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氏排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6浏览:5收藏

上古八大姓氏排名,第1张

1、姬姓

姬姓,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的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华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2、姜姓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

3、姒姓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由于分化成了许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

出自姒姓的国家主要有夏朝、蓼国、缯国、越国等。姒姓衍化出去了有题、夏、顾、扈、谭、夏侯、鲍、曾、卜、娄、巢、邓、窦、戈、杭、嵇、计、欧阳、莘、蔚、禹、越等30多个姓。

4、嬴姓

嬴姓源自五帝之一的少昊,在《帝王世纪》中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嬴姓最出名的因该是秦始皇嬴政了,现在嬴姓少之甚少,嬴姓人在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个省份均有分布。

嬴姓的分支有30多个,如李、黄、梁、徐、廉、江、秦、赵、马、葛、谷、缪、钟、费等姓,被后世合称为“嬴姓十四氏”。

5、妘姓

妘姓是中国传说时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都是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

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6、妫姓

妫姓,与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妫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

妫满在中国姓氏史上功不可没,率先奠定了陈、田、胡、袁、陆、王、车、薛等许多舜裔姓氏的发展根基。

7、姚姓

姚姓,与姬姓等二十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历史最长的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于姚墟,他的后裔子孙便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时至今日,姚姓应该算是一个大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由姚姓演变出的姓氏大约有70多个,遍布世界各地。

8、妊姓

《左氏春秋》中载,妊姓为伏羲氏风姓后代,另说妊姓即“任姓”一脉,是中国传说时代黄帝长子的后裔。另有任姓来源于契族,任姓是契族古老姓氏之一。

妊姓后来演变成现在的:任、壬、奚、嵇、薛、舒、仲、祖、且、谢、射、终、佟、修、章、吕、毕、洛等姓。

明朝洪武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希言公承彦,宏闻贞尚衍。

清朝乾隆年间,朝廷赐十个字: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朝廷再赐十个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这些字,都是朝廷赐给孔家的。后来,孟氏(孟子)、曾氏(曾参)、颜氏(颜回)、卜氏(卜商,字子夏)等孔子门人的后代,也按这些字排辈分,以示与孔氏的传承关系。

扩展资料: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

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政府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纳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参考资料:

孔孟一家

政治地位。

百家姓是宋朝的时候的作品,宋朝的国姓赵是赵,所以赵排在前面,丞相钱,以次类推,所以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家姓。 

南宋学者王明清经考证指出,《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

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的姓氏。

《百家姓》本来收集了411个姓,后增补至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前100位的排序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丰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扩展资料:

后世影响

1、启蒙教育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关于《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2、姓氏文献

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3、相关书法

《百家姓》作为一部影响力很大的启蒙读物,相关的书法作品很多。如王羲之字帖《右军正草百家姓》伪作,该书虽假,书法功力也是相当不错。另外还有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等名家书写的《百家姓》等。

-百家姓

宋姓辈分12字轮回有:大、国、天、明、文、星、有、富、贵、振、乾、坤。西、天、子、文、朝、善、国、世、永、应、家、丰。汉、毅、弘、达、兴、金、印、亮、广、慧、国、顺、民、昌、盛。祖、业、忠、志、远、德、荣、传、万、春、善、照。三、公、相、汉、九、卿、佐、元、宗、子、和、顺、崇、德、象、贤。等等。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字辈是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字辈,它会显示祖源方向。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字辈谱对世人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最正式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唐朝

《百家姓》的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其他《百家姓》的排名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只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扩展资料: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姓氏”在现代汉语中虽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

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 “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示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 制确立时才有可能。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 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

—百家姓排名

一般这个字,是设有祠堂的氏族才会有的,为的是族人出门在外能够找到同族,族长会安排下历代族人中的排“字”,这个字会列在你的名字中,标明你在族中的辈分。

例如:李家氏族中的排字顺序是:忠,孝,节,义。忠的辈分是最大的。如果在外地,你碰到了同族的人,例如你叫李孝平,对方叫李义南,那么就说明你是对方的爷爷辈,同样对方也会依据排字来判断你的辈分。每一代按照家谱中的排字来取名字,一般排字都是祖先预先设计好的,每隔几代,排字都要让族长重新设计。

最明显的实例是相声界,排字的传统依然秉承。郭德纲和徐德亮都是德字辈是同辈,所以他们的关系就是师兄弟。

上古八大姓氏排名

1、姬姓姬姓,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姬姓的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