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肥西是不是有张家祠堂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3收藏

合肥肥西是不是有张家祠堂,第1张

  这张地图看懂了吗?三河镇属于肥西下辖的一个镇,紧邻巢湖岸滨。

  张家祠堂不知道你说的是庐江迁到肥西的那个,还是清代武将张树声家里的那个祠堂。

  庐江张氏家族的祠堂教育

  庐江县郭河镇 董先平 吴明亮

  庐江县牛首初级中学坐落在庐江大西北“南北二圩施级湾”的北圩,隔杭埠河与三河相望,校园绿树成阴,是学子们学习的理想场所。校园由两个部分组成,南面是一个方正的古式四合院,原是“张家户”祠堂的耳房,抗战前夕的二十年代,张氏家族中修建祠堂的张进士将耳房捐献了出来,于是“庐江县张氏私立植民小学”诞生了,此即今庐江县郭河镇牛首初级中学的前身。学校自办学以来,质量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中考综合成绩全县第四,张氏子孙张斌同学获得“裸考”状元。之所以成绩斐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牛首中学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张进士修建的祠堂厢房就是做学校之用,校园中间栽有一棵柏树,有人说取自“学而后知困”之意,后来有人迷信“口”中有 “木”为“困”,不吉利,上百年的柏树被伐。二十年代,战火纷飞,张氏家族能把自己的宗祠献出来作学校“教化乡里”,说明了张氏家族的开明与豁达。牛首这块土地上后来人才辈出,民风纯正,和张氏家族的祠堂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张氏起源的故事

  《世本》曰:“挥公作弓,牟夷作矢。”又唐代林宝所撰《元和姓篡》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又据《通志略》“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尹氏“食采于尹”在汾州。可见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既然张氏祖籍中原,其一支又何以散居巢湖之滨的庐江县北圩村地界?由于当地张氏家谱失传,已无确切历史资料可考。不过根据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整体推算,当是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所至。东汉末年至南宋初年,我国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发生过四次大规模南迁,西至巴蜀,东到闽浙,都有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尤其以中部包括皖南在内的两湖地区为最多。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年),我国南方人口21626000人,北方29350000人,至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南方人口增至56888000人,北方人口33984000人。比较而言,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增长缓慢,而南方因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增长迅速。郭河地界张氏一族应该属于这一时期的移民。另据张氏长者回忆:老祖宗张氏兄弟二人,于明朝中后期,从皖南徽州千里迢迢迁居庐江地界。明时的庐江地区还是水乡河泽之地,巢湖之滨,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交通畅达,非常适宜定居的农耕生活,在生产力还欠发达的农耕社会,这里是无疑人类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直到今天,这里还保留着不少当年依巢湖而命名的古老地名,如“湖稍圩”就说明那里曾经是巢湖之稍,围湖成田。走出皖南山区,老八迁居今庐江县白山长丰圩,称八公堂,老九张兴九落户今郭河北圩村。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张氏一族家业渐起,人丁兴旺,官运亨通,慢慢成为当地的名门大族,“张家户”地名也就因此确定并一直沿袭了下来。历经战乱的家族会更注重族民的“教化”。人文性根深蒂固。

  二、张进士建祠堂学堂

  1、张进士的传说

  说到张氏家族和““庐江县张氏私立植民小学”,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忘记,那就是张进士,他是张氏家族的骄傲。张进士,张氏第十七世孙,名桐轩,字凤威,清末第158名进士。张氏宗祠后期的建设者。文采横溢,现存手稿数页,弥足珍贵(见二),其中《俄国论》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张进士曾任两个县的县令,先在关外惠来县任职,后到广东南海。惠来任职期间,张进士为官清廉,深爱百姓爱戴。传说其惠来县令届满,前往南海途中,百姓夹道欢送,沿途绎站皆有安排。到任南海县令三年,张进士凭借其超人的才华,在广东省试中连中十八个第一,因此取悦了当时的广东省主席张仁俊,官府对其大加赏赐,因此大发其财。三年后张进士解甲回家,归隐田园,建走马转心楼一栋,名扬百里十三乡。此时正值其家业最为旺盛之时。临终之际,张进士传言家人:“老夫今日根身动,手拿砚台保小童”,足见其对张氏家族发展教育的重视,正因如此,张进士民国前期重建祠堂于清朝太平天国年间被毁的两侧耳房各十五间,“东营供销,西办教育”。于是,才有抗战前夕的二十年代“庐江县张氏私立植民小学”的诞生,才有今天今庐江县郭河镇牛首初级中学的辉煌。

  2、祠堂的人文内涵

  中国祠堂建筑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众心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祠堂一词正式出现是在汉代。《汉书张安世传》云:“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到了宋代,具有家庙性质的祠堂形式开始出现于当时的一些士大夫阶层之中。宋理学家朱熹的《家礼》中云:“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明代中叶以后,我国的祠堂得到迅猛发展,明嘉靖“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于是各强族望门,纷纷建祠立庙。

  在宗法制居于核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祠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宋朱熹在《家礼》中说:“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明清时期更加强调“祠堂族长的族权”,祠堂成了封建宗法制的核心与象征。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之下,祠堂更被视为高于一切,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各强门望族纷纷建庙立祠,“归亲认祖,光耀门庭”。清道光乙酉年(公元1825年),张氏“后裔辉斗”主持建造的张氏宗祠隆重落成,这在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张氏家族,应该算一件空前绝后的了不起的胜事。祠堂规模居当时的舒、庐、巢、肥西、桐城五县之首,就是在安徽也首屈一指。尤其将祠堂的一部分作为学堂之用,实为用心良苦,也增加了它的人文内涵。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这座祠堂的存在对于研究我县明清时期的社会、历史、人文、伦理、建筑、艺术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它的“祠堂教育”也成了我县教育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鐧惧害鍦板浘

童家坪村位于淳安县屏门乡,现有村民小组7个,共253户,784人,总劳动力共计648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422人。山林面积4225亩,耕地面积353亩,水田面积207亩,旱地面积146亩。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353亩,粮食总产量96吨,2016年村民经济总收入达535992万元,人均收入12225元。

童家坪村与金陵村、齐坑村、秋源村、丁家畈村、小陵村、上中村、屏前村、佛岭后村、隐将村、项家村、堪头村、秋口村、将坑村、屏门村相邻。

2019年1月16日,童家坪村入选2018年度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童家坪村附近有千岛湖上西村瀑布、千岛湖、红色茶山风景区、九咆界风景区、千岛湖森林氧吧等旅游景点,有千岛玉叶、千岛湖鱼、甲鱼、鸠坑毛尖、淳安冬酱等特产。

护驾李村全村近一千六百口人,李氏人口占比二分之一以上,余者以吴氏、吕氏居多。另有张氏近八十口人。他者有杂姓侯氏、杨氏、程氏、王氏、马氏、陈氏、尚氏(现有,消失的单门独姓不含)等。本文所述为张氏家族文化综述。

一个家族历史的传承,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原始文本资料便是族谱。惟有代代相传的族谱才能上溯一个家族的迁徙定居情状。树有根水有源的谱谍是家族血脉沿续的忠实无误的记载,传统的家谱(族谱)是三十年一修,六十年一大修。当代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稳定物质丰裕人丁兴旺,便有十年一修二十或三十年一大修。中国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根系宗支,只是有心与无心能否记载而己。张氏作为中国靠前的大姓,自然有非常浩繁的家谱。居住于本村的张氏家族,溯其源从嘉祥县疃里镇进土张村迁来,张氏始祖一世张为民,字老君,明赠文林郎。十三世丕鸣(张珠四子)迁居我村,积于今己有七世(依宗为二十世)人丁。至于张氏家族文化的传承,十八世孙恩三立功甚著,他把家谱亲自恭录,三十二开的笔记本一丝不苟,密密麻麻。全谱分为三卷。前两卷共三百三十六页,笫三卷共二百一十七页。全书总计有五百五十三页。他恭录后细加考订,将张氏从长支到五支的迁居情况一一标明,使人读后,不仅知支派分明,昭穆有序,瓜瓞连绵,又知源流分布,宗亲朗然。他准备将之让次子相明保存下去(相明在任城区实验中学任教高中化学)。《张氏族谱》自清嘉庆年间到建国后的二O一五年一以贯之相续,可见阖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张氏族谱》内容丰富多彩,一谱在手,便可见文化积淀深厚。谱中不仅有始祖考,族徽,历次修订序文,宗派分支谱系正文文本,亦有村名白塔村由来,进土爷与上马石的佚闻,更有祖林考,名人志,各支金榜题名录(即考入本科院校的学子)。恩三对此一一照录。下面从其文本中辑录成文。

(一)张氏始祖

张辉,号天禄,青阳之子,为黄帝之节子玄嚣(少昊)的第5子,是弓矢的发明者,黄帝封其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张(掌管弓箭的官职),赐张姓于濮阳,封地在今河北的清河(古今同名),故张氏之根在清河。

(二)张氏之始祖

始祖张民公,永乐三年,从山西洪洞迁古任城三十五里之白塔村,族兄亦迁来此,后迁徙现址进土张。据碑志,五世祖黉之公乃白塔村人氏,于张家庄居住可知,现址应设于明嘉靖年间,曾名张家庄属进梁乡,公元一九五o年始定名为进土张,八世祖献之公进士出身,今族人察考其科举年代记载异为返本正视听发广诸公查考北京《国子监明清进土题名碑》《通山县志》《济宁州志》确认,献之公清顺治辛卯中举,戊戌年赴京应试,登榜,辛丑再试,进土及笫,浩赠文林郎。康熙九年皇封湖广通山县知县,当年赴任。吾祖历明清民国诸代宗饲昭穆先祖之莹家族之谱,数百年不废。

(三)谱载名人录

张珽(八世祖,字献之,进士,通山县令)张贡秋,张存贵,张思斌,张来佑,张书林,张书乱,张强,张建华,张文涛,张相红(具体简介参影印页)

(四)各支金榜录(本科院校)

长支

张成书 ,张文涛,张凯,张源,张庆丰,张建如,张建波,张伟,张建设,张东阁,张来阁,张华清,张深,张发宽,张发强,张发伟。

三支

张建中,张建华,张来启,张国慧,张建国,张长军,张长慧,张建强,张长旭,张长城,张洋,张长富,张发栋,张伟,张长武,张亚,张凯,张瑞,张炳,张探,张洋,张泰港,张发恒,张发顺,张发嘉,张发举,张发进,张发聪,张其恺,张海龙,张发国,张长兴,张谦,张滕,张祥衡,张明,张发腾。

四支

张春明,张发正,张发明,张发利,张发磊,张洪之,张宏斌,张其悟,张滁国,张其贺

五支

张步乐,张相洪,张步春,张步平,张其朋,张雪勤,张志强,张相乾,张壵鑫,张学磊,张卓宣,张同祥

(五)行辈

来长发其祥 全本基业深

哲世能念慈    继续启后昆

(六)1——20世

1世张为民

2世张先德

3世张元一

4世张仲仁

5世张儒

6世张可信

7世张恬修

8世张珽(字献之清乾隆年间辛卯科举戊戌进土知湖广通山县正堂生二子永吉永龄。进士张因其易村名迄今)

9世张永吉

10世张钿

11世张君传

12世张珠(子四丕谦、训、琅、鸣)

13世张丕鸣(迁居护驾李村)

14世张廷芝

15张守敞

16世张云田

17世张心如,张心恕,张心法,张心来

18世张德三,张恒三,张玉三,张共三,张恩山,张永三,张秀三,张金三,张长三,张文三,张贵三。

19世张相峰,张相国,张相忠,张相宁,张相伟,张相龙,张相生,张相领,张相明,张相坤,张相乾,张相义,张相坦,张相田,张相贺,张相洋,张相红。

20世张步通,张步哲,张步钒,张步彤,张步楠,张步科,张步耸,张步宇,张步硕,张步轩,张步昂,张步俊。

自十三世张丕鸣至今二十世七代人的张氏族人,为本村的发展写下了不凡的业绩,远的不说,十七世孙心来是我村最早的民办教师,他自一九五八年从教直到退休,半个世纪为使本村学龄儿童上学无私奉献,在人物篇另有专文《张心来老师》介绍。十八世孙张恩三同志从六十年代初中毕业后便担任生产队会计,由于业务精良,工于数学,好于文史,聪明仁义,深受村民好评。村务工作中凡有会计事务村干部必请他出山。他为集体无怨无悔服务。在家族文化保护方面,他献策建言,阖族采纳。他谆告儿女,继承良好的家风,睦邻友善,诚信处世,低调为人,高调做事。张氏族人团结友爱互相守望相助,七八十口人,人人安分守己,从商从教务农打工勤勤恳恳。在我村各项事业的建设中,积极有为共同创造了本村辉煌的过去,创造着富裕的今天,也相信会为末来更加美丽更加幸福的愿景而奋力!

张氏家谱字辈排列顺序:

1、河北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垂杨镇范家寨村张氏字辈:始祖张林(排行老五)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迁徙而至。现字辈为宏润天昌泽 修德万世程 志嘉建伟业 忠义士书博。

2、陕西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陕西张姓字辈:文明三洪玉,国友益堂春,俊杰怀忠义,英贤丙大锡,熊朝钦美彦,治世尚良臣,毓秀腾岐凤,元辛兆瑞麟,径常昭献典,丕切重人伦,理学开昌运,儒宗体道纯,功降多显达,德懋焕维新,本固枝荣远,祯祥福自申。

陕西安康汉阴清火堂字辈:思祥贤龙凤 可兴成大功 继世承先业 光前舆后坤。

陕西安康清河堂字辈:志广念隆 兴荣少启昌富贵。

陕西安康张氏辈:仁慈忠孝良 为国保安康 文武显光辉。

陕西安康紫阳县张氏字辈:民国大喜迎 世少永长春 开启继承业 家传万代兴。

陕西西安鄠邑区定舟村张氏字辈:从景世之文(永明士,始祖道盛,祖籍浙江绍兴,后居安徽凤阳,由凤阳从军。明洪武十一年,随秦王朱樉就藩,任指挥吏。

3、四川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湘蜀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必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原,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

蜀湘张氏:国正天心顺,中邦颂治兴(或万芳庆治平),居家安质实,素履守贞诚,裕后垂芳范,光前有懿行,贤良绵世泽,金鉴复鸣盛。居广汉、中江、武胜、宜宾、泸州、邵阳等地。

广安张氏:维佑世朝文,洪远百代荣,绍宗开明顺,福禄永康平。

广安悦来镇廖家沟张氏,入川始祖:张希旦。字辈:时希国定正,士大化世隆,才鸿宜高选,上邦声名达,纯武贻谋远,祖功宗德长。

4、重庆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老谱派行:仁民忠君扶盛世,国永朝兴毓秀良,俸文元祖开万绪,历代征胤肇鸿光,继述源流昭符瑞,联佐辅弼赞圣邦。

新谱(从文字辈分启)派行:文应天开瑞,世泽永朝宗,奇英现景泰,万国显明忠,继述昭圣贤,善学沐祖安,家兴振环宇,功德千秋传。

5、贵州张氏家谱字辈排列。

毕节市张氏:华从金才启,世有玉枝叶。

贵州桐梓麻柳湾张氏字辈:神庭红正永,世凤启先贤。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松烟社区张氏字辈:长辈叙述为我支源自清河郡,族谱以清河郡三字起,32个字辈按先后顺序为:文光先祖,行裕俊昆,忠昭帮国,信永乾坤,盛修良义,崇让名友,周宋望儒,季贤重全。

合肥肥西是不是有张家祠堂

  这张地图看懂了吗?三河镇属于肥西下辖的一个镇,紧邻巢湖岸滨。  张家祠堂不知道你说的是庐江迁到肥西的那个,还是清代武将张树声家...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