。周幼孤,与母兄同居。既长,耽古笃学,家贫未尝问产业,诵读典籍,欣然独笑,以忘寝食。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而不以留意;诸子文章非心所存,不悉遍视也。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
“孟姜女”姓什么?她不姓“孟”,她姓“姜”。孟是排行,孟姜女是姜家的大姑娘,老二是仲姜女,老三是叔姜女,老四是季姜女。到了汉代成了大家的共识,说汉高祖刘邦姓刘,说明经过秦末,到西汉的时候姓、氏混为一起。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姓氏合成以后,男姓的氏是表示女人家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出嫁之后她普遍赋于丈夫的姓,比如说中国的某某氏,自己成了没有名字的人,出嫁之前叫刘翠花,她嫁给了老李家,改名了,李刘氏,这个“刘”只是表示娘家姓刘。到现在我们在一些老年妇女中还能够看到这种现象,娘家姓B、婆家姓A,就是AB氏。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莒、楚、鲁、齐所辖;秦汉属京东东路密州;明代分属山东布政青州府的诸城县和莒州及所辖的日照县;清代分属沂州府和青州府的诸城县。
五莲地区历史沿革
五莲县建于1947年。其疆域原分属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据旧志记载:莒县,周为莒国,秦始置县,汉袭秦代建制。汉文帝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以莒为都,称城阳国。金置城阳州于此,后改为莒州。明撤县入州。民国改州为县。日照县,周属莒国,秦属莒县。西汉置海曲县,之后又置昆山县;东汉废昆山县,改海曲县为西海县,晋撤西海县,并入莒县。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金始置日照县。诸城县,周先属莒国,后分属鲁国、齐国,秦始置县,其名不详。汉置东武县、莒县,隋改名为诸城县。 上述记载表明,首县、日照、诸城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五十年代发现的丹土村和东城仙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五莲地区早期属龙山文化。横亘县境北部的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建于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座于九仙山前的牌孤城遗址,经考证为战国时期营垒。 现据莒、日、诸三县旧志及有关资料,将五莲地区的历史沿革简述如下: 五莲地区古属青州。周朝为莒国的封地。民国《重修莒志》载:“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今胶县西南城子崖村附近),后迁莒。”战国时期仍属莒国。至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北伐灭首,又为楚地,继而分别为鲁国和齐国所辖。据《竹书纪年》载:齐国筑长城,以此为界,北为齐国,南为鲁国。之后,楚考烈王再次北伐灭鲁,又分别为楚国与齐国所辖。秦朝时,属琅琊郡莒县(今五莲县境北部原属诸城县部分,秦时已置县领辖,县名已不可考)。 西汉时,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据民国《重修莒志》记载,莒县是时曾属兖州郡城阳国,待考),今五莲县境分辖于首、海曲、昆山、东武、诸、折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折泉县”条注云:“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诸城县西南七十里”)六县。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郡为国,属徐州刺吏部琅琊国。时昆山县废,改海曲县为西海县,境内分辖于首、西海、东武、诸四县。 三国曹魏时期,分属徐州部城阳郡和青州部琅琊郡。时西海县撤销,并入莒县,境内由莒县、东武县、诸县分辖。 晋初,属青州部城阳郡;太康十年(公元288年)青州城阳郡的莒、东武、姑幕、诸四县改属徐州部东莞郡。境内分别由莒、东武、诸三县所辖。十六国时没有专属,曾先后属石赵、慕容燕、苻秦,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又属南燕,义熙六年(公元411年)复归晋。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因旧未变。北魏占据山东后,到宋文帝元嘉廿八年(公元451年),属南青州东莞郡,后属胶州东武郡,五莲地区分辖于莒、东武、诸三县。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1年)改东莞郡为义塘郡。到北齐时,分属南青州的义塘、东安、高密三郡。时诸县撤销,并入东武县,今县境归莒县、东武县分辖。北周改属莒州义塘郡,境内仍分辖于莒、东武二县. 隋朝初年,五莲县境分辖于徐州琅琊郡莒县(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改莒县为莒州;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复罢州为县)和青州高密郡东武县(开皇三年废郡,置胶州;开皇五年改为密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 唐朝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今县境分辖于莒县和诸城县。据民国《重修首志》记载,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莒州,下辖莒县;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撤销莒州,莒县改属密州。 五代十国归属如故。 宋初,分全国为十三道,至宋太祖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废道存路,时属京东二路密州;熙宁七年 五莲县
(公元1074年),属京东东路密州;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日照镇与诸城县改属临海军,随废,日照镇仍并入莒县,与诸城县同辖于密州。此时,五莲县境分辖于莒县和诸城县。 金代,升日照镇为日照县。时莒县与日照县同属山东东路琅琊郡莒州(莒州原为城阳军,大定廿二年即公元1182年升为城阳州,廿四年改为莒州),诸城县属山东东路琅琊郡密州。五莲地区分别归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 明代,据《明史•卷41》载:“莒州,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领日照、沂水两县。”又据《山东通志•沿革》记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废密州,以(诸城)县属青州府。”时五莲县境分辖于山东布政司青州府的诸城县和莒州及其所辖的日照县。 清代顺治、康熙两朝,县境归属因旧未变。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莒州升为直隶州,仍辖日照县。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降为散州,升沂为府,今县境分辖于沂州府莒州及其所辖的日照县和青州府的诸城县。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府设道,地方政府改为省、道、县三级。当时,莒州改州为县,同日照县皆隶属岱南道。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诸城县隶属胶东道,五莲地区仍属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裁济宁道,置琅玡道,莒县、日照县归其所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军统一山东省,废道,县直属山东省管辖,今五莲县境隶属如敌。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冬,莒、日、诸三县国和民和党政府,竞相拉队伍,“武装逃难”至五莲山区。l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诸城、日照、莒县三县县城。3月,中和共鲁东南特委建立;秋冬,中和共莒县县委、诸城县委、日照县委相继建立,并先后成立各县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五莲山区形成三股政治力量。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山区为中和共鲁东南特委及莒、日、诸三县县委活动地区;台潍公路和泰石公路沿线为日伪占领区,建立了“维持会”、“新民会”等伪管理体制;其他地区均为国和民党地方游击队盘踞。当时驻五莲地区的国和民和党杂牌军队有十三部分之多。1943年3月,中国***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住政府在长兰村成立(当时称日照县行政委员会)。之后,随即成立其所辖的第三区抗日民住政权(辖今五莲县境的高泽、洪凝、松柏、街头、王世幢一带)。同年6月,由于形势恶化,党的武装力量和政府机关撤出五莲山区至泰石公路以南。 1943年,八路军滨海十三团进军泰石路北,解放了五莲大部地区。同年,日北、莒北、诸城三县抗日民住政府相继建立,隶属滨北行署。其时,今五莲县境由日北、莒北、诸城、诸莒边四县分辖,并先后建立了十一个区级抗日民住政权:日北县的洪凝、街头、五莲、滨安四个区,莒北县的中至、石场、管帅三个区,诸城县的麻湾(后改为户部)、仁里、高泽三个区,诸莒边的淮河一个区。1944年诸城县增设积沟区,辖今五莲县境的牛家官庄、院西、佛堂一带。 1945年,日北县撤销,其所辖今五莲县境的洪凝、街头、五莲三个区并入藏马县。诸城县的户部区亦于同时划归藏马县管辖。 l947年5月12日召开大会宣布五莲县建立,归胶东行署滨北专署管辖。县行政区划由藏马县的户部、五莲、洪凝、街头及诸城县的常山、仁里、高泽共七个区组成。1948年增设松柏区。1949年12月莒北县撤销,其所辖之中至、管帅、淮河三个区并入五莲县。时全县共辖十一个区。 1950年春,滨北专署撤销,另设胶洲专署,五莲县隶属胶东行署胶洲专署管辖。1954年1 2月,莒县的石场区划归五莲县,时辖十二个区。1956年2月撤销松柏区,时辖十一个区。 1956年3月,胶洲专署撤销,五莲县划归昌潍专区。同年四月,常山区划归诸城县,时五莲县辖十个区。 1958年1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院西、许孟、高泽、坊子、街头、宋家、潮河、叩官、花崖、回头、户部、高戈庄、汪湖、张仙、管帅、于里沟、中至、学庄、洪凝、松柏、中幢、迟家庄、石场、崖前二十四个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共划为洪凝、高泽、许孟、汪湖、管帅、中至、石场、于里、街头、潮河、叩官、户部、松柏十三个公社。1965年5月,经昌滩专署同意,原十三个公社划为十六个,增加院西、山阳、王世瞳三个公社。1970年昌潍专区更名为昌潍地区,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81年改为潍坊地区,五莲县隶属未变。1982年12月经潍坊行署批准,撤销洪凝公社,设洪凝镇。时五莲县辖十五个公社,一个镇。1983年10月,潍坊地区行政公署撤消,更名为滩坊市,五莲县归潍坊市管辖。1984年5月12日进行体制改革(又称乡改),撤销人民公社,除洪凝镇体制名称未变外,原潮河、许孟、管帅、街头四个公社改为镇,叩官、户部、松柏、山阳、王世疃、石场、于里、汪湖、中至、高泽、院西十一个公社改为乡,新建七宝山镇和罗圈、山庄、杜家沟、花崖(1984年9月22日改为魏家乡)、槎河五个乡。时全县辖十六个乡、六个镇。同年8月至1 2月,对农村体制进行了改革,原生产大队改称村庄,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村民委员会。 1992年底由潍坊市划归日照市管辖,现辖12处乡镇、632个行政村。
鸿山杨氏宗谱主编杨楫是什么人物,有背景资料吗?
本文2023-09-26 03:06:2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