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夷的分布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蓝夷的分布,第1张

瑶、畲、苗族蓝氏的分布

花蓝瑶自称为“龚”和“宗”,是指“山”的意思,因为在瑶族中曾有把姓“钟”姓“龚”的实例。龚又作共,乃共工氏之后共人一支融入花蓝瑶而成,宗即钟,东夷族钟氏融入花蓝瑶者。但花蓝瑶仍以蓝姓为主干,广西大瑶山住有茶山瑶、花蓝瑶、坳瑶、板瑶、山子瑶,而以花蓝瑶、正瑶、茶山瑶、滴水花蓝瑶(花蓝瑶的一支居于滴水洞)为主,他们蓄发椎结,总称长毛瑶;板瑶、山子瑶则租佃他们的山地,生活贫困,叫过山瑶。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的村落,据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和文化》一书所载,有六巷、黄双、六团、罗丹、古浦、大凳、丈义、门头、犬二、平林等村寨。其中如六巷、六团、罗丹、古浦的地名,明显是骆越人居住过的地名,则花蓝瑶由湘南迁入广西金秀县大瑶山区的时间,当为宋代以后。所以,花蓝瑶白称“龚”或“穹咧”,有的认为是“住山上的人”之意,龚与穹音通,咧为尾语,计有1200多人,分为蓝、胡、侯、冯、相五大姓,以蓝姓人数最多。

金秀茶山洞的茶山瑶,又叫寨山瑶,计有九千多人,分为陶、苏、刘、金、全、田、龚、蓝、龙、莫十姓,而蓝姓人数也较多。《明史·广西土司传》谓大瑶山大藤峡“中产瑶人,蓝、胡、侯、盘四姓为渠魁。”清末有罗香团总蓝文英、六巷团总花蓝瑶蓝人扶霄。蓝趁瑶散居于凌云县之西北方土山中,所占面积甚广,人数约四、五千人。蓝靛瑶之得名者,盖以所操之职业也。土山肥沃,适于耕种,而蓝靛一物尤为该地瑶人之重要物产。蓝靛获利较其他出产厚,因而瑶人之致富,亦纯赖此。蓝靛瑶除分布于凌云县和附近的百色县以外,在越南东京北部有一万八千人,也有少数分布在缅甸的掸邦和老挝北部的会晒。越南的山由人,即山瑶人,是瑶族的一个分支,约六万五千多人,分布于广宁、海兴、河北、北太、永富、河宣、清化各省山区丘陵地带。女子的头巾、腰带、裤、裙和绑腿绝大多数用靛蓝色布做成,男子戴蓝靛色方头巾。山由人从前称为短衭僈、开裙僈,即短衭瑶、开裙瑶。

越南的青衣瑶和青番瑶,原来是清代由贵州迁去的。即贵州的青瑶或青衭瑶,主要分布在荔波、从江、榕江和黎平四县。史书上记作黑瑶,因川、滇、湘、黔一带习惯叫青色为黑色。青瑶是因服装尚青而命名的称谓,其实尚青即尚蓝,其衣服多用蓝靛染成。

据调查了解,蓝靛瑶分布很广,在云南的麻栗坡、马关、西畴、邱北、河口、屏边、金平、师宗、江城、景东、墨江、孟腊、景洪等县;广西的百色、凌云、凤山、巴马、田阳、田东、乐业等县市;越南的菜州、黄莲山、高平、河江、宣光、北太等省;老挝的丰沙里、琅勃拉邦、沙耶武里、会晒等省;泰国北部也有少量分布。广西大瑶山的花蓝瑶分布在山区中部和西南一角,他们是从贵州古州(榕江)迁来的。大致分为四路进山,一支由中平(象州县)向东北经大乐圩沿长峒河入山到长峒转入龙华;一支从中平圩向东沿滴水河到六甲、大进、丈二、六团、罗丹一带;一支从中平圩向东南沿大凳河和九十三河到大凳、王植、门头、古蒲、六巷一带,一支经平南县北的朋化山区沐陆村迁入门头。⑧蓝靛瑶实即榕江的青瑶或青衭瑶,也可说是他们的一个分支。

当然瑶族的各个分支都有蓝氏,不过是人数多少而已。瑶族早已分为盘、蓝、雷、钟几大姓氏,畲族也基本相同,所以说畲族是由瑶族分出去的一个民族,且共信仰盘瓠和狗皇,也有《过山榜》之类的迁徙歌词。

从许多史籍记载中都说瑶族中有蓝姓,如《小知录》卷三,四裔说瑶人多蓝、胡、盘、侯四姓。陈微言《南越游记》卷三说广西瑶人多胡、侯、蓝、盘四姓。王思章《增城县志》卷一瑶人和《浮山志》卷二都引屈大均《罗浮书》说,广东博罗县罗浮山瑶人,分布于苏罗、石刚之间,有上中下三瑶村,分盘、蓝、雷、钟、苟五姓。乾隆《海丰县志》正集卷下朵志、瑶蛋;也设海丰瑶人有盘、蓝、雷、钟、苟五姓。而兴宁县、长乐县(五华县)的瑶人也是这五大姓。他们后来成为畲族。罗定县有高山瑶、平地瑶和花肚瑶,_三种语言不相通,其姓为盘、蓝、雷、钟。东安县(罗浮县)瑶人也为盘、蓝、雷、钟、苟五姓。潮州山峰居有瑶壮人,分为平鬃、崎鬃两种,有盘、蓝、雷三姓。潮州这部分瑶人多分布于风凰山,后来形成为畲族。在乳源县二十四坑瑶人中有蓝坑,即多为蓝姓瑶人聚居。乐昌县瑶人二十人寨中也有蓝坑,与乳源相连,也为蓝姓瑶人聚居之地。

广西瑶人蓝氏分布很广,至今留下许多以蓝命名的地方,如平南县东北有蓝洞冲、盘古,南有蓝塘,东南有蓝洞塘。贵州北有都蓝、蓝田、盘古。藤县北有蓝田,东有蓝村。岑溪西南有盘古。蒙山南有陶蓝,西有荀蓝冲。昭平东有瑶田。贺县南有蓝寨。灵川北有蓝田。龙胜北有盘坡、盘胖、盘栗,南有瑶岭。柳江东有下蓝,南有六蓝。来宾北有炎蓝。武宣南有瑶蓝、上盘古。金秀北有蓝厂屯、瑶婆槽、盘王河,南有蓝河冲、高蓝。象州北有东古蓝。融安南有蓝洞、古蓝,东有雅瑶。柳城西有蓝洞。都安东有菁盛,西有弄青,北有蓝棠,南有贯蓝。宜山南有大蓝。罗城北有蓝家。环江西有士蓝、三千洞,北有肯蓝、根蓝、尾蓝。南丹西有八蓝、益蓝、古蓝。马山北有拉蓝,西有龙蓝、芝蓝。上林北有大蓝山、下蓝、蓝独。百色东有六蓝。田阳南有陇蓝。德保北有多蓝。靖西西有田蓝、巴蓝,东有下大蓝。平果北有大蓝,西有林蓝。等等。田东南有蓝亮。凌云南有蓝屯,北有那蓝、新蓝、上东蓝。东兰东有乾蓝。田林西有六蓝。西林西有都蓝。大新南有荷蓝。扶绥南有客蓝。龙州南有会蓝。宁明西有板蓝。武鸣北有蓝雷,东有蓝怀,蓝伟。隆林西有蓝靛沟。湖南麻阳南有蓝村,芷江南有上蓝水,沅陵东有蓝溪,怀化东北有蓝坪等。

以上许多以蓝为地名,大多曾有瑶人蓝氏居住而得名,有的虽已迁走,但仍留下了地名可供追索。

清代嘉庆时,新宁县八桐瑶瑶族地主豪绅蓝年余、蓝年顺,瑶民蓝进贤、蓝彩碧,麻林洞痒生蓝元旷(又名正樽)及二女蓝琢玉、蓝令玉与蓝再昌等起义抗清。明正统二年,广西大膝峡瑶族领袖蓝受贰和侯大狗起义。

从各地瑶族《过山榜(图、照、文)》、《评皇(王)券牒》、《盘王券牒》、《瑶人出世根底》、《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世代流传祖居来历书》、《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木本水源》、《计开千家洞路引》等资料记载,瑶族十二姓中只有盘、雷,而全无蓝姓,可见蓝氏是后来才由蓝夷身份加入瑶族的,以后和瑶人不断通婚而成为瑶族的一个成员,但他们与其他瑶族各支的语言大不相同,可能还保持有古代蓝夷的语言成份。到明、清时代由于族人繁衍而成为瑶族的大姓,其中一部分蓝姓瑶人由于迁到潮州和韩江流域的山区,以耕畲为业,而形成为畲族,蓝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徐松石说:“总而言之,瑶人乃最先来的汉族,与遂人、伏牺、虞舜、商汤的部落最有关系,根据地乃在极东。”这正与蓝夷起源于山东半岛的事实相符。

闽浙一带的畲族,以来自始祖盘瓠所生的三男一女的盘、钟、蓝、雷四姓为正统。浙江之畲民,以雷、蓝、钟三姓为盛,盘、娄两姓颇衰。在景宁及其附近地区已没有盘姓氏族了。汀州(长汀)汉人有姓蓝的,可以收养蓝姓畲民的孩子,也许他们是畲民的一个汉化了的旁支,浙江畲民是从福建迁移来的。蓝姓祠堂里的香炉有六只,而雷氏、钟氏只有五只,可见畲民中蓝氏最多。景宁县敕木山瑶族蓝氏《叙事诗》说:“高辛皇帝话原真,吩咐蓝、雷三姓亲”,又说“二想三姓盘、蓝、雷”,“蓝、雷人好过来定,年冬领洒担猪边。蓝、雷三姓好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他们说是来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据敕木山蓝氏家谱说他们的祖宗是汝南郡蓝元田的后代,后迁南京再迁凤凰山。又说四姓自会稽山迁潮州九都七贤洞。有蓝光辉,封骑国侯;三祖蓝玉,安定太守;四祖蓝华,安定太守;五祖蓝思祖,博州太守;十二祖蓝春,京卫大夫;十三祖蓝有钟,镇成将军;二十一祖蓝向春,长沙都司使,二十二祖蓝贵,长沙大夫;二十六祖口,汝南郡太守。又据蓝、雷、钟三姓族谱均称:“原籍广东,后徙福建,复由福建迁至浙江处州(丽水)。”唐初,汀、漳一带的蛮僚以盘、蓝、雷为姓,信奉盘瓠图腾。唐初有峒蛮蓝奉高等起义,云霄通五庙”石柱刊有盘、蓝、雷氏字样。

盘、蓝、雷氏系陈玉铃(唐玉铃卫翊大将军陈元光)所征蛮僚。”这些洞蛮、蛮僚实即指畲人。有些史书把畲族称为瑶人或畲瑶,有的畲族也自称为瑶人或瑶家。从畲族保存的《开山公据》,(又名《抚徭券牒》)和部分瑶族的《迁徙榜牒》(又名《过山榜》)都同样载有原始图腾性质的盘瓠传说,两族的姓氏(盘、蓝、雷、钟)及民间流行的歌谣、祖图和祭祀仪式等也多与此传说有关。明代,从汀州、漳州一带迁至莆田的畲民,就向汉族地主租来棘莽丛生的荒地,开荒种蓝。几乎也和瑶族的蓝靛瑶、花蓝瑶、青瑶一样,尤以蓝氏的瑶人和畲人更富有种蓝经验,因为这种农业技术是他们的祖先传了三千多年的传统经验。宁德县闽坑村畲民蓝日绍,每种菁靛一篓,须向地主交钱一百文。清代中叶福安畲民蓝有盛、蓝奶头都以租种山地为业。明万历十七年,雷五等领导莆田、仙游“菁客”(包括畲民)起义,菁客即种蓝的畲民为主,因地租太重,被迫起来反抗。正德十一年,蓝天凤、谢志珊率赣州畲、汉人民起义。龙南蓝斌等起义。嘉靖四十二年,大埔蓝松三起义,有蓝瑶等人参加。民国时,连江县长龙乡的村苏维埃主席中有畲民蓝依三、蓝如苏、蓝礼在、蓝细珠、蓝礼寿。瑶长,万历时浙江宣平县有蓝仲贤,丽水县有蓝添生,平阳县五神洞有蓝德浙。

畲族又叫輋客,明代邝露《赤雅》说“徭名輋客,古八蛮之种,五溪以南,穷极岭海,迤逞巴蜀,蓝、胡、盘四姓,盘姓居多,皆高辛狗王之后。”谢肇制《五杂俎》说:“畲人,相传盘瓠种也,有苟、雷、蓝等五姓。”谈迁《枣林杂俎》也说:“盘瓠之余,错处于虔、漳、潮之间,以盘、蓝、雷为姓,人称之曰畲客。”《漳平县志》载:“畲客,即徭人,古盘瓠之后,在漳平三姓,曰蓝、曰雷、曰钟;随山种插,去瘠就腴,编获架茅以居,善射猎。”《龙岩县志》也说境内畲客即瑶人,“在岩者,惟蓝、雷、钟三姓。”《顺昌县志》也说县境徭人以盘、蓝、雷为姓,今县止蓝、雷二姓,俗呼畲客。福鼎县畲民,有五万余人,分蓝、雷、钟、盘、李数姓,饶平县瑶人,又名輋客,有四姓,盘、蓝、雷、钟,自谓狗王后。兴宁县瑶人有盘、蓝、雷、钟、苟,长乐县 (五华县)瑶人也同。建德县畲族也分盘、蓝、雷、钟四姓,四姓之人,皆可为婚。《广西通志》亦说“宣化瑶一名輋客,有盘、蓝、雷、钟四姓,自谓狗王后。”则瑶、畲源同,似也可通称。

我国畲族,以福建最多,故多留下许多以畲、以蓝为称的地名。如:武平南有蓝塘、坪畲、米筛畲、黄心畲,东有大蓝园。长汀南有蓝田、下蓝地、下畲。上杭南有蓝溪、蓝家渡,东有大畲。漳平北有谢畲、罗畲、百种畲,东下畲。龙岩北有郭畲、小高畲、畲背,西有洋畲,东有下经畲。华安南有官畲。南靖西有桂竹畲,北有后畲、上麻畲。云霄西有上梨畲、下梨畲。南安北有坝头畲。等等。还有汉族蓝氏融入于苗族者。如湖南城步县《蓝氏宗源》载:蓝氏之祖,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瓦厂坪人。先祖蓝光晋封为五道将军,生四子:蓝昌见、蓝昌富、蓝昌贺、蓝明。因灾害,分别迁往荆州白马县、古州、辰州、宝庆府、柳州府。蓝昌见是迁辰州的,带领周、杨十二姓人等,于正宝元年(宝元为宋仁宗年号)又往靖州,又迁蓝家岔、落溪冲野鸡寨等地,后迁入城步扶城。蓝见昌生三子:蓝广、蓝双、蓝晚。广居岩头寨,双居中排丹口,晚居枫木林,子孙分布于溪冲、罗饶、大绢一带。蓝昌贺迁广西龙胜府都乃;蓝昌明改姓秦,居扶城丹口冲秦歌湾,后又有迁高坡大地及义宁林小江。蓝昌见子孙繁衍,分布于栏牛五排初石、江头藤坪、石神冲、秦头木瓜、张家小洞、下排枫木林、洪江翁桃山口、武岗州木瓜桥等地。蓝见昌生蓝党,蓝党生蓝沐英,即沐英、改以沐为姓,佐明太祖定天下,官征南将军,封黔国公,追封黔宁王,世守云南。蓝氏有一支迁安徽定远,后蓝玉官征虏大将军,封永昌侯。这两支均为汉族。而留居于城步的蓝氏则大多融入于苗族。明嘉靖时,有蓝昌黑、蓝昌贤等人。

  蓝氏历代迁郡始末

  神农氏初都陈(河南省陈州府)迁曲阜县(山东省宪州府曲阜县)十一世传至帝榆树、、榆罔公。

  榆罔公迁空桑(曲阜县小地名)徒涿鹿(北京顺天府)涿州封子昌奇为蓝姓、一世祖汝南郡火旺公天三黄派衍绵一旦八十三、历经四千多年,朝代迭更,迁徙非常,而一脉之源流,亦可得于考之,十八世祖善公佐禹治水,随居安邑(山西省平阳府属)二十二世祖彦云公奉帝奔有奶少康复国,封刑侯,逐居郡(北京顺德邢台县)三十世祖梁公事帝孔,甲宦司农,孔甲不修国政,柬而不听,退处平阳(山西省平阳府)其子疑公复事桀,见荒*无度,弃官举家隐长安(沃通西安)四十世祖森公自长安徒南安(山西省肇昌府)四十三世祖肇祥又自南安徒南阳(河南省居平原乡)五十五世祖良佑公为蔡大夫,逐居蔡之乡(今河南省上蔡县汝宁府)六十一世祖琼公迁洛阳(河南)六十七世祖彬公(今之荆州府)孙丰公为楚大夫,七十四世祖天香公居郑上乡(今陕西省华州之河泽)七十九世祖益宦公移东里,九十一世祖之顺公为许昌太守,见曹操专权自退处仪封(开封仪封府之西山)九十七世祖标公后徒洛之今乡,一百零四世祖曾华公,宰洛夏卒任,荐绵乡、子二人,次子豪士公守墓,居绵乡长即履高公,移汴漳、原唐中宗年庚寅岁、一百零八世祖明德公,赐进士第,扬州节度使,官游金陵(南京)卜建康家焉、(即今之上杭县)在江守府朱子坊、自北而之江南、一百寒九世祖彩和公、唐元宗开元、癸丑科进士、授谏大夫、因谏帝不遂、解印辞官、隐居终南山、修炼成功、白日升天、列为八仙之一、一百二十二世祖吉甫公、因避金人之乱、异建康迁闽(福建省福清县)

  蓝氏授姓历代源流考 (节选)

  一世祖:神农公

  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代伏羲而治天下,没称炎帝。都于陈,迁曲阜。昔帝(神农)父少典之君,娶峤氏女曰安登,生二子,长名石年,即炎帝。乃帝母感神龙而生,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厥产烈山,故号烈山氏。帝初国伊,继国耆,故合称伊耆氏,又号烈山氏。在位一百四十年,崩于长沙之茶乡。

  道德巍巍,三才圣主,教谕种耕,稻梁稷黎,粒食始兴,功高万古。盖自洪荒之后,人民多取禽兽之肉以充饥,饮血茹毛,不足于食,至帝怨见之。始观百草,查其春生秋实,结子可以疗饥者,即以为种,方辨五谷之类,断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树艺,躬亲畎亩,农事兴。而人得其安饱者,实此始也。至于民有疾病,未知药石,帝始味草木之滋,查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

  后人有诗赞曰:

  德布生民不可量,能成物性泽无疆。

  口尝草木知寒热,心悟神书制药方。

  扎修耒耜耕郊野,复造犁锄树稻粱。

  救疾疗饥功绩懋,至今黎庶沐恩光。

3月2日上门村之行,同《上门雷氏宗谱》的修编者三十四世嗣裔之外孙傅钦熊老师作了沟通,并在傅钦忠老师陪同下,拜访了上门雷邦俊老支书,也拜谒了清河郡傅氏十七世太公墓。

柯城区畲族3000多人,有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七里上门四个民族村。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三个村的畲族以蓝姓为主,还保存着浙江省最为完整的畲族宗祠,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里上门以雷姓为主,从上门到少岭坞少伸还分布着蓝家自然村。

航埠镇北一、北二村,1958年才始有其名,之前都称北淤村,始名于元朝仁宗年间(1285-1320),因村庄位于常山江古道水面北面溪滩上,故名。北淤的蓝氏,历史上称为“北川蓝氏”。 据《北川蓝氏宗谱》载:“元朝仁宗末年,元茂之子蓝敏受业于太学,授会稽尉。上任未久而疾作,即解印归……舟至信安北川,视此风景灵秀,而心旷神怡,留连数月而疾愈,从而留之。”也就是说,北淤村畲族蓝姓系元末明初名门望族由福建罗源地区迁入,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畲族是我国南方的游耕民族,二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北方及广东凤凰山四散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台湾等省份。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其聚居村寨大多都坐落于离县城很远的大山深处。“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因此,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民族村畲族在河谷平原区聚集与聚集规模有着在浙江省最高的特殊性。如,航埠镇北二村全村有1500余人,其中畲族人口占80%左右。

而七里山区从上门到少岭坞的雷氏与蓝氏为“三藩之乱”后先后从福建迁入。从时点上说,少岭坞的蓝氏先于上门的雷氏。同北淤的蓝氏河谷平原区聚集特殊性相比,七里山区从上门到少岭坞的雷氏与蓝氏的迁徙路径具有畲族往深山老林迁徙的普遍性。

据《上门雷氏宗谱》,上门雷氏源自陕西冯翊郡,其祖先为诸侯,方雷氏,是全国雷氏宗族中两大名望贵族之一,后移居闽鄞江、宁化(三明)。

鄞江,即汀江,在武夷山东侧、闽地西部,河从宁化木马山上发端,经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自北而南,蜿蜒285公里,流域面积9000多平方公里。在江西省、福建省之间横亘着一条长550千米、海拔1000米,自东北向西南,北接仙霞岭南接九连山的武夷山脉,福建省因而与周边浙江、江西、广东等省相对独立成“闽地”。从上门到少岭坞的雷氏与蓝氏的迁徙路径基本吻合当年黄巢起义军从石粱大岭背开赴江山,实现后来的开山劈路七百里直取福建的壮举的仙霞岭之路。

雷氏在福建祖地,一世存裔公,至梁时,富号十万,由宁化移清流(三明),清流为黄巢(唐末)所灰灭。九世从俭公为宋朝雅州知府。十四世续尽公为新罗(龙岩市)主薄,任终回清流(三明)至上杭(龙岩市)胜运里增坑20余年,15世在姻丈傅公引崇下落业。17世移居大洋坝,21世移居铭乡茶排村,28世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生景公、主贵公、生林公、生彩公四兄弟,在妹夫博公的引导下迁入上门村。

在七里山区从上门到少岭坞的雷氏与蓝氏的迁徙路径具有畲族往深山老林迁徙普遍性中蕴涵着雷氏傅氏姻亲抱成一团迁入的特殊而又有深刻的畲汉大团结协作文化因素。今人若到从上门到少岭坞一带作客,你会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半岭凹人上门人都是亲戚!”

徐映璞《浙江灵鹫山志》有云:“自太邱村(大头)东行,下半岭,出上门,过少伸蓝家二十里,西达岭根”。半岭凹以下上门、少伸蓝家、少岭坞以下坡路为主。从上门到少岭坞一带的村民旁山依水而居“坞”,地势都是周围高中间凹的地方。高度吻合着畲族游耕民族辗转迁徙“结庐山谷”的地理位置选择。从上门到少岭坞一带仍有鹫岭古道遗迹。

在灵鹫山西北山区,分布着明末清初由福建辗转迁徙过来的汉姓的人口。如灵鹫山大坑的孟高寮的“寮”字,是福建深山老林村寨的特有地名词,相当于村或村庄的意思。在灵鹫山的坞口,还有高寮、外寮口自然村。由于深居山区,交通不便,当地又没有可烧煅贝灰的原料,所以古时灵鹫山西北山区的畲民汉民们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

古时的畲族建筑材料只能就地取材,用黄土做砖砌墙,茅草为屋顶。因为这样的房子承受不了大风的压力,所以,除了房子盖得很低之外,还在村寨四周栽种松树,枫树等,房前屋后种毛竹果树,村口有树能挡风,屋后种树能蓄水,空气也格外的新鲜。因此便有了“造成风水画成龙”的畲族谚语。山区畲族同胞传统建筑是茅寮,也称为“畲寮”。茅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山棚,顾名思义就是山上的篷棚。“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芦苇杆编成篱笆状,拐角处用木头固定,然后涂上泥巴,做成“墙”。

在建筑艺术上,畲族建筑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早先的茅草屋“畲寮”,到后来的土楼 “土墙厝”,到今天的砖瓦房 “瓦寮”。而今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

七里山区真正大范围开发在元至治元年(1321),早田村与横山路村祖先由芙蓉乡章舍王迁入以后,并伴随着衢徽古道路的开通而走向历史上的繁荣。明清以后,桃源七里就成为衢州历史上比较发达的山区。

上门村雷氏傅氏姻亲抱成一团的畲汉大团结协作迁入,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生息繁衍至今,生产、岁时、信仰等风俗虽与汉族相近,但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和语言,保留着许多本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诚如《上门雷氏宗谱》所说,他们“在发展毛竹、造纸、种植药材、开山砌田诸方面,处处领先于乡邻”。特别是种竹技术同邱山王氏的毛竹造纸技术成为灵鹫山西北部七里山区开发史两大历史坐标点。七里山区适用于造纸的优良毛竹品种就是傅氏祖先从福建祖地带来的七根毛竹。从半岭凹上门到少岭坞少伸村的傅氏是同一宗亲。《傅氏家谱》记载:“及竹林盛,纸之原料仍大增,制纸之人工渐感不敷,于是赣之业制纸者先后来,余赣(今余干)籍人也。闽人来此用竹为制纸之原料获利倍多,于是各处相率仿效加以繁育,遂促进吾衢今日经济之繁荣,而使赣籍之人相继获利也。在明代衢州之业造纸者仅二户,迄于清末奚足千户。”

由于勤勤恳恳加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历史上他们的生活水平并不落后于河谷平原区的汉族农民。因此,从上门到少岭坞一带已找不到早期的茅草屋“畲寮”,但仍有土楼“土墙厝”旧踪,比较普遍的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楼房。他们住房质的跃迁也从心灵深处滋长出对党和政府的热血感情。

元至治元年(1321)以来,来自芙蓉乡章舍王、福建、江西、安徽以及本省的遂安(淳安)、建德等地的移民,汇聚到灵鹫山西北部七里太邱山下这片新垦地,相互间既有竞争,又有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发展模式,这种文化更有新的创造力、汇聚力、以及包容力,形成新兴的文化力量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竹里畲村“世外桃源”的从上门到少岭坞的畲民,其眼界并不亚于衢州河谷平原地的纯粹的农民眼界,甚至于具有更为广阔的胸怀,在衢徽古道上与七里汉民一起谱写了历史上的衢州开拓进取的地域主导思想文化的篇章。

灵鹫山西北部七里山区最高等级的旅游资源有两项,即高山蔬菜基地与竹林竹海。从上门到少岭坞区域含治岭村的徐家、朱家、上金家坞、下金家坞4个自然村,既是灵鹫山西北部七里山区竹林竹海的主体区域,又是高山蔬菜的主要基地。流动山泉水养殖清水鱼也有资源潜力。竹林竹海配以治岭村6平方公里的山羊石林在江南也是少有的图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这个地方是一片“净土”,是一个无工业化污染的环境,生产的是一流的入口产品。越往后,具有这种“净土”的环境要素会越重要。

在生产要素变迁,人口红利渐衰, 资源驱动型发展模式将逐渐让位于创新、技术、文化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国家经济结构和文旅产业结构都将迎来巨变 ,疫情后城市目的地,短途、周边、自驾、微度假、轻休闲、跨界复合的产品将是未来的主流的今天,这个地方的一片“净土”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富,也是从上门到少岭坞区域民族村的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从上门到少岭坞,西连中国最美的杭新景高速公路柯城区七里进出口连接线,东连衢江区进出口。如果把大毛(大头村—毛坞村)连接线比作“天桥”,那么从上门到少岭坞的竹里畲村“世外桃源”就处在灵鹫山西北部七里山区云雾“天桥”之上。而处于自明清以后桃源七里成为衢州历史上比较发达的山区的新文化发展模式的竹里畲村“世外桃源”,就成为灵鹫山名山开发建设最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盘蓝雷钟一路人,莫来相争欺祖亲;出朝祖歌唱过了,子孙万代记在心”。七里从上门到少岭坞一带深山老林有蕴涵着雷氏傅氏姻亲抱成一团的畲汉大团结协作迁入的特殊性,航埠北淤村一带的畲民具有在河谷平原区聚集与聚集规模有着在浙江省最高的特殊性。他们共同谱写了历史上的衢州开拓进取的地域主导思想文化的篇章。航埠北淤村一带在1990年代至2010年代,同姜家山的柴家一起,创下了全国最大的柑橘鲜果包装加工集散中心市场。柯城区畲族四个民族村

的乡村振兴战略,在衢州乃至浙江都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与战略意义。

“特殊”隐含着“人无我有”战略优势。实践证明,民族村的乡村振兴战略有无各级政府的支持,结果会大不相同。在民族乡村振兴这个“特殊”的战略时点上,柯城区四个民族村的乡村只要“山上”(灵鹫山西北部七里从上门到少岭坞)“山下”(河谷平原区的航埠镇北一、北二、殿前)联合互动互补发展,易于争取到省部级的战略支持。

具体到灵鹫山西北部七里从上门到少岭坞,可紧扣雷氏傅氏姻亲抱成一团的畲汉大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地域主导思想文化,按朴素的生态观,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进行景区布局与打造,向人们展示我国南方畲族的游耕民族不停的迁徙变迁历史宏幅图景;在组织上可走围绕“ 景美 、 业兴 、 民富 、 村强 ” 八个字的 合作社模式(村民集体核心村民入股、政策支持、银行资本支持) 的组织与自组织的路子,并利用 创新、技术、文化驱动 三驾马达驱动整合沿大毛线(大头村—毛坞村)公路以上门为中心的七里乡中部及东北部10公里范围的资源——就是以村集体为核心实践三个依靠;依靠好的发展思路,依靠村两委和村合作社;依靠当地畲汉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信,灵鹫山西北部七里从上门到少岭坞在市、区支持下,民族村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子会越越宽阔。

这里用诗人林敏苏《畲族情缘》结束本文

奇丽的文化异族的风情一处山青水远原始部落一个凤凰图腾谟拜传承盘瓠与高辛公主的联姻也已是五千年前的故事却如畲族的青山绿水渊源流传绵延至今同一片皇天穹顶同一块闽越大地语言与服饰可以不同起居与饮食也有相异却是同属华夏一个渊源同流着炎黄一样的血脉帝喾韶乐凤凰来朝盘瓠英勇畲族绵延几千年的星月轮转不改畲族崇凤爱女的习俗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用脚步丈量畲族每寸土地瞭望苍茫远古历史的天空仿佛看见昔日的凤凰依旧翩翩起舞畲山青翠畲水流远凤凰于飞永志其祥!

(部分来自柯城发布及网络)

3月5日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将领,不是畲族。

蓝玉案发生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一大批功臣宿将,史称“蓝玉案”。蓝玉案的背景源于朱元璋的猜忌和狡诈,他对当年跟自己打天下的功臣们心存疑虑,尤其是那些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在这一背景下,蓝玉案发生了。

关于蓝玉案后幸存者迁徙的问题,由于历史资料不足,我们无法得知确切的答案。一般来说,幸存者可能选择隐姓埋名,避免被牵连和追杀。此外,他们也可能选择离开当时的政治中心,迁往偏远的地方,过上低调的生活。

总之,由于历史资料的限制,我们无法对这些问题做出具体的回答。如果您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入的研究或发现,欢迎分享。

畲族服饰在明清时代,闽,浙,粤,赣等地基本相同。男女"无寒暑,皆衣麻"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通无鞋履"明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或扎绑腿。"其男子不巾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李拔:《汀州府志》重刊本,卷四五,《丛谈附》,同治六年(1867年)。),"单袷不完,勿衣勿裳"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附畲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女性"阔领小袖"魏蓝:《畲客风俗》,清光绪三十二年(1860年)。,"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傅恒:《皇清职贡图》卷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素无缠足之习"(余绍宋:《龙游县志》卷二,《地理考5风俗》。)。发式因地域不同,婚嫁与否而差异明显,或"高髻垂缨"(吕渭英:《侯官县乡土志》卷五,《人类》。),或"裹髻以布"李拔:《汀州府志》。或"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周杰:《景宁县志》。。福建永定巫宜耀《三瑶曲》赞叹畲女丰彩:"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有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转引杨澜:《临汀汇考》卷三,《风俗考5畲民附》。)。

现在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但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畲族服饰尚存一定的民族特色,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并因地域、婚姻状态而纷呈异彩。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畲族妇女服装又称为"凤凰装",以闽东诸县最有特色,为大襟衫,但各地略有不同,福安上衣沿服斗的边上缝一条3至4厘米的红布边,边下端靠袖头之处绣半个方形的角隅花纹。畲家称,这是上古高辛王赐封时所盖的金印。福鼎女服在右边襟袖间有两条比衣襟还长的红色绣花飘带,畲家认为是高辛皇敕封的。霞浦县畲女上衣尺寸特异,即前后裾等长,大襟上有服斗,小襟上也连做一个服斗,便于翻穿,做客时穿正面,日常在家穿背面,同时衣服按绣红色花边的多寡分为"一红衣"、"二红衣"和"三红衣"。畲女下身穿黑色短裙,短裤或长裤。穿短裙或短裤时,脚上打绑腿,畲家称为"脚绑",绑腿黑色或白色,有的黑,白、红三色相配。有的绑腿布末端有红色缨络,可垂于小腿上。畲族装饰品之一是"山哈带",又称"花带","字带",为畲族吉祥物。用丝线纺织而成。纹样不定,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等。系于腰间,称为"护身带"藏于身边,称为"子孙带"定聘时,称为"定亲带";馈赠时,称为"如意带"。畲族妇女出嫁佩戴凤冠,各地凤冠不尽相同。

婚姻家庭

畲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他们在劳作,出行,节日,婚礼等公开场合互相认识,并往往以歌传情,以歌作媒,表达各自的心迹。随着多次约会,相互了解,发展感情,互赠信物,私定终身,然后才告知父母,托媒说亲。有的畲区还由两个媒人,即男女双方各一人,前往说合。即使预先由父母提亲,媒人介绍,也得经男女青年双方同意方可成亲。

畲家有"女有十八难,男有二十难"之说,即女性18岁忌出嫁,男性20岁忌娶亲,一般畲家男女结婚都避开这个年龄(广东畲族无此忌)。虽然畲家婚恋较自由,但还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亲过程仍然庄严审慎,经过问亲,搭定,报日,做表姐等程序。作表姐是闽东,浙南的风俗,即当年出嫁的姑娘,母舅姑姨都要请她去"作表姐"陪客唱歌,通过与村里男性歌手的盘对训练,以便在新婚对歌时不出洋相。

古畲家婚俗"嫁女以刀斧资送"明万历《永春县志》卷三,《风俗》。,"嫁赀,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无他物"(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二,《舆地志·附畲民风俗》。),"其奁具则未为耒吕焉,而钅兹基焉"(周杰:《景宁县志》卷十二,《风土5附畲民》。)。"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王韧:《建德县志》卷三,《风俗志》,民国八年(1919年)。)。除农具陪嫁外,还带已孕的壮母羊或带仔母羊以及农作物的良种等。闽东畲家古婚俗中男女方还有互赠布匹之俗。男家聘礼中定有一卷苎布,俗"一筒布",一般为12匹,1匹门幅1市尺,长12丈。女家嫁妆中有细苎布若干匹,还有苎布缝制的"三袋"1套,包括红苎布袋1付,"昼袋"2个,用于出工劳作时装盛饭的陶罐,"肚袋"2个,即肚兜,新娘红色,新郎蓝色。嫁妆都以红布铺盖,惟有一块黑布是留给公婆作裤。广东畲族陪嫁品中定有狗头芋数个,木炭数块,盐巴一撮。木炭表示火种,盐巴表示食品,意为可得温饱。狗头芋为祖宗留下珍品,夫家要悬于家屋正梁,次年春由新媳妇亲自下种,收获后分诸亲友,新媳妇生育男丁又须取狗头芋挂于祠堂梁上,下种时,分送亲友种植,共享繁衍之益。新娘出嫁的前夜,要在中堂摆起香案,备三牲福礼,恭请祖公神。由女家长辈搀扶行将出嫁的姑娘在香案前行祖公礼,祷告姑娘出嫁地址,并祈求神明保佑新娘上路平安。有的畲村降祖公礼待迎亲人马到后进行。新娘出嫁前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爹娘等亲人的惜别,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

《哭嫁歌》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姐妹恋》、《哭母舅》等。畲家古婚俗,迎亲"不事肩舆,新娘出阁与新郎同持一纟散,步行到乾宅,沿途唱歌取乐"。新娘走嫁时,都穿自己编织的草鞋,鞋帮用红头绳系着,鞋面串着石珠之类。新娘走嫁,一行8人,名曰"双喜"。如果这天同村有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先后要协商,一般让夫家远者先行。为了避免先行者带走"风水",后行者都要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其后,一般认为牛踏路为新路。因此,富裕人家的嫁妆中还有1头踏路牛。

闽东畲族在男女完婚的前两天,有"迎亲伯"风俗,即男方必须选择一位能歌善唱的机智的男子,全权代表夫家挑着礼物,来女家接亲。迎亲伯须懂礼节,能言善歌。一般对歌历时两夜。闽西山羊隔等畲村与"迎亲伯"相类似的角色称为"娶嫁公",他带上5至7人,其中1人能对歌,炒菜的,步行到女方家。这天女家故意在村外路上堆放杉刺枝条或荆刺条。"娶嫁公"把刺条等搬开,说明已带来歌手,把刺条等在路中竖起,说明不仅有歌手,而且要求女家起歌台,连夜对歌。浙西南畲家迎亲时,男方人马中有"对门亲家",为男方父母代理人,多为新郎的叔伯等长辈充当,"赤郎"多为歌手,"赤娘"为伴娘,"赤郎儿"若干人,为抬轿者或抬嫁妆者,又称"行郎"。他们由媒人带领,挑着礼物至女家,这时女家阿姨舅母们用杉刺枝拦于路上,以示夜里盘歌。"赤郎"肩挑礼品,右手将杉刺枝折下3小枝抛路上,再折1枝抛路下,以示夜里答歌。畲族迎亲中还有"借镬","求蚧","对盏","留箸","千金饭","踏米筛拜祖","分酸"等习俗。畲家古俗"走嫁"时新郎新娘同行,女父殿后,"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先詈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建阳县志》卷二,《舆地志5附畲民风俗》。)。今俗迎亲新郎不往女家,故仪式略有不同,并有地域差异。畲族拜堂仪式隆重,中堂照壁有大红双喜,横眉书"凤凰到此",左右书"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闽东畲家左右神堂所祀的地方神和祖公神的红纸要重写刷新。长几桌上要放香案,祖牌、祖图、斗灯等。几桌上的一对喜烛长夜点燃忌半途熄灭。"拜堂"礼仪时,新娘先进厨房灶前小坐再转回中堂行礼,有的畲村新娘先入洞房后再转厅堂;有的畲村是拜堂后新娘与新郎先进厨房,新娘向灶门添一次火,然后再回新房。拜堂时,闽东风俗先由"主婚郎"用秤钩钩去新娘的红盖头巾,新郎由伴郎引至厅堂,立于左侧,先向天地,继向"香火堂"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礼,新娘则手执花手绢遮掩脸部,不拜。

畲族的新人床铺帐眉上挂1串粽子,床铺上放着婴儿的轿车,车上放蓝色的花尿布。入新房时,由新郎手执一对红喜烛引路,新郎入洞房后,脱去衣冠出房招待宴席上的宾客。青年男女则前去"闹洞房"。

畲族家庭人口一般是3至5人,7人以上人口较少。畲族家庭类型多是由父母和子女二代组成。三代同堂户,一般是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兄弟分家后,父母和尚未娶亲的幼子同住的家庭。罕见四五代同堂者。在偏远的贫困山区,单身户占有相当的比例。畲族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地位有别,分工不同。丈夫为一家之长,妻子为"内当家"。待儿子长大成人后,继任家长。畲家视长子为"家督",他有支配财产与继承宗祀的优先权,畲谚云:"长子阿爷(父亲)职"。他是父亲农业生产的有力助手,又兼有协助父亲监督教养弟妹的责任。在不分家的多兄弟的家庭中,父亲年老,也可由长子任家长,但这种现象在畲村较为少见。畲族家长作风民主,不独断专行,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年富力强的当家人对其年迈体衰的父母的意见往往十分尊重。

畲家妇女与男子一样,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创造者。凡家庭的重大事宜,妇女有权过问,有时可直接参与决断,丈夫虐待妻子之事极少发生。当家的妇女,特别是大家庭中的老年妇女,家中巨细之事,她均有举足轻重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有的畲村女子有继承家产的权利。女子留家招婿,兄弟姐妹平等分享家产。过房到叔伯家和其他人家的女子,享有继承权,任何人无权干涉。妇女失偶,她有权支配先夫的财产,并且还有招夫入赘的自主权,先夫家中的公婆叔伯无权干涉。浙西、浙南存在"娘家头"习俗,即女儿出嫁后,受夫家虐待,可回娘家报告。娘家便组织亲房叔伯、母舅等数十人到女婿家论理,直至女婿承认错误并保证不再重犯为止。去做"娘家头"的路费,包括轿资,都由女婿家负责,并且可任意宰杀女婿家的鸡、鸭、鹅、猪等烹食,他人不得干涉,故而,畲族很少发生虐待妇女的现象。畲家舅父权力很大,在畲族家庭中有特殊的地位。周应枚《畲民诗》云"一家珍重是生孩"(褚成允:《遂昌县志》卷十一,《风俗畲民附》;周应枚:《畲民诗》。)。古时,婴儿生而胎盘迟落,须得"圆盘",即将婴儿的脐带缠在木屐或凳脚上,让其自然脱落。断脐时,是男婴,就把毛笔筒劈成竹片为之;是女婴,就把吹火管劈成竹片为之。前者以求兴文兴业,后者以期理事旺家。这种畲村生育旧俗已渐废。婴儿落地后,以松树叶和香镜草(天南星科,石菖蒲)熬汤给产妇与婴儿洗浴。洗浴时,先给婴儿"开天门",即洗双目,后"点龙鼻",即洗鼻子,再"开龙嘴",即洗嘴巴。再从头部洗到胸部、四肢、臀部。并把胎盘贮于陶罐,埋在四季常青的大树下。畲家古俗以泉水洗婴,《长汀县志》载:"生子坠地,浴泉间不避风日"。

饮食、交通

山地农耕的畲族,其食物来源多为旱地农作物,或者靠山吃山,直接来自山林果品菜蔬,飞禽走兽。20世纪80年代之前,番薯是山区畲民的传统的主粮,自明代开始漳潮地区,闽东闽北,浙南浙西畲民广为种植。50年代之前,畲民还食用自家耕种的旱稻,这种"种于山,不水而熟"的旱稻称为"畲禾"。畲族副食品多取之于山,福建长汀杨浚诗云:"姜薯蓣豆种山椒,叉木诛茅各打寮夜半风腥呼'野菜',强弓毒矢竞相邀"(转引杨澜:《临汀汇考》卷二,《风俗考5畲民附》。)。畲民长年以自种菜蔬,瓜豆和竹笋佐餐,还上山狩猎寻觅野味。畲族传统节日食品还有农历三月三的"乌米饭",端午"菅粽"和年节"糍粑"。畲族人都爱喝绿茶,乌龙茶,闽东畲族以茶待客时,有时行"宝塔茶"习俗。

随山而徙的畲族没有系统完整的风水观念。畲家所居之地,主要是按农耕文化的特点,凭借经验选择山水田皆佳处。由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压力,有的畲村把仅有幅员而缺少资源的恶劣环境权作为立锥之地并代代相续,并住上数十或成百年。一般地说,畲村传统的聚落特点有四:其一,文化地理学所言的散漫型居民点(即"散村")多于集聚形村庄(即"集村")。其二,畲村一般没有严格地按汉族风水理论来布局阳宅,但畲村的宅门和灶门的朝向有一定的讲究。其三,住宅重实用,虽然整体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民居大致相同,即为土木建筑,但朴实无华,重栽培树木,认为这些树木能"培荫风水"。与农耕文化相关,畲族有以"牛眠地"定为村落者。如福建《古田县志》载,唐乾符三年(876年),威武军节度使蓝文卿长子蓝应潮承雪峰寺(位于福建闽侯县)真觉禅师法旨"可乘二白牛所眠处开基"古田富达村修于清代《蓝氏宗谱序》。,应潮举家迁往蓝洞,即福建古田县十七都富达村。"除地筑室,辟莱为田,今石牛尚存"(《古田县志》卷八,《杂纪》,清乾隆十六年。)。今富达畲村二千余人,良田数百亩,为闽省人口最多的畲族自然村之一。古代畲族游耕时期或初迁阶段的民居建筑为茅寮,又称"畲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定居后的畲族,最主要的民居样式是瓦房,又称"瓦寮",土木结构,因地制宜,形态各异。福建霞浦樟坑村蓝氏大厝位于崇儒畲族乡西北约20公里处,坐落在地势高峻的鹰嘴岩上,房屋坐北向南,背山面谷,左右坑壑,四周以砖砌成风火围墙,屋前悬崖峭壁,屋后仅一条5里长羊肠小道盘山而出。

整座房屋仅有东边双重门供人出入。该屋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竣工。樟坑全村百余人均居屋内,是蓝氏家庭封闭型的山寨民居。房屋占地3282平方米,宽52米,进深60米,由3座12井双间房屋组合而成,屋内共9厅,99根木柱,90间内室,包括厢房48间,厅房18间,厨房24间等,有廊庑,天井,梯弄等。

明清时期畲族之居所"多在山水严恶之处,天日阴晦,草树溟蒙,其中鬼魅混迹"(杨澜:《临汀汇考》卷四,《山鬼*祠考》。)。遂昌周应枚《畲民诗》曰:"茅居偏向陇头结"(褚成允:《遂昌县志》卷十一,《风俗5畲民附》。)。由于畲族聚落地点偏僻,县县相通的官道很少经过畲村,畲家村寨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相接,道路崎岖难行,畲家人除日常步行外,就靠肩挑,人扛,背驮搬运物资。肩挑工具是竹木扁担或串担加拄杖,前者使用范围广泛,后者主要限于串起柴捆的担子等近百斤以上重物。畲家男女老少长年累月跋山涉水,挑重担走长路,俗称"挑长担"。经过十里八里,担日挑月,风来雨去的磨炼,他们一般都是"挑长担"的好手。他们有的为了生计,充任"舆丁及担夫,余力耐劳剧"(周荣椿:《处州府志》卷三十,《艺文志下5诗篇》)。。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80年代小型运输车用以载客运货,畲村交通落后面貌得以逐步改善。畲族出寮走亲戚或者上集镇,畲家称为"出行"。每年正月上旬某日是畲家最为慎重的"出行日",这天早晨畲家当家人需备上糖茶,全家主要劳力都暖暖和和喝上一杯,走出家门。会客是畲家重要社交活动,畲村遇见客人来访,不论族内人或族外人,往往举村迎接,正月里畲村迎客更为隆重。《建阳县志》载:"正月初旬,诸戚友家未至百步许,则声爆竹为号,为之主者必倍其数以应,多者恒至累千百,外人每闻其声震山谷,喧豗不绝,知佘(畲)民肃客也"(江远青,江远涵:《建阳县志》卷二,《舆地志5附畲民风俗》。)。客人进屋,主人便烧起火塘,挂上茶壶为客烹茶点烟,冬季还为客取暖,并抢过客人包袱,雨伞,执意留宿。主人献茶时,还烧锅炒花生,黄豆等作茶点,俗称"茶配"。客人临走,还把没吃完的"茶配"装入其口袋。

畲家出门做客,多是熟人引生人,一人引一人,三人一帮,五人一伙,其中必有一两个好歌手,应付对歌。畲家会客以歌代言。畲家出门做客唱的山歌称为《出门歌》,又称《路径歌》。

丧葬习俗

畲族现行土葬,历史上曾实行过火葬。清代卞宝弟《闽峤车酋轩录》记载闽东霞浦畲民葬制与之相类。明清时期畲民迁徙频繁,以火葬焚尸取其骨殖便于搬迁时携带。初从福建迁入浙江处州府的畲民在村中设"亡人台",叠柴禾焚尸,将骨灰分装7个陶罐,称为"分三魂七魄",并秘密分葬7处,认为人死焚尸以求来世长得漂亮。今丽水地区(原处州府)畲村尚存"亡人台"遗址。随着定居时间的延长以及与汉人杂处,遂采用当地汉人流行的土葬。今畲家土葬一般形式有三:①采用"二次葬",又称"拾骨葬"。②一次完成坟墓的棺木土葬。③停棺拾骨土葬。在闽东、浙南、粤东等地畲村流传着畲族悬棺葬的传说。

1、盘姓。盘姓有三支:《姓氏大观》:盘古,《述异记》:盘古氏,夫妇阴阳之始也,天地万物之祖也,今南海中盘古国人以盘古为姓,后来盘古姓后裔简称为盘姓。《姓氏字典》说:“《通志氏族略》:盘姓,出盘瓠氏之后,与冉、元、巴、李、田为巴南六姓;《万姓统谱云》:明隆庆中有盘铭者,曾任江苏省武进县丞;望族在巴南郡。”源于盘庚,盘庚是商朝第十九代王,盘庚之后有以始祖名字为姓的。

广东省高州市深镇镇盘姓家族约三四千人,整理有族谱。广西来宾、忻城、上林一带有盘姓家族约五六千人。广东省茂名电白县罗坑镇万坑村有盘氏后人、广东省新兴县、阳东县有不少的盘姓。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内和容县有不少的盘姓;广西博白县有几百盘姓后人。

2、蓝姓。今天,蓝姓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蓝姓目前包括汉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多个民族。蓝氏在壮族和畲族中均为大姓,蓝姓为壮族十大姓氏之一,蓝姓是畲族第一大姓氏。蓝姓起源于中原,今陕西的蓝田,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荆门,河北的迁安都是蓝姓最早的发源地。

3、雷姓。雷姓是中国知名姓氏之一。雷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八位,雷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9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六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23%左右。

蓝夷的分布

瑶、畲、苗族蓝氏的分布花蓝瑶自称为“龚”和“宗”,是指“山”的意思,因为在瑶族中曾有把姓“钟”姓“龚”的实例。龚又作共,乃共工氏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