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汪氏家谱字辈大全
镇雄汪氏家谱字辈信息如下:
1 汪氏族谱字辈排序:付、自、文、之、瑞、树、德、大、金、国、映、云、明、正、家、兴。
2 安徽桐城双港汪氏家谱字辈:锡、显、承、克、孝、友、良、学。
3 安徽桐城汪氏家谱字辈:显承克孝友,良学锡光先。
4 安徽某支汪氏家谱字辈:文,端,思,远,应,启,国,泰,占,朝,廷,明,德,世,忠,臣,开,继,昌,盛,善,子,文。
5 安徽肥西汪氏家谱字辈:继述启源,克绍贤能。
以上仅为部分汪氏家谱字辈排序,汪氏家族的分支不同,家谱字辈排序也有所差异。
我们是同祖同宗的,庐江柯坦镇的。我知道的也不多,宗、孔、学、志、正、克、立、新。后面就不知道了。在我们镇上还有唯一一位孔字辈的老祖,应该还在世,名:汪孔鹏。想知道更多可以问他,镇上居民都认识他,我是志字辈的
云天汪氏,由江西迁来,大概已六百余年了。江西之前,汪氏又从何而来,又是何时从江西迁到桐城的,本文即根据《皖桐云天汪氏家谱》(以下简称《谱》)记载,稍作介绍。
一、汪氏由来
《谱》卷一载:汪氏之先,上自轩辕、帝喾,而后稷,而文王,再传为周公。以有大功封鲁,历十四世,孙成公,世为诸侯。成公次子讳汪,封颖川侯,孙诵为周都司马,居平阳,以王父讳别姓汪氏,为汪氏统宗受姓之始。夫礼,诸侯不得祖天子,大夫其可祖诸侯乎?今溯汪氏之源,断自颖川侯始,其亦不祖诸侯之意焉耳。
从以上记录来看,汪氏是轩辕氏后裔,正儿八经的炎黄子孙,而且汪姓的始祖是周文王,汪姓也就是由姬姓演化而来。到周朝时,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帮助武王打江山(主要是伐纣),立下大功,被封为鲁地诸侯,世袭十四世,到鲁成公时,他的第二个儿子叫姬汪(长子即为姬午,鲁襄公),被封为颖川侯(颖川即今河南太康)。颖川侯有个儿子叫姬挺,挺有个儿子叫诵,诵是周朝都城的司马,大概相当于现在北京军区的司令。诵住在平阳,他即以“汪”为自己的姓。汪姓后人尊姬汪为一世祖,姬挺为二世祖,汪诵为三世祖。又因诵公居平阳,故称汪姓为平阳郡。
为何到诵公时要将自己的姓改称“汪”呢?继续叫姬诵不是挺好吗?原来,周武王伐纣以后,全国大封诸侯,同时为保证王侯血统的纯正,又规定了一些世袭的制度,其中要求“三代公孙以后,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无论是天子,还是诸侯,三代以后的非世袭子孙,就不得以天子或诸侯的姓为自己的姓了。所以改姓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尊周礼的制度要求而已。
那么,鲁成公为何为其次子取名为“汪”呢?传说鲁成公妻子姒氏晚上做梦,看到一道彩虹贯通天地,醒来后就怀孕了,直到第二十五月才出生,婴儿出生时双手紧握,直到第三天才松开。松开时大家发现其左手显水纹,右手显王纹,合成“汪”字,遂以汪为名。后鲁成公赐姬汪食采卒葬于颖川,为颖川侯。历史上这样的传说很多,古人喜欢赋予一些名人怀孕或出生以神秘色彩,比如孔子。据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孕后,多次与丈夫叔梁纥到尼山祈祷,求山神保佑生个理想的儿子。最末一次祈祷后行至山麓之时,即刻大雾迷蒙,凝雾为雨,瞬间雨止,眼前竟隐约出现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颜征在顿觉腹痛,叔梁纥忙将她扶入殿堂。不多时,孔子便在仙乐声中降生。立时雾散景移,眼前仍然是一片荒野。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也就是说孔子是其父母野合而生,后世觉得这有损圣人形象,故编造了一些奇幻现象。
二、汪氏的迁徙
从一世祖姬汪开始算起,汪姓在颖川繁衍生息了三十代,到汉末三十一世祖文和公南迁任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令,始居江南。其后多有迁徙。至隋末四十四世祖世华公,揭竿起义,占据歙、宣、杭、睦、饶、婺等六州,建吴称王。唐初,天下初定,世华公为免百姓遭涂炭之害,顺势归唐。唐高祖封其为越国公,封其堂弟铁佛为开国公。今天的汪姓子孙,多为二公之后裔,汪氏也渐成江南大姓之一。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 “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姓,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可见在皖南,汪姓是仅次于程姓的大姓。
世华公生子九:建、璨、达、广、逊、逵、爽、俊、献。长子建迁陕西岐州,其双胞胎弟弟璨迁重庆涪州,其余各子或居留歙地,或迁他处。七子爽生子二:处礼、处贵。次子处贵唐贞观六年应孝廉不捷,死后葬宣州太平县。处贵生子一:泰元,居太平县,生子二:仁素、仁恭。长子仁素由太平随子任迁居泾县。仁素生子二:凤思、凤林。长子凤思在唐天宝年间被授歙县令,又回到故里,其生子四:文秀、文景、文相、文希。长子文秀登进士第,授绩溪令,生子二:行璿、行节。长子行璿在唐代宗朝逐寇有功,授中散大夫,卫尉卿,生子六:说言、审言、讷言、昌言、慎言、真言。长子说言以祖父勋授云麾将军,充歙宣等六州都辖御史,生子三:咸、穆、晋。长子咸袭授绩溪令,生子一:浚。浚生子二:师全、师保。师全在唐会昌二年授东州四面城池副指挥使,国子监祭酒,生子二:道安、道兴。道安迁婺源,为婺源汪氏始祖,从五十六世道安公开始,汪姓在婺源繁衍,此约为唐宣宗年间。
道安公生子三:濆、源、洤。濆生子三:参、中元、中贵。中元居婺源大畈,虽有大志,却遭世乱,隐居不仕,生子四:韶、石、京、敬逢,也有说是三子,石、京系一人。至六十四世,汪氏在婺源繁衍生息了八代,到六十四世琰,迁鄱阳瓦屑坝,其余兄弟仍居婺源大畈。此后汪氏又从瓦屑坝迁往其他各地,六十九世叔祖清二公迁淮管头,清四公迁无为北门,清五公迁南素寺,清六公迁老牛铺,七十世叔祖大三公迁桐城枞阳,七十二世伯祖童一公偕二子苍龙乌龙迁居六百大,念一公迁桐城水围,念二公长子满住迁桐城倒流河,次子觉渊迁桐城觉林寺,念四公迁桐城将军庙,至七十三世道兴公迁桐城西乡云天畈。汪氏正式落户桐城,迁云天畈支即为云天始祖,今天桐城西乡青草镇中楼村为云天始祖最早居住地,距今已六百余年了。
三、云天汪氏的繁衍
七十三氏道兴公生子三:峦一、峦二、峦三。从这三个儿子开始,汪氏“辞贵公子之荣,勤劳稼穑”。这是谱里记载,说得比较隐讳,说白了就是从这一代开始,都成了农民,少有走仕途之路的。其后又分山、河、漕三股,到我这一辈,汪氏在桐西云天已经繁衍了十九代。
所谓“山股”,即峦一公这一支。谱载,峦一公发现三安铺“山势扶舆而磅礴,郁积而浑沦,迥非土薄水泛者可比”,同时“田地肥美,宜稻宜麦”,遂迁此居住。可惜其后人在明末张献忠之乱中遭遇大难,存留者十不过二三,到清朝才慢慢恢复。现主要分布在桐城青草永庆村、郎溪、宁国等地。
所谓“河股”,即峦二公这一支。谱载,峦二公原卜河滨,世称河股。第三代长房常富公迁居姜家塝之阳,明万历年间又迁潜邑。本支人丁不旺,后世稀疏。
所谓“漕股”,即峦三公这一支。谱载,峦三公世居漕坂,由是称为漕股。峦三公之后,两世单传,到第五代方有四子,但次子和三子各迁一地后自为一族,“先世坟茔弃之弗问”,乾隆年间修谱也未参与,其后多次修谱,均查访无踪,此二公后裔彻底失联。漕股人丁兴旺,至今约占三股总人口的七成。
姓氏起源
汪氏最早是源自商代汪芒氏之后。汪芒氏又称汪罔氏,是防风所改,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罔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 还有一支是翁氏分化出来的。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聚集地(迁徙分布)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骐,哀公的时候和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为他死于国事,所以按照成人之礼来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 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躲避祸患,迁至新安,子孙蕃盛,后发展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徒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徽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南河间。唐代以前中原已经有汪氏聚居点。唐初有汪华,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居民。自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汪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此后又有远播海外者。 汪氏是台湾的第七十四个大姓,踪迹遍及全省。人数最多的是台北,其次是嘉南和新竹地区。我国南方各地的汪氏,有一部分来自江西,而他们江西的祖先也是从安徽搬过去的。台湾也不例外,台北县淡水镇和三重市的两个汪氏族谱,便是最好的例子。《台北县淡水镇汪氏族谱》曰:“汪芒之后,望出婺源。”《三重市汪氏族谱》载:“汪氏起家新安,后自歙徙婺源,自婺源徙休宁而后入闽,居泉州之天马山。”台北县有一支汪氏,就是传自歙姓。汪氏自闽、粤迁移来台,是在二百五十年以前的满清康熙提间。当时,一位泉州人汪仰腾,到新竹市内的古贤里开基;到雍正七年,又有一位泉州人汪东文加入,另有一位广东人汪复隆入今苗栗县卓兰乡。
镇雄汪氏家谱字辈大全
本文2023-09-25 23:29: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