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叶氏宗祠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5收藏

南雄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叶氏宗祠,第1张

1、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2、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3、珠玑巷的历史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

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历史来源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辟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称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

古体诗

南雄珠玑巷,异姓一家亲。

情系同根地,海外传乡音。

七绝(新韵

珠玑古巷呈风采,广府儿孙诉曩怀。

圣地寻根百家庙,千年榕树盼亲来。

七绝

珠玑古巷认根源,百姓宗祠佑子孙。

人杰兴昌风水好,雄图四海岭南魂。

注:百姓宗祠,指百家姓的祖庙、祠堂。

七绝

妃塔古街沙水湖,清风拂水映榕柳。

灰墙青瓦百家祠,历尽沧桑永不朽。

七绝

珠玑古巷万年昌,辈出英豪名远扬。

才子佳人天地配,儿孙后代状元郎。

珠玑巷的历史

zhujixiang/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

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编辑本段]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

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

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

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

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

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

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

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

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

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

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

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沙水塘”等旧址。

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

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

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

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

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

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编辑本段]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

《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

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

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

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

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

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

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

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_;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

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

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

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

陈氏;冲泮春场;李氏:_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

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_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_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

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

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

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

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

”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

”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0多年。

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留恋。

二是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本无亲族关系,南迁后,都以旅居的珠玑巷为故乡,这样就可以建立乡亲关系,联络感情,加强团结互助,以利于在客地创家立业。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有的是为避天灾兵祸,有的是为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

他们的南迁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一批开拓者,在动乱中迁徙,经过艰苦跋涉的磨炼,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同时他们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

他们到了珠江三角洲后,与那里的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使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业迈开了具有开发意义的新步伐,成为岭南最富裕的地区。

他们也迅速繁衍成为那里的巨家旺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达,产生了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

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

还有许多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远涉重洋,成了海外华侨,为开发海外诸国也作出了应有贡献。

珠玑巷确实不愧为珠江三角洲人民以及广大华侨值得永远怀念的故乡。

赵姓堂号:天水堂郡望:天水郡堂联:一琴世泽半部家声赵氏是以封地命名的姓。伯益(禹时的重臣、嬴姓各族的祖先)的九世孙造父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驶车马的能手,辅佐周穆王(西周国王)平定徐偃王叛乱有功,穆王赐赵城(今山西洪洞县一带)于造父。自此,其子孙以赵为姓。造父的20世孙赵恒于公元前408年建立赵国,定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末代赵国君主受秦命主西戎,世居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县),在此发展成望族,因此以“天水”为郡望堂号。北宋时期,赵氏中有两位杰出人物,一位是殿中御史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弹骇不避权贵,人称铁面御史,为官十分清廉,赴成都做官,只带一琴一鹤相随,被视为清官典范。一是太祖太宗两朝宰相赵普,每次朝罢回府,总是闭门读《论语》,为宋朝的建立和强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对太宗皇帝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定太平。”为纪念两位先贤,氏人以“一琴世泽,半部家声”为赵氏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赵氏排第7位大姓。 钱姓堂号:武肃堂郡望:彭城郡堂联:射斗世泽朝笏家声钱氏是以官名命氏的姓。《通志·氏族略》载:“彭祖的裔孙彭孚,在西周时任钱府上士(掌管钱财的官),人们以他的官称他为钱孚,以后他的后代便以钱为姓。”由于钱姓是从彭姓中分化出来的,钱姓人仍以彭姓发源地彭城为郡望,事实上从战国时期起,钱姓人主要在江南发展。唐末杭州人钱缪,任镇海节度使(公元852—932年),相传曾在杭州用弓箭射钱塘江潮头,与海神交战。公元896年击败董其昌,据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省东北地区,于公元907年被后梁封为吴越王,自称吴越国王,在位期间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及太湖水利工程,使当地农业得以发展。(吴越国共历5主84年),卒谥武肃王。为纪念钱缪,氏人以他的封谥“武肃”为堂号,以他的业绩“射斗世泽、朝笏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钱姓排第89位大姓。孙姓堂号:映雪堂郡望:太原郡堂联:山西源流江东开国孙氏是采用祖父名字命氏的姓。《元和姓篡》记载:“周文王姬昌的九世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为纪念祖父,以祖父名讳中的孙字为姓,就是孙氏。”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军,曾率兵攻破楚国。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的兵书,至今仍受到中外推崇。孙武的孙子孙膑,也是杰出的军事家,由于这支孙姓人受到孙武孙膑的影响,发展很快,在山西太原形成了人多势众的望族,因此,《百家姓》列孙氏为太原郡。史称孙氏太原望。到了东汉末年,孙武的22世孙孙策、孙权在江东地区(今南京)建立吴国,史称东吴,与刘备、曹操、三国鼎立,历4帝59年。东晋时期,孙武裔孙孙康,家贫,夜读无烛,乃出庭坐于雪地映雪读书,后来成了大学者,官至御史大夫,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成为世人发愤读书的典范和楷模。因此氏人以“映雪”为堂号,以“山西源流、江东开国”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孙姓排第12位大姓。李姓堂号:陇西堂郡望:陇西郡堂联:登龙世泽射虎家声李是避祸改字的姓。尧帝时有皋陶氏世袭大理(司法长官)历虞、夏、商三代,以官名命氏称理氏。到商朝末年裔孙理征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子利贞随母出逃,靠食李为生,遂改姓李。《元和姓篡》说:“李利贞的十一世孙为李耳(老子),李耳的八世孙李昙入秦为御史大夫,其子崇任陇西太守(今甘肃境内)发展为当地望族。氏人以‘陇西’为堂号。”李氏在发展中人丁兴旺,繁衍昌盛,历史上李氏称帝者60余人,最使人仰慕的是东汉学者李膺和名将李广。李膺字元礼,为人清廉,声望极高,被太学生称为天下楷模,士人称得到李元礼接见为登龙门。李广,以勇敢善战者著称,一生与匈奴作战70余次。《前汉书李广传》著:“李广出猎,见草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羽。”氏人为有这一文一武两位人物感到骄傲,因此以“登龙世泽、射虎家声”为堂号。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李姓排第2位大姓。周姓堂号:爱莲堂郡望:汝南郡堂联:汝州世泽细柳家声《姓源》记载:“周太王(古公亶父)的裔孙周平王(东周国王,姬宜咎,公元前770—720年在位)有个儿子叫姬烈,被赐封于汝州(今河南汝南),人们都称他为周家,于是以周为姓,后来发展成名门望族,因此以汝南为郡望。”周氏在发展中有两位人物值得称颂,西汉时有名将周亚夫(?—公元前143年)江苏沛县人,文帝(刘恒)时匈奴进攻,以河内守为将驻军细柳(陕西咸阳西南),军令严整,文帝亲自到军营犒尝劳军。景帝(刘启)时以功迁为丞相。北宋时有哲学家周敦颐,字茂叔(1017—1013年)官大理寺丞,国子博士,他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晚年筑室于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上,称廉溪先生,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氏人以“爱莲”为堂号,以“汝州世泽,细柳家声”为其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周姓排第9位大姓。吴姓堂号:三让堂郡望:延陵郡堂联:平治世泽至德家声吴姓源于吴国始祖太伯和仲雍,是以国名命氏的姓,其中有一段贤德故事。周部落首领古公为亶父(周太王)姬姓。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季历贤而有才干,季历之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有圣瑞之象。太王把周部落的兴盛寄希望于姬昌。太伯、仲雍明白父亲让季历继位(封建社会传长不传幼)以便传位于昌的想法,乘太王生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东南吴越地区,以家为业,聚众成部落。太王去世时,兄弟二人回去奔丧,得太王遗书,立太伯为王,太伯推让,仲雍也推让,季历也推让。为之太伯、仲雍返回吴地。据当地风俗,断发纹身(以表示其坚强的决心)建立吴国。孔子读及此节,拍案叫绝:“此乃至德也,三让两家天下,民无泽而称矣。”氏人为纪念始祖的贤德,以“三让”为堂号,以“平治世泽,至德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吴姓排第10位大姓。郑姓堂号:荥阳堂 郡望:荥阳郡堂联:尚书世泽通德家声郑是以国名命氏的姓。周宣王(西周国王姬静)公元前806年,封其弟姬友于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建立郑国。公元前375年被秦所灭,其子孙散居河南中部一带以郑为姓。河南中部是古代荥阳郡管辖的范围,所以在郑姓人中,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姓遍天下之说,因此,郑姓人以“荥阳”为堂号郡望。(载《姓氏探源》)在历史的发展中,郑姓名人辈出,其中东汉隐士郑钧,曾屡被征辟,特拜侍御史,迁尚书,后以病辞官还乡。汉章帝(刘炟)东巡,亲到均家,敕赐尚书奉禄,以终其身,当时人号“白衣尚书。”《东观汉记·郑云传》载:“东汉经学家郑玄,字康成,学识广博,曾入太学,最后跟马融学古文经,学归故里,辟馆“广交”,门旌“通德”,聚徒讲学,弟子至数百千人。因党锢事件被禁,潜心注书,通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大成者,称为郑学。”氏人为纪念两位先贤,以“尚书世泽、通德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郑姓排第23位大姓。王姓堂号:太原堂郡望:太原郡堂联:三槐世泽两晋家声王是王氏贵族的姓。《通志·氏族略》载:“周灵王(东周国王,姬泄心,公元前571—545年在位)的儿子姬晋,才识过人,被立为太子,因直谏被废,由王子一下变成了平民百姓,姬晋的家人为纪念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姓氏探秘》说:“如今天下王姓都尊晋为祖先。”在历史的发展中,王姓成为蕃衍兴旺,分布广泛的姓氏,在全国许多地方形成了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名门望族,《中华百家大姓源流》载:其中太原(山西)是王氏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郡望和堂号。唐代曾把太原王氏封为“海内第一高门”。在发展中,王姓创造了辉煌的家庭文化,诞生了无数名人。西晋末王敦握重兵屯武昌,与其堂弟王导,字茂弘,拥护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公元318年司马睿称帝,王导任丞相,王敦为大将军,成为王氏的显赫时期。到了宋代,王导后裔王佑任北宋后兵部侍郎。《宋史王旦传》载:“佑手植三槐于庭前曰:‘我之后代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次子王旦作宰相。建立“三槐堂”以为庆贺,时称三槐王氏。”后来“三槐世泽、两晋家声。”之堂联便成了王氏的代名词一直延续下来。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王姓排第1位大姓。冯姓堂号:大树堂郡望:始平郡堂联:将军世泽天官家声冯是出自封地的姓。《元和姓篡》载:“周文王姬昌的十五子毕高公受封于魏,以魏为姓,裔孙魏长卿又受封于冯城(河南荥阳西南)其子孙以冯为姓。”在冯姓发展史上,在诸多名人公卿中,东汉冯异是最值得称道的。冯异,颖川(河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从刘秀为偏将军,封应侯(河南鲁山东),战场屡立战功,诸将并坐论功时,他常退避大树下,军中因号“大树将军”,后世称不争名利的将军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任征西大将军,封阳夏侯,治河南太康县,卒于军中,为二十八宿之箕星,氏人为纪念冯异,以“大树”为堂号,以“将军世泽、天官家声”为堂联。陈姓堂号:德星堂郡望:颖川郡堂联:颖川世泽太丘世泽陈是以封邑为氏的姓。周武王(周朝开国皇帝),姬发将女儿嫁给舜帝后裔妫满封于陈邑(河南淮阳),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祠,建立了陈国,其子孙以陈为姓,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姓。陈国历588年传20世26代君王,公元前479年于亡楚国。妫满的第十二世孙陈完逃往齐国改姓田,其子孙任齐国大夫、卿、相。秦始皇灭齐,有田轸者逃往颖川恢复陈姓,此后陈姓在中原瓜瓞绵绵,生齿甚众,发展为名门望族,因此以“颖川”为郡望。陈轸的八世孙,东汉陈寔,字仲弓(公元104-186年)颖川人,是陈氏族中的关键人物,初为县吏,曾入太学读书,后任太丘长(河南永城西北地区)党锢之祸起,被连累,余人匆逃亡,他自请入狱,免他人祸,里人念其为人正直平和。互相告诫:“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公所短”,而赦免。年八十四卒于家中。谥“文范先生”,海内外往吊者三万余人。公元568年南朝陈宣帝元年追封陈寔为陈氏颖川始祖。为纪念陈寔,氏人以“德星”为堂号,以“颖川世泽、太丘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陈姓排第5位大姓。褚姓堂号:河南堂郡望:河南郡堂联:登善世泽辅政家声褚是以官名命氏的姓。春秋战国时期,宋、郑、卫等国设置褚师(管理市场的官),其子孙以官名为姓褚师,后去师姓褚。褚姓自得姓以后主要在河南发展,因此,《百家姓》列褚氏为河南郡。在褚氏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唐代大臣褚遂良(公元596-695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其书法继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以后,别开生面。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太宗时官至中书令(宰相)。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受太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任史部尚书、左仆射知政事,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也称褚河南。氏人以“河南”为堂号,以“登善世泽、辅政家声”为堂联纪念褚遂良。卫姓堂号:长平堂郡望:河东郡堂联:河东世泽漠北家声卫是以国为氏的姓。周公旦(周武王遗诏辅政周成王者)平定武庚(商纣王之子)三监(看管武庚的三个人)叛乱之后,把殷民(原商朝国民)七族和商朝故都周围地分封给武王的弟弟姬封,建都朝歌(河南淇县)国号卫,其国民以卫为姓。秦代以后,卫姓主要在山西发展,在河东郡(今山西临汾)发展成望族。故《百家姓》列卫氏为“河东”郡。西汉时期,名将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青,河东平阳人(山西临汾西南),武帝时官至大将军,封长平(山西高车县)侯,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率军大败匈奴,收复秦时河南失地。元狩四年(公元119年)又与霍去病(汉代名将)深入漠北,再次击败匈奴主力。他的一生中先后七次带兵出击匈奴,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掠夺,安定了北面诸郡,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氏人为纪念卫青,以他的封爵“长平”为堂号,以他的出生地和业绩撰堂联:“河东世泽、漠北家声。”蒋姓堂号:乐安堂郡望:乐安郡堂联:三径世泽九侯家声周成王(西周国王)封其侄姬旦第三子伯龄于蒋地(今河南光山县),建立将国,其国人以国名为姓就是将氏。春秋时期蒋国被楚国所灭,其裔有迁居乐安者(今山东邹县),并在当地发展成望族,因此以“乐安”为郡望、堂号。西汉时伯龄裔孙蒋诩,哀帝刘欣时为兖州刺史,以廉直著称,后因王莽撮政,借病归隐,荆棘塞门,舍中开三经,不出。唯羊仲求仲同游之。东汉初年,蒋诩曾孙蒋横,佐光武帝刘秀讨赤眉有功,官至大将军,其九子俱封侯,公华侯颖;会稽侯(今浙江绍兴)郑;临江侯(四川忠县)川;临湖侯(安徽无为县)曜;临苏侯淅;浦亭侯巡;九江侯(安徽定远县)稔;云阳侯(陕西淳化县)默;函亭侯(江苏宜兴)澄。蒋澄为宜兴始祖,其裔孙将仕杰,元朝末年避乱而迁浙江奉化溪口镇,这便是蒋介石的血缘始祖。为标榜蒋氏的发展,氏人以“三径世泽、九侯家声。”为堂联。成为蒋氏的代名词一直延用至今。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蒋姓排第4位大姓。沈姓堂号:吴兴堂郡望:吴兴郡堂联:八咏世泽四韵家声周文王姬昌之子季载受封于沈地(今河南平舆北)建立沈国,公元506年被蔡国所灭。其子孙以沈为姓。春秋时期,沈氏主要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发展,秦末有季载裔孙博士沈遂十一世孙沈戎徙居吴兴(今江苏苏州地区),子孙昌盛,累世为官,发展成名门望族。所以吴氏以“吴兴”为郡望、堂号。在历史的发展中,沈氏子孙自强不息,为中国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曾涌现出不少知名人物。南朝时有文学家沈约,吴兴建康人,历任宋、齐二朝,后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平上去入)八病(平头上尾、蜂胺、鹤膝、太韵、小韵、旁纽、正纽)之说,对古体律诗的转变有很大影响。氏人以沈约为自豪,以“八咏世泽、四韵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沈姓排第37位大姓。韩姓堂号:昼锦堂郡望:南阳郡堂联:南阳望族北斗高名韩是以封地命名的姓。韩氏之始本自先周,文王之子封于韩(今山西河津东北,为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诸侯国),因此以封地为姓就是韩氏。公元前230年,秦灭韩,氏人播迁于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甘肃、河北等地。西汉末年的韩骞辟王莽之乱,徙居南阳(山东以南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韩氏以南阳为郡望。在韩姓的发展史上,人才辈出,其中成绩突出、影响深远者是韩愈,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公”,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传世锦文》载:“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到了北宋,有大臣、宰相韩琦,天圣进士历右司谏,宝元三年(公元1040年)出任陕西安抚使,神宗即位(公元1068年)以武庚军节度使兼相州,相州是韩琦故乡,更有衣锦还乡,风光非常之感。因筑堂曰:“昼锦堂”庆贺。欧阳修为之作《昼锦堂记》。氏人以为荣。即以“昼锦”为韩氏堂号,撰堂联“南阳望族、北斗高名”也书“南阳世泽、北斗家声。”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韩姓排第25位大姓。杨姓堂号:四知堂郡望:弘农郡堂联:五贵四泽三鳣家声西周时周宣王姬静的小儿子尚父,被周幽王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范村古城一带)建立杨国,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就是杨氏。春秋时杨国灭于晋,其子孙逃到华山仙谷居住在华阳(今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云南、贵州一带)后北迁落籍弘农(河南黄河以南、宣阳以西和陕西洛水、丹江流域)在此发展成大族。《姓氏探源》说:“当今90%的杨氏出自弘农这一支派”。在中国历史上为第6大姓。在中国历史上杨氏称帝者有十几人,名人贤士代不泛人,其中东汉杨震是最受世人敬仰的。杨震,字伯起(?—124年)弘农华阴人,自幼博览群书、对《五经》最人研究,时称关西孔子。早年薄于仕途,聚徒讲学。一日正课,忽然一只大冠鸟嘴衔三条鳣鱼放于讲坛上而后飞走。众人说:“蛇鳣者,卿大夫之象也,数三者,法治也,先生自此升矣。”至此,杨震步入仕途,历任荆洲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为官清白,拒绝馈赠。《后汉杨震传》写道:“王密为昌邑县令,至夜怀黄金十斤赠震,报当年知遇之恩,震拒。密说:“至夜无人知。”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密愧而退。”此“四知”成为千古佳话。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僚,使“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大家族,氏人为纪念杨震,以“四知”为堂号,用“五贵世泽、三鳣家声”为堂联。朱姓堂号:紫阳堂郡望:沛郡堂联:鹅湖世泽鹿洞家声朱氏乃以国名命名的姓。《姓苑》记载:“周武王姬发(西周国王)封颛顼(传说中古代部落首领)裔孙曹挟于邾国(今湖北黄岗西北),其子孙以邾为姓,后为楚国所灭,其子孙逃往沛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邑旁而姓朱。”至西汉朱诩之子朱浮为大司马、大司空,其子朱永为下邳太守,世代大官,在此发展成大族。使沛郡成了朱氏最具影响的郡望。到了南宋,在朱氏族人中出位了哲学家、教育家,历史上称为朱子的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一生广注典书,对经史、文学均有贡献,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他集注的《四书》一直被后来当作科举考试的范本。他曾讲学于白鹿书院(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后又建紫阳鹅湖书院,从事教育50余年。氏人为纪念朱熹,以他的别号“紫阳”为朱氏堂号,以他的书院名撰堂联“鹅湖世泽、鹿洞家声”。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朱姓排第14位大姓。秦姓堂号:天水堂郡望:天水郡堂联:奉献世泽赐福家声《通志·氏族略》载:“大禹时的大臣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周孝王(西周国王)命其在汧、渭二水间养马,马生众多,因之封秦邑(今甘肃张家川东)与之,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即秦氏。”秦氏得姓以后主要在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发展。春秋时期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周宣王(西周国王)的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阵亡,其子秦庄公请命续征,打了胜仗,收复了失地,因功封为西垂大夫。庄公之子亦因功封侯,其子孙世代大官,在当地发展成强宗大族,史称“天水望”。氏人多以“天水”为堂号。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我国第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更使秦姓人名人辈出。东汉有茂陵人秦彭、秦袭、秦固等兄弟五人同为郡守一级的官,年俸二千石,合起来刚好万石,所以京城称为“万石秦家”,秦周常以钱财接济人,名声极好,官至北海相,所以氏人以“奉献世泽、赐福家声”为堂联。当今中国按人口多少秦姓排第78位大姓。%D%A

郭氏家谱,入 朝 国 成 延 ,唯 金 照 祖 德,红 玉 显 宗 荣,如 绍 传 世 吉,付 桂 振 佳 生。

郭姓的由来: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z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

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

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扩展资料:

郭氏族谱,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主要分支:

1、九子东大郭分:

定远西南九子东大郭,发脉于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始祖郭道迁于现在东大郭居住地。至今约340年左右,人口在2000人以上。

始祖郭道,二世祖天光,三世郭涛,四世祖永贵,均葬在杨马村马家家西庄南500米处的小南山和庄北小山上。在清朝中期,本分支备份较乱,由秀才郭春棠为首立了二十八个字辈,使九子东大郭、永康北郭、吴圩西郭统一辈分。

早年本地连年灾荒,一部分人携带郭氏家谱前往舒城境内,落居某山洼,历城山洼郭(此族谱没记录)。

1962年冬,本氏祭祖上坟,当时根据各家所存牌位,重新修订,但已经不完全了,后在文革期间全部损失。居原地的叫东大郭;迁往吴圩西的叫南郭(现在叫吴圩西郭);迁往永康南的叫北郭。

2、九子西大郭分支:

九子西大郭,发脉于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郭正乡公和妻侯氏迁居九子西大郭,该村500米处有祖墓,谱中列有十八房。

3、二龙郭分支:

二龙(郭李童)郭氏,发脉于江苏句容,后于清末从肥东向导乡小郭村迁到此,始迁者一人名讳无法追远,现其坟墓仍存于郭李童村民聚居处西南角,称“老祖坟”,二龙(徐湖)郭氏,亦发脉江苏句容于清末从肥东向导乡郭吴迁到此,始迁者名讳无法追远,现其坟墓仍存于郭吴村。

4、天河郭分支:

天河郭发脉于山西太原,约清朝中期郭氏兄弟数人迁居天河,定居在上、下郭。后因修水库,下郭搬迁分散居住。谱中列为上郭中份、上郭东份、上郭西份和下郭份。其中上郭中份子嗣尤众。始祖墓坐落于现上郭。

5、西卅店金山郭分支:

原籍山东新泰县(现在的泰安市)郭庄,于清末郭方清迁至定远西卅店金山郭。

6、严桥郭分支:

祖籍何地,无法追远。

7、张桥大路郭分支:

发脉江西瓦西坝。约在明末清初郭氏兄弟两人(名讳不详)和表弟迁居现在的大路郭,兄弟两人仅长兄生有五男,朱氏无后裔。现在大路郭有三座始祖墓,谱中列有六房。

化氏继化狐、化益之后,化益的族人因化益代禹位未果之故遭启迫害流徙,终夏一代,大多藏匿深山僻壤或改作他姓,因年湮代远,远离政治舞台,故家族式微,史籍鲜有记载,化姓做为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几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故此无法周详阐明南北朝之前的化氏家族历史演变过程,致使有人臆断化氏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姓氏,且想当然的认为化姓来自于华姓或花姓。实际上,化姓的几个同音姓氏“化、花、华、滑、画、划”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姓氏来源,虽然或因为躲避灾难,或因为羡慕名门大族依傍豪门,或因为讹传而存在着一种相互转换的可能,但绝对不应该只是一种单向的转换。这样的转换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更常见的却是“化姓”改作了“华姓”和“花姓”,近现代社会中尤其突出,故一直有“华”、“花”和“化”一家之说。

1、南北朝时期(420——589)浙江杭州化姓先祖。南北朝时有化氏被梁武帝于552年册封为“东林郡君”宋朝地方志《淳熙严州图经》(陈公亮修、刘文富纂,卷二·历代沿革二·建德县·祠庙)记载严州建德县境内(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有一座“宁顺庙”,庙里有个“化氏神妃”,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下旨建庙,册封化氏为“东林郡君”,南唐主李璟封化氏为“保宁夫人”,宋朝末年加封化氏为“保宁协顺夫人”。历朝历代封化氏一家为神的原因是化氏一家曾经在梁武帝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帮助过梁武帝的部队,并在后世数百年中多次显灵保佑地方平安。神人显灵之说虽不可采信,但这段资料足以说明南北朝时期的浙江杭州有化氏家族的存在。

2、唐朝时期(618——907)江西九江化姓先祖。《中华江南陈氏源流总谱》记载其江南始祖“ 叔明公……避隋乱隐居福建南平……18 世 伉公(青长子),字世高(又字世全),治家法声扬江州宗枝益繁,聚族三千余口,由此始也,官尚书,…… 20 世 绍公(沂长子),配化氏生二子:佗、卓”。这段资料说明陈姓先祖陈绍生活在唐末,娶妻化氏,这是江西九江(江州)在唐末有化氏家族。

3、宋、金、元朝时期(960——1368)甘肃宁夏化氏始迁祖化开民。化开民,北宋初期德顺军人,生于1010年前后。甘肃静宁县《化氏历代家谱》有一段记载:“远祖化公讳开民,宋庆历间屯田德顺军,……嗣后历代先祖或读书者断续不常,或兵燹后迁徙无定,以故世代失传。”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1年启用,1048年停止,共使用了八年。而德顺军成立于庆历三年,即公元1043年,其治所在今宁夏隆德县。由此可见,远祖化公讳开民是1043年之后在固原、隆德县一带屯种的兵户,子孙在宋、金、元时期因战乱频仍,迁徙无定,当是由固原、隆德县为中心向周边渐次辐射出去的。今之甘肃景泰、永登、静宁、会宁、定西、陇西、通渭、秦安、清水、临泽,宁夏隆德、固原、彭阳、海原、贺兰等地化姓应该都是化开民的后裔。

4、宋朝时期(960——1279)广东丰顺化姓先祖。福建上杭李氏客家族谱记载其始祖李火德六世孙念二郎居住广东丰顺一带,妣化氏。李火德生于宋代天禧2年(公元1018年),其六世孙当也生活在宋朝,可见宋朝时的广东一带也有化氏一族。

5、明朝世宗(1507---1566)年间,山西朔州王化庄化氏族人避乱东迁安徽、河北、山东、江苏等地。据安徽阜阳市颍上县半岗镇化庄化氏高祖化大公(1498—1571)碑(康熙12年立)铭文: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高祖化大公祖居山西省朔州市朔州区王化庄,避乱携族人迁山东枣庄,后迁颍淮之滨。安徽省六安、金寨、大别山区、阜阳、淮北、砀山、蚌埠、滁州、马鞍山、当涂等地化氏据祖上说均来自山东枣庄。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半岗镇化庄孜化氏一派族谱:和瑞承先、润德道心、文凤玉维、振树春士、其昌泽兴、少子庆典、圣传立宪、章宏成祥、明善君建、乃民正宗、茂培继信、俊秀本启、修志宜贞、绍嘉兰芳、清若延绪、家国永保。现在辈分中以“树”、“春”、“士”和“其”字辈份的化氏居多,半岗镇化氏人口近千人。

6、明朝时期(1368——1644)河南洛阳偃师化氏始迁祖 化嵩,元末明初人,生于1340年前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山化乡化碧村《化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定鼎,河南地旷人稀,迁移民以实之,吾祖奉召来偃,于城东5里许化碧处卜宅而居。”先祖化嵩是在明朝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桐(或说山西小张桥)迁移而来,至今已是640多年历史,二十多代裔孙。化碧村(简称化村)现有化氏子孙188户863人,山化村化姓是由化碧村析出,化姓人口200。化碧村还保存有化氏祠堂、石碑。河南省新野、禹州、临颍纣城、卢氏、南阳、孟津县横水镇等地化姓大多是化嵩的后裔。

7、明朝时期(1368——1644)甘肃景泰化氏始迁祖 化盘,字标善,行二,生于1500年前后。原籍固原卫人,一说静宁州人,或为化开民后裔。据甘肃景泰《化氏家谱》残卷记载,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十月初九日公率全家种地应帮军役(即参加兵户,平时屯种,战时出征),军名虎都巴才户,因军功,爵封武骑尉。后因军事需要,全家随军屯种戍守迁居靖北大芦塘城(今景泰县芦阳镇旧城),因之为甘肃景泰化氏始祖,安人苏氏。化盘祖有子三人,化海、化湖、化河。化海、化湖后人或在原籍。今之景泰化姓全部是二世祖化河后代,其子孙繁衍生息近五百年,今有十三世至十八世裔孙六代千余人口。子孙忠勇可嘉,多以军人效国。景泰县化姓以芦阳镇的大芦塘(东关村、城关村)、小芦塘(西关村、响水村)、席滩村、条山村,喜泉镇的三塘村、兴泉村、喜集水村等地区较为集中,改革开放后有许多化姓渐聚居于新县城一条山镇。

永登县秦川镇小横路、华家井等地化姓与景泰县化姓同为一祖,其地先祖或为景泰化氏先祖化盘之三弟,或为化盘之次子,后不知于何年改为“华姓”。 沿甘肃河西走廊至新疆温泉县、乌鲁木齐一带化姓多来自甘肃景泰县及静宁县。

8、明朝时期(1368——1644)甘肃静宁、会宁始迁祖。静宁县、会宁县化姓是同一先祖,远祖化开民为宋代德顺军人,宋之德顺军即明代固原卫辖区。今静宁始祖名讳失考,明万历年间自固原卫到静宁后居住雷阳镇之西北乡化家沟及化家岔,为平凉府静宁州岷州卫上伍头寨头甲。始祖有子二人,长子二世祖避难州城,有子三人:化九序(1620——1659)、化九埏(1622——1686)、化九洲(1625——1699),世居县城南关(原有三座化家堡子)、四河乡化家湾等地。次子二世祖仍居住化家沟,后人有渐次迁居一道山梁相隔的会宁县杨集乡刘咀村、兵湾、杨化家等地,因之为会宁化姓先祖。今两地化氏子孙俱各繁衍兴旺,人口约有500。

张掖临泽化姓来自静宁,甘州区也有十余户化姓,据说有来自山西的。

9、明朝时期(1368——1644)韩国化姓始迁祖化燮,明朝援朝将领,韩国化氏始迁祖。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日寇再次发动侵朝战争,此年为丁酉年,故称“丁酉之役”。明廷再次援朝,化燮以中军之职参战,在蔚山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荣获一等功臣。次年,中朝两国军队又在海上与倭寇展开殊死决战,终于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战后,明朝东援将士多人落籍朝鲜,化燮以晋阳为本贯定居。化氏子孙在朝鲜受到重用,化燮子化奉祥官至嘉善大夫,孙化英俊官至通政大夫,玄孙化日就为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使,还有资宪大夫化日长,嘉善大夫化日熙,折冲将军化东辉,通德郎化允泽,五卫将化廷汉,参判化锡汉等。韩国经济企划院1985年的国情调查报告显示,化氏已有1592人。今韩国晋阳、罗州等地有化姓人口2000左右。《韩国姓氏大百科·姓氏的故乡》认为晋阳化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司马、大将军化云龙后代。化云龙在《明史》中写作“华云龙”,其它著作中也有写作“化云龙”的。

10、明朝时期(1368——1644)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化姓始迁祖化龙刚,蒙古族,明朝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寿83。37岁时领养侄子化司明。后代于清康熙年间迁居辽宁清源县大边沟村。道光7年,化子臣、化子立带其侄化天德到北京张坊居住。化天德官至内务府制造司总管,后获罪满门抄斩,逃亡南京北安(岸)华西村,9年后回到北京门头沟,宣统2年回张坊。化天德生9子,被抓2子,张坊1子、门头沟1子,其余5子不详。今北京房山区张坊镇、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有数十户化姓,派名:兆玉文廷凤,国振永希风,有宝增守绍,连仲正生荣。

11、明朝时期(1368——1644)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乡刘家台村化姓始迁祖化秋,明朝人,家谱记载“化秋,打鱼来到此地”,今已繁衍生息十六七代,约500化氏子孙,老坟有石碑记载。本地化氏解放前多有外出到湖南、天津、张家口、内蒙古等地的。

12、明朝时期(1368——1644)山东省莒南县化家庙子始迁祖化元、化芳等兄弟三人,据传说是明朝崇祯年间(1628年后)由江苏省东海县迁移至山东莒南县岭泉镇化家庙子村。1996年左右立祖坟,祖坟从村后(村北)迁至村南,在鸡龙河北80米,祖坟面南背北,主要由三座主坟构成。今莒南县岭泉镇化家庙子村、薛家墩后村,县城以西的十字路镇化家白龙汪村,东南团林镇李家团子村、北泉子四村、化家村,县城以北的北园镇虎园村均有化姓子孙聚居。以岭泉镇化家庙子村最为集中,化姓人口近千。

13、清朝时期(1644——1911)河南濮阳化家庄始迁祖化同福(1662——1731),原籍江苏省砀山县化家楼村(今属安徽省砀山县)。本系豪门世族,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因遭变故背乡离井,迁居于濮阳东南寺台村,是年二十二岁。据《江苏砀山化氏家谱》记载,“携有私蓄,数十年置良田一十六顷,遂称富甲焉。”雍正八年(1730年),在寺台村前里许,酌度东西之大道,南北之通衢,安宅建屋,启村名曰化家庄,是为河南濮阳化家庄始祖。后世子孙繁衍兴旺,俊才辈出。今其地化姓村庄有六个:文留镇化庄村,王称固乡化庄村,柳屯镇化庄村,子岸乡化寨村、东化寨村、西化寨村。王称固乡石木头村、李拐村,传至二十多代, 1000多化姓。文留镇化庄村有1100人。

公交线路:太仓208路,全程约107公里

1、从太仓车站乘坐太仓208路,经过13站, 到达张桥站

2、步行约890米,到达天马金属制品公司

驾车路线:全程约108公里

起点:太仓众焱展示道具有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450米,左转进入陆璜线

2沿陆璜线行驶47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S339

3沿S339行驶29公里,直行进入苏州中路

4沿苏州中路行驶46公里,左转进入东亭北路

5沿东亭北路行驶14公里,右转进入郑和中路

6沿郑和中路行驶920米,调头进入郑和中路

7沿郑和中路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太仓长江口假日酒店

南雄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叶氏宗祠

1、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2、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3、珠玑巷的历史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历史来源①源出于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