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九弟兄一共有几郎
中华萧氏字辈集锦
重庆萧朝华整理
编者语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多为名字中间的字),俗称派。其意蕴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它一直延续到现代。由于各种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对字辈谱变得陌生,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明显。
编者语各种因素造成了寻根问祖的困难,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讯的发达,交通的便利,为寻根问祖提供了更好的支持,通过网络,许许多多宗亲找到了上源。为了更好的寻找上线,寻找祖源地。现公布部分萧氏QQ群,方便联系。
萧氏文化群64116315
环球萧氏群453028070
江西萧氏群160633709
江西寻根群149955154
重庆萧氏群89357263
湖南萧氏群246822197
四川萧氏群385448578
广东萧氏群202268858
客家萧氏群465743772
全球萧氏群292540030
总汇萧一菊世系班谱
萧一菊世系班谱总汇菊公,字子贵,号从之,生于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甲子岁初五日午时,殁于明朝永乐一十九年辛丑岁正月十五日午时(公元1324-1421年),葬湖南武岗州狮园乙山丙向。妣廖氏太君生于元朝泰定三年丙寅岁正月初十日,殁于明朝永乐一十三年乙未岁八月初二日巳时(公元1326-1415年),葬湖南邵阳李子园。传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九子一女十姑顺秀嫁唐桂先为妻。
一、长房诚公,字自朗,号然清,生于元至正二年壬午岁正月初一日,殁于明正统七年八月初二日,享年100岁(公元1342-1442年,墓葬湖广龙转头鳌鱼山)。妣蒋氏,生于元至正四年甲申岁五月初五日,殁于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岁二月初四日,享年七十九岁。传(定、隘、际、陌)侯四子; 妣贺氏,传宗、修、达三子; 妣王氏,传仕(敏、昭、彰)三子。定侯传儒(隆、祥、华、凤),接续班行是:菊-诚-定侯-儒华-廷六-宏左-商绍-开-祚-业-大-振-汉-代-贤-绍-之-天-中-起-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 (湖南洞口县大水乡萧家冲萧坤和供谱)。
二、次房明公,字正圣,生于元至正无年乙酉岁六月初七日,殁于明洪熙元年乙己岁冬月初三日,享年八十岁(公元1345-1425年),墓葬湖广武阳寺坪丁山卯向。妣秦氏,传止基、止石2子。止基后裔多居住湖广邵阳、洞口、白眉三县;止石后裔多居住湖广永州府一带。止基后裔楚德楚万楚瑞入川后分布甚广。止基的接续班行是: -裔-继林-即-桂枝-上舍-禄才-楚(德、万、瑞) :
1 楚德-盈叟-用全-原受-仲杰-兴海-永刚-伙松-茂箕-景安-廷慈-中-石-芳-大兴-捷建-良万-应伦-显乐-昌源-荣梓(荣字辈下又分两支,用《班行诗》接续) (1)天佑开黄道文明启后昆纯喜光久远多孝子孙贤 (2)世启天家定文星正相朝怀才毕邦进,宗泽德成诗 (成都市枣子巷23号萧荣梓等供谱)。
2 2楚万-叟-必-元-仲-正-大-子-孙-传-万-世(世字辈下又分支,用《班行诗》接续) (1)上良学崇先进元化育宏毓宇国…… (2)上良学崇先进光前永裕仲坤文章才,世启维新书香,显朝廷 (四川珙县麻柳乡余家村萧育清、四川高县城高村萧育民等供谱)。
3 3楚瑞-荣叟-升(以下用《班行诗》接续) (1)朝廷钦鸣大时逢泰和春万方同日月永久镇乾坤 (2)继续全忠孝诗书克尔昌文章能显贵礼义振家邦 (四川高县羊田寸萧同勋、四川安县连天乡街村萧同杰供谱)。
三、三房正公,字元仲,生于元至正七年丁亥岁三月初八日,殁于明建文四年壬午岁六月二十八日,享年六十五岁(公元1347-1402年),墓葬湖广武岗州庙堂头盈山毛坪。妣唐氏,传寿、树、祥、申4子。正公接续是: 1天仁再原景永廷才世时俊士启文明忠厚荣昌兴-启永登程百世昌侯崇明富魏禄咸阳强源于化万国太平 2世大宗祖永承枝基-(下分健、国、吉三支):
(1)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
(2)国清民大正忠臣应子孙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
(3)吉安传方元宗发祥福禄寿喜百代荣昌。
3文尔朝泽应永富元代正国良定安邦万世德和平本宗支世系如下: 菊公-正-添寿-仕-再-原-景贤-永玑-廷巡-才文-世程-时仁-俊耀-士儒-启璜-文现-尔忠-朝荣-泽顺-应元-永智-铭富-源兴-代发-正荣-国新- (四川高县胜天乡萧正荣(字志高)等七人供谱)
四、四房执(治)公,生于元至正十年庚寅岁四月十五日,殁于明正统二年丁巳岁十月初七日,享年八十六岁(公元1351-1437年) 妣吴氏,传左、右、全三子。后裔多居住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接续班行是:
1 志善-用彬-惟--阳-玄镒-端-九经-翊-永言-为栋-光廷-韶-钦和-似蔡-玉声-应麟-广-(以下用《班行诗》接续) 国文元正天星顺官清民自保安邦世代忠贤永长久家祚善培德隆昌
2 2千三-祯宝-彦俊-法麟-应钟-继荣-文相(以下用《班行诗》接续) 来良奕英声志大德光明善学从心正世泽永长荣安国全忠信治家重守仁圣贤恭敬受立本乐天伦 (四川屏山县锦屏集翠村老雅山萧天汉、萧志良供谱) 。
五、五房汉公,字汉朝,号鹏生于元至正一十四年甲午岁五月二十日,殁于明正统元年丙辰岁冬月初三日,享年八十二岁(公元1354-1436年)。妣郑氏,传少汉一郎、二郎2子; 妣江氏,传少汉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5子;妣尹氏,传少汉八郎、九郎、十郎3子。少汉一郎配妻朱文香,后裔住湖广麻城、江西吉安泰和一带; 少汉二郎配妻周林娘,后裔多住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宝庆府新花县;少汉三郎配妻袁香珍,后裔多住湖广柳州府永兴县、武岗州兰松洞口一带;少汉四郎配妻少汉五郎配妻孙氏、乐氏,后裔多住湖广宝庆府以及邵阳、靖州、麻城等地; 少汉六郎配妻青氏松娘,后裔多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少汉七郎配妻王秀贞,后裔多住湖广邵阳、元州、芷江一带; 少汉八郎配妻李秀珠,后裔多住江西吉安、湖南长江、湘乡等地; 少汉九郎配妻杨田香,后裔多住湖广衡县、来阳县、常县等地; 少汉十郎配妻郑巧珍,后裔多住湖广永州府祁阳县、东安县一带。 (汉公分支甚多,目前只就收集到的宗支派系记述于后。)。
1 少汉一郎世系:
2 (1)菊-汉-少汉一郎-必政-志海-应魁-大员-绅达-仁德-朝望-廷亦-兴春-似龙-希武-汉忠-荣蓖-昌福-万科-代安-富盈-国先-(以下用《班行诗》接续):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
3 (2)菊-汉-少汉一郎-仲贤-明云-桂元-宗华-析漠-用铨-永秀-昌光-再先-盛茎(灵九)-德明-光海-祖耀-……
4 2少汉二郎世系 3少汉三郎世系:
(1)菊-汉-少汉三郎-梦斗-宗荣-永信-远道-思父-必显-祖植-仁俊-才秤-廷宣-文达-大秤-孝长-义昔-国左-正宏-泰荣-运昌-开溶(以下用《班行诗》接续):承先隆继述范锡叙彝伦笃厚廷佳庆科名象鼎新
(2)菊-汉-少汉三郎-(以下用《班行诗》接续):梦宗永远 思必祖才廷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合需硕辅佐理待臣工建立彰鸿业休嘉仰坚谟本支昭秩序寿禄自来同 (萧慈本供谱)
(3)菊-汉-少汉三郎-(以下用《班行诗》接续): 启仁承宗用克福永世隆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树立彰勲业休嘉仰圣风富贵荣华显寿禄自来同本支昭次序连科级第重
4少汉四郎世系:菊-汉-少汉四郎-仕-忠(以下用《班行诗》接续):添文志永朝廷正显应嘉可仁万代隆昌千年远盛殷宗裔孙齐梁祚胤可栋有宏文相泽应国正天星顺官清民自安世代永长久合族得荣宽
5少汉五郎世系:
(1)菊-汉-少汉五郎-(以下用《班行诗》接续):智宗嘉寅可应之凤国登世美正大光明鸿业齐家启文蔚武望隆东亚绍宗德泽源远流遐永昌万代富贵荣华
(2)菊-汉-少汉五郎-(以下用《班行诗》接续):福子文恭慧 传廷汉万应九其十一世良士必成升祖德源高厚宗嗣继永昌诗书为国泰忠孝振家邦
(3)菊-汉-少汉五郎-(以下用《班行诗》接续):相传芳远功高启俊贤振家为学业巡助以承先启文应 怀良山如登世泽本源大廷显国定成 (1907 年续后) 嗣祖锡长厚培宗志永增孝友光先德全家万代兴 (1986年续后) 柳桂发人才声威振乾坤福禄添寿喜繁荣必昌盛该宗支入川先祖萧启高,祖籍北京顺天府宛平县庙基嘴,系进士出任入川,后随其入川的还有启龙、启德、启国、启明、启敖、启友、启旺、启荣等八人。启高御任后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定居蜀南庆符县二甲安定乡杨柳村。启高在川发脉有三:文魁、文甲、文星,后附有该脉各分支世系图。 (四川高县复兴乡新田村清杠湾萧泽清(字卓泉)供谱)
6少汉六郎世系 7少汉7郎世系 8少汉8郎世系 9少汉9郎世系 10少汉10郎世系六房世(室)公,生于元至正一十六年丙申岁正月初十日,殁于明天顺四年庚辰岁冬月十七日,享年一百零四岁,墓葬湖广京山宋店坪(公元1356-1460年)。妣左氏传榜1子; 妣王氏传朝、晖2子。接续班行是:
1……(阙疑不书)-万九凤南春知高两柱名世泽发华英光玉登正肃金应进银新文德佩双剑武元达后生
2隆勋-继贵-承世-兰陵-达元-源-峰-江-运-震-圜 智上良学崇先进光前仁万世兴敬忠孝爱国明启文武家道新显耀祖续乾中良学崇先进光前仁万世兴下良学崇先进光前永万代兴
七、七房江公,字荣兴,号崇美,生于元至正十七年丁酉岁腊月二十二日,殁于明正统十年乙丑岁冬月初五日,享年八十七岁,墓葬湖广邵阳县并塘坳(公元1357-1445年)。妣唐氏,生于元至正一十九年乙亥岁七月初二日,殁于明正统九年甲子岁八月十四日,墓葬湖广邵阳县隆金滩禾木山黄竹园虎尾,享年八十五岁(公元1359-1444年),传2子(长房、次房); 妣廖氏,生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岁,殁于明正统九年甲子岁冬月十九日,享年七十八岁,墓葬黄竹园虎尾(公元1366-1444年)。传5子(三房至七房)。长房后裔多住江西抚州,后迁江南;次房后裔多住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一带;三房后裔多住湖广岳州府宁乡县一带;四房后裔多住湖广汉阳府黄坂县一带;五房后裔多住湖广武昌府一带;六房后裔多住湖广湘潭县、星沙县、邵阳县一带;七房后裔多住湖广新花县、广西全州一带。接续班行是:
1 兴宗文思旺大朝应国良仕上德源先怀忠世自祥定名传尔嗣光烈永为章该分支世系:菊公-江-天富-兴祖-宗荣文聪-思毫-廷旺-大坤-朝凤-应祥-国岂-良仁-仕祯-上民-德勋-源典-爱先-怀熙-忠善-世永-自联- (四川富顺县黄角村萧忠善(字尔诚)供谱)
2天源必仕永文昌荣华富贵最忠良家仕维才兴大业承宗绍祖立纲常该支世系:菊公-江-天福-原智-必文-仕赞-永宿-文端-昌榆-荣试-华日-富全-最达-忠彬(入川先祖)-良奇-家桂-世江-惟乡-才知-兴国-大平-业霜- (萧大平(萧平)供谱)
八、八房山公,生于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岁五月二十八日,殁于明景泰四年癸酉岁八月初九日,享年七十八岁(公元1363-1441年),墓葬湖广武岗州妣王氏,传添元、添宗、添盛、添华4子,后裔多住湖广武岗、新华、邵阳、新宁和广西全州一带。接续班行是:一山英文元必景永曰福泰兴凤朝廷仁义礼智信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佐理待臣工子孙高登科锡至万代兴世系:……礼华┬智信-信兴-健云-顺义-乾平- └智明-信壁- (四川江安县龙门乡新庙村萧智明(字桂清)、二龙乡天堂村萧健江供谱)
九、九房统公,字子淳,生于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岁四月初八日,殁于明天顺八年甲申岁冬月初十日,享年九十八岁,墓葬湖广霍山岭响洪洼乾山丙向(公元1366-1464年)。妣杨氏,生于明洪武元年戊申岁十月十七日,殁于明正统十三年戊辰岁八月初二日,享年八十岁,同墓葬(公元1368-1448年)。传淯文、沩文、洮文、洁文、沅文5子; 妣易氏,生于明洪武六年癸丑岁三月十二日,殁于明正统元年丙辰岁冬月初七日,享年六十三岁,同墓葬(公元1373-1436年)传文碱(良)、文敖(贤)、文岱(政)3子)。
九公后裔世系:
1菊-统(九房)-沩文(次房)-承汉-受贵-盛世-恒明-仰梁-岑-律-祯-环(三房)-子轩(次房)-莹明-良学崇先进光前永代兴文轩才士义朝政德发清、芳名登龙远忠志佐国伦殷宗续衍仁宏汉振家声本支脉祖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萧家坳,入川先祖萧学成于清乾隆七年出仕(二甲从七品)入川华阳,卸职后移居遂邑中程里四甲尧家沟文星桥,他于清乾隆三十年三月十六日撰成《遂邑文星桥萧氏族谱》系统、完整、真实地记述了我萧姓脉源、世系和子孙繁衍发展情况,为后世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此谱为编撰这本《全宗族谱》提供了极其重要而诚实的寻源线索和编辑指南,兹将本支脉世系附录于后。 (四川遂宁市中区尧家沟萧永年(字仲青)供谱)
2……邦汝世元盛必昌辉祖先轮才应正大启后玉文廉 (四川遂宁市城区萧祖强供谱祖籍江西吉安)
3菊公-统(缺20世) ……旭华-文山-步青-正国┬德辉-万禄-永银-联湖- └德春-万钧-永联-宗梁-世昌-代华 (四川长宁县硐底乡街村萧联湖、高县麻柳乡跳登村萧宗良供谱)
4(1)世系:菊公-统-孟良-明白-必众-仲兹-权-纲-鹗-绍芳-仕选-逢取-学圣-有弟-仁安-世达-代宗-荣阳-乘壁-维濂-鼎先-泽因-永铸…… 班行:一绍尚红正有仁世代荣昌维先泽永蔚启振英声肇茂天章秉初基服守诚和宗安致庆隆善本源清 (四川江安县城区萧永铸供谱)
(2)世系:菊公-统-孟良-清白-友贵-必显-天-文赞-宗昭-祖苗-万轮-朝安-廷兰-仁寿-明扬-永盛-锡义-祚-应显-时柏-纯举-尔崇-熙高-衍汉-世平- 班行:(君)子发必天文宗祖万朝廷仁明永锡祚应时纯尔熙衍世鸿昌健顺乾坤体慈祥化育洪调和需硕辅左理待臣工 (四川资阳县中和镇纸厂萧世平、长青村萧世轩供谱,祖籍湖广麻城,先祖萧永盛于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
重庆市:
迁移开县各支系字辈(派序)
开县萧氏联谊会将现巳收集到县内的字辈公布如下,相互联系了解。
1、从湖北嘉鱼县1698年迁入开县义河,来时祖先是萧仲玉、萧鼎玉。兄弟两人,(派序)老字辈;正启文安希、应大振家邦。迁入开县后的新字辈;玉起逢国泽、天开德懋长。登朝宏继述、本立枝代芳。(萧朝虎提供)电话:18680942336
2、从湖南长沙迁入开县河堰字辈(派序)老字辈;庆应言德人臣汝鸣羽宗木世玉绍立光楚恩延先泽宏业广孝友维式景运昌明清源正本大启家声。(萧荣现提供)电话:13594850929
3、从江西吉安府万安县雍正元年公元1721年迁入重庆开县河堰,来时祖先是萧立元、立熙、立洪兄弟三人。(派序)老字辈;淑伯文永敏、子居维日祥、继承先代立、启迪嗣荣昌、繁衍昭宗祚、声明玉显扬、传家贻美善、万世远增光。(萧宗全提供)电话:13638273941
4、从湖北孝感上重庆开县钟家沟;派序)字辈;辉光应圣廷、正学治长明、信文登红自、吉来报国荣。(萧学华提供)
5、铁桥二梯岩(派序)字辈;吉德成人庆有连、光前玉厚肓圣贤、增强瑞宝为忠孝、知理向仁意代传。(萧光成提供)
6、从湖南大约1749年左右迁入开县白桥,来时祖先是萧美洧或其父萧韶宁,字辈:时景韶美德、谦节渐中孚、家仁咸既济、乾坤晋泰临…(萧建聪提供)
7、迁始祖尔希康熙三十六从湖南永州祁阳县永安乡长乡岭老山弯入川,字辈:大、子、孙、存、正。后编成五言四句共四十派:明良时达启、学士应宏兴、光显其宗祖、克昌定庆成、清朝知德化、云汉景为春、今发齐梁代、怀芳本道心。现居三汇口乡、渠口乡,联系人:萧达平电活13635348878-(同支现住在四川新邑县,唐昌里柏林沟沙河场 )萧永辉(QQ1036837250)
8、祖籍是湖北省荆州市松兹县,从湖口彭家业双堰土谢家司楼哑巴堂,先祖先迁到巫山县后有迁开县白泉,字辈:正大光明远、恩泽四海长、茂盛松柏久、鹏程万里翔。(萧四平提供)联系电话:13635354532。
9、祖籍是湖北省荆州市松兹县,石绿都尧弯付家庄财宝地名,迁始祖萧永富大约1780年迁入开县,字辈:孝义为先,后面五字成语:尚弘起永昌、元本大光祥、仁文辉应远、祖德流至长。萧祥忠提供,电活18883688039
10、祖籍是湖南省安化县桃园村沃草田,字辈:积善广行仁、福禄寿有应、处仲毕良丹绍显、祖荣宗茂世其昌。
11, 文宇,于康熙三十七年戊寅岁(公元1698年)携妻李氏及子儒贵、儒汉、儒坤、儒玉、儒伦,同胞兄文富、堂兄文华弃广西入川,先居绥定府新宁(开江县)恐龙坝。两年后文富、文华迁居荣昌县大田冲,文宇迁居开县萧家湾(原为丁家沟)。(派序)字辈;天道应仕兴,必德胜大文,儒明宗开正,存良世代荣,吉安传芳远,清启有桂全,光祖承家国,行人永照先,萧斌(代安)代仁, 提供联系电话:13541111069。
12、我们是开县白泉乡的什么时迁入不知道,字辈:术怀明月照,荣耀承光华,忠诚道德美,永红富贵家。萧明中提供,联系电话13452625865
13、我们是开县铁桥镇欣, 什么时迁入不知道,字辈:忠道永铭丹,世传家久长,子能登金榜,正大光明祥,仁义礼智信,美名万代扬。萧光敏提供,联系电话13436255866。
14、迁始祖萧祥吉从湖广黄州府麻城县迁入开县,字辈:祥文成廷,永正升荣,盛开启家,发泰美清,长明天顺,安国古兴,定邦志立,朝主万生,光辉福瑞,吉多寿庆,良臣世大,忠德原登,高华先满,松柏久青,利绪圣君。萧盛春提供。联系电话:13996520183
15迁始祖萧礼龙,从湖南少阳县黄思堂人,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迁入四川开县江里九甲,西里坝广佛寺欧家冲落业,字辈:武陵安邦、斯贤从应、惟善必昌、能友思道、文德经礼、义体纲常、联芳永庆、寿福咸宜。提供人萧福明电话1389625372。
江西省:
源流,一世虎溪居莘公
各位宗亲们好:请各位宗亲留意一下那里有出自我支(江西泰和万合懋德坊三村)的后裔,细看源流,一世虎溪居莘公,九世浐溪元鼎公,十六世浐溪富可公,木山塘茂可公,石桥行可公,十七世以后统一字派为:以尚彦鼎本,时宏应隆文,一维邦国佐,寅亮赞成功,大德昌泰景等八十世,望各位宗亲转发,如有消息请告之,谢谢!!虎溪34世萧赞斌电话微信13316580356
族谱,族人之公共事、家族之历史也。
余虽知之不广,识之不博,但经史典籍,仿佛略记一二。纵观诸谱,矛盾尚多:讹脱遗漏,莫衷一是。先以年代论之:从黄帝至叔大心食邑,史记有记录者四十五代,以有记载年份起,源自公元前1620年天乙(汤殷)至宋捷公(公元前691年)历二十九世,平均三十二年一代(因其传位有兄弟相递之故,所以也算合理)。自叔大心至萧何为相,历时不足五百年,相隔代数各有歧说:十六代者有之[30年一代],二十一代说有之[23年一代],似乎都合理,但何以为臬圭?自何至望之,时隔一百五十有一年,代间为二十五年也,然自望之至齐高帝道成历时五百三十三年,代间时隔三十三年,尔后三十八年和三十七年之时间间隔,此皆史书记载,毋庸置疑。据此则难定论,然而在各地宗支谱中,似以二十一世说偏多,孰对孰误,似无凭据。顺流而下,到马王之乱时即公元947年(非930年),应约六十代矣。但纵观诸谱,多有不同。台湾“萧氏族谱”网页上“萧氏源流”中,以其“奋公”为69世,[于‘书山昭穆’中]是公元1480年生人,而萧詧[错写为登](519---562)则是50世,二者仅隔十九世,然年轮之距却有九百余年,其疏漏至少十五世之多。此是一; 有的族谱误将皓仰换位、把皇帝祖父[顺之和道赐]颠倒、唐时名人置于宋后,以至人伦辈份与史不符。此为其二。有的掉代,有的错宗,凡此种种,各地族谱均无定规。这些问题,非有识之士不可与语,然吾萧氏,堂堂世家,皇皇两朝,绵绵十相,代代闻名,于史有据,于谱有乘,出此错谬,余亦惭愧。故尔期望同仁能达成共识,在此盛世,同修族谱。郫讹弥舛。
倘从另一角度言之:昔日“或翱翔仕途而不克修;或励志功名而不暇修;或有志无力如稽阮之谋生而不及修;或有才无年等屈贾之薄命而不能修”之诸因籍口至无统谱,今则荡然无存矣。此时不修,又俟何时?我等不为,谁来为之?慎终追远,见贤思齐,正本清源,昭穆有序,此乃大纲要领也。族谱虽为后人思念前辈之物,但更关键则是为后代服务。自应与时俱进;同步发展,岂能墨守陈规,一如既往?昔日科技空白,雕版梓工,族谱来之不易,自当束之高阁,以尽爱惜之责,备俟后世查而知之;如今电脑兴起,后代皆会,修谱应成共识,且宜尽善尽美,进而上网联之,便寻易检有利同氏是也。
据本氏族谱(此为今湖北省监利县等地支系所存族谱)记载:
萧氏得姓始祖名叔字太心,为微子十三世孙。
微子,帝乙长子,纣王之兄,名启。周成王时,微子代续殷,受封于河南商邱,国号宋,即清之河南归德府商邱县。因其传至十余世,先后产生了孔、戴、皇甫、华、萧等姓氏,故为河南宗派之祖,我族尊之为发姓祖。
自微子下传,至太心公以前,萧氏祖先皆有名无姓。太心公为“微子十三世孙,光公之子,生周平王时。庄王三十五年,宋大夫南宫万弑君闵公而立公子游。公仗义率宋室载武宣穆庄五公之子孙,以师伐之,杀其党南宫牛及子游等,而立公子御说是为桓公。又将猛获南宫万等醢之,以平乱有功,遂封食采萧邑,今徐州萧县是也,为宋附庸。惠王七年,公朝于周,加封萧邑为萧国,因封赐姓,是为萧姓得姓始祖,地属古之沛郡,故为沛郡宗派。”
派行引 :始祖仗大义 率师平乱臣
贤君赖翼佐 宋室藉安宁
太心公为二子取名为祖殷、祖宋,正显萧氏出处。而二孙名史、传,则示开创家乘。始祖妣燕氏,为燕桓侯之女,封一品夫人。
第二世祖殷公妣为秦德公之女,自此与秦氏世代交好。第三世史公妣为秦穆公之女,第四世简公妣为秦穆公孙女康公之女,第五世尚义妣为秦共公之女,第六世馥公妣为秦桓公之女。
尚义公,“字善长,生周襄王时,立为世子,父薨嗣位,食采萧国。好客,礼贤下士,爱民。周定王十年甲子冬十二月,楚子恶其强盛,举兵侵萧,宋华椒以蔡人救之。公囚熊相宜寮及公子丙,楚子曰‘勿杀,吾即退’,公杀之,楚子怒,遂围萧,萧溃,势渐衰弱。”
至二十世,谱中所载惟有三人:旃、旌、显。
引申:
曾在一本记叙百家姓氏起源的书中看到,萧氏起源于梁武帝萧衍,而后来又知有文记载衍公乃萧何二十五世孙。其实,关于姓氏起源的资料,最真实最全面莫过于各家家谱。据谱推本溯源,衍公确是何公二十五世孙。可能是现存的萧氏本家几乎全为衍公之后吧!因为古代除了皇帝,人类繁衍并不昌盛,始祖创萧氏,传至十世也只有四人。从何公到衍公世系分支也并不浩繁,且何公之后萧氏逐步衰退,直至其二十四世孙道成公成为皇帝,道成公一族才显赫起来。后来道成公侄子嗣位后,又对道成公子孙及旁系血亲大肆杀戮,直至衍公之兄。
其它说法: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元和姓綦》也持此说。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后世萧姓大多认可此一说法。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4、外姓改入。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一、姓氏源流
萧(Xiāo)姓源出有四:
1、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领伯益之后作士于萧,便以萧为姓,其后代延袭姓萧。起源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据史籍记载,伯益是个很能干的人,舜时曾负责掌火,“烈山泽而焚之”,使禽兽逃匿,开辟了许多农田;又跟随禹跋山涉水疏通河道,救万民于水火。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并以国为氏。萧孟亏是萧姓第一人。
2、出自子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为周代宋国微子启的后裔。《通志·氏族略》:“萧氏,古之萧国也,其地即徐州萧县,后为宋所并,微子之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附庸,宣十二年楚灭之,子孙因以为氏。”《元和姓綦》也持此说。由于宋微子是殷商后裔,而萧国是由微子之孙大心所建,故萧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圣君商汤。后世萧姓大多认可此一说法。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被赐姓,得姓萧。据《续通志·氏族略》、《姓氏词典》、《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所载,汉朝时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被赐姓萧,两晋南北朝时契丹巴哩、伊苏济勒、部噜三氏改姓萧。据《辽史·列传·后妃》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辽后族以兰陵为郡望,并自称其先祖是兰陵人,把自己附会为西汉宰相萧何的后裔。据《续资治通鉴》记载,有辽一朝“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可见契丹各族中萧姓群体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4、外姓改入。据台北萧氏宗亲会印行的《兰陵世家·萧、钟、叶三姓本是一家》记载,宋朝有一将军名钟达,为奸臣所害,抄斩九族,他有七个儿子,其中三个死里逃生,为避害而分别改姓萧、叶。但此说多有破绽,存疑。此外,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创教人姓萧,一些非萧姓嗣教者被改为萧姓。
得姓始祖:大心。萧姓原出于子姓,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名将名叫南宫长万,在攻打鲁国时战败被俘,被囚于后宫,几个月后才回到宋国,宋闵公为此曾多次取笑他,长万因被触痛处而恼羞成怒,一次乘酒兴杀死了闵公,并从此公开叛乱,另立公子游为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后来宋国微子之后大心率王族弟子及随从组建的军队,诛杀了南宫长万,平息了这次叛乱,扶闵公之弟御说继位,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因大心平叛有功,就把大心封于萧地,以为附庸,建立了萧国,称大心为萧君,人称萧叔大心。公元前五九七年萧被楚所灭,其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萧姓。大心也就被后人尊为萧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萧姓最早发源于今山东省。先秦时期,萧姓族人由于国家被灭而散居各地,家族势小力微。到了秦汉时期,社会动荡,迫使萧姓外迁,进入第一个发展迁徙时期。萧姓经长期迁居,已从原聚居地向四周大量繁衍,且名人辈出,汉相萧何便是其典型代表,他早年辅佐刘邦起义,在攻占咸阳后,注意收集秦的律令图书,郡县户口、社会情况等大量资料,为西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并助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他的子孙也分别入仕于两汉,均为高官,为汉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家族兴旺,几个较大的郡望即在此期形成。三国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加上两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士族南迁,萧姓族人也随之而徙,播迁于南方诸省,使家族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南北朝时期,萧姓显贵于天下,建立了齐、梁两朝、繁衍昌盛、人才辈出,使萧姓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唐宋年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萧姓族人一方面文人墨客遍布于天下,另一方面由于新成分的涌现,即居住在中国北方及东北的契丹族萧氏劲族的加入,从而成为一个显贵、庞大的家族。在此期间萧姓也有迁入福建、广东定居者,至此,在唐宋以前,萧姓已广布于我国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北京、福建、广东等地区。元明清时期,萧姓徙居于南方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名人不断使萧姓成为名门,自清康熙末年,萧姓族人开始了多次入迁台湾,有的还远播海外,使萧姓真正遍布于我国南北方各地。今日萧姓在我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东、广东等省多此姓,六省萧姓约占全国汉族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三、历史名人
萧 何:沛县(今属江苏省)人,汉朝政治家,秦末随刘邦起义,他知人善任,在楚汉相争中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到重要作用,后因功被封为酂侯。
萧 统:南兰陵人,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梁武帝之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善词赋,辑《文选》三十卷,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
萧 衍:南朝南兰陵人,南朝齐时著名大将,后因朝廷腐败内乱,萧衍于五零二年代齐称帝,建立梁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萧 琛:南朝梁南兰陵人,少明悟,有才辨,不事产业,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著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萧 禹:唐朝开国宰相。
萧 照:宋代山水画家。
萧 三:湖南省湘乡人,国际著名诗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早年与 、蔡和森创建“新民学会”,参加“五四”运动,为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著有《和平之歌》、《伏枥集》译本、《新木马计》、《前线》等。
萧 克:湖南嘉禾人,1926年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有“儒将”之称。
萧望之:汉朝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人,从师后巷学诗,又从师夏侯胜学《礼》及《论语》,官至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等职。
萧思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南朝宋尚书左仆射,好书史,有令誉,后拜郢州刺史,因有才被武帝以国器许之,他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
萧道成:南朝南兰陵人,仕宋为中领军,后乘朝廷内乱,壮大势力,拥立顺帝刘准,自为太傅领扬州牧,升为相国,被封齐公,后废宋称帝,建立齐王朝,史称齐高帝。
萧子显:萧道成之孙,长于文学,编纪传体《齐书》60卷,今称《南齐书》。
萧颖士:兰陵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
萧良有:明代汉阳(今湖北省武汉)人,生而聪颖异常,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著有《玉堂遗稿》流传。
萧云从:清代山水画家。
萧朝贵:广西省武宣东乡人,太平天国著名***之一,在战争中屡立战功,被封为西王,后在与清军作战中阵亡。
萧楚女:原名萧秋,湖北省汉阳人,中国 早期青年运动***之一,曾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后在反革命屠杀中被害。
肖劲光:湖南省长沙人,1920年参加革命,建国后长期担任海军司令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兰陵郡:萧氏望出兰陵。历史上有两个兰陵。“北兰陵”,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一带,西晋元康元年(291年)置郡,汉、晋数百年间,西汉丞相萧何的后裔多聚居于此。隋时废此郡。“南兰陵”,在今江苏省武进县一带,东晋初年置郡,为东晋时萧姓南迁后主要聚居地。
广陵郡:治今江苏省扬州。
河南郡:治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2、堂号 定汉堂:汉代陪人萧何,从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到建立汉朝即皇帝位,始终帮助汉高祖,功居第一,位列丞相,汉朝一切律令典制,都是萧何定的。“定汉堂”,是夸耀萧何追随刘邦有功,汉朝一切律例典制均为他制定。 此外,萧姓的主要堂号有:“定汉堂”、“制律堂”、“师俭堂”、“友爱堂”、“八叶堂”、“兰陵堂”、“河南堂”、“同文堂”等,前两个堂号亦均与萧何有关。
============================================================
萧姓宗祠通用对联
〖萧姓宗祠四言通用联〗收图兴汉;辅政匡君。——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沛县人,曾为沛县吏,刘邦任亭长时,他曾当过助手,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入咸阳后,他收取秦 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其他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推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汉初,制定律令制度,协助高祖消灭了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作有《九章律》。下联典指西汉大臣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迁居杜陵。宣帝时,历官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甘露年间,主持石渠阁会议,评议儒生对《五经》的意见。宣帝晚年,受遗诏辅政。元帝即位后,因当过师傅而受到尊重,对时政多有匡正。后遭宦官弘恭、石显等人排挤,被迫自杀。相传八叶;文著六朝。——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初年大臣萧瑀,字时文,祖籍南兰陵,南朝梁宗室后裔,隋炀帝皇后萧后的弟弟。在隋任内史侍郎、河池郡守,李渊定京城,他降唐,武德初年任内史令,深受高祖信赖。太宗时,官尚书左仆射(宰相),封宋国公。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太宗曾赐他诗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后,他家中八代任宰相:侄孙萧嵩,玄宗时宰相;萧嵩的儿子萧华,肃宗时宰相;孙子萧复,德宗时宰相;萧华的孙子萧俛,穆宗时宰相;萧仿,懿宗时宰相;萧复的孙子萧寊,懿宗时宰相;曾孙萧遘,僖宗时宰相;萧仿的孙子萧顷,后梁时宰相。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人,梁武帝的长子,天监初年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就死了,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教,能文章,曾招揽文学之士,编集《文选》三十卷,世称《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及部分诗书(不选经、子)共三十八类、七百余篇,已初步注意了文学与其他著作的区分。是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三瑞御史;八叶相公。——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萧定基为御史,仁宗尝称彭齐文章,杨伾清操、定基政事为“三瑞”。下联典指唐·萧瑀之后,凡八世宰相。凤萧引侣;虎穴卫亲。——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萧史娶秦穆公女弄玉为妻,教弄玉吹箫,能作凤鸣,后携弄玉成仙而去。下联典指清·萧启奉母避乱,堕虎穴中,启以身蔽母。兰陵世泽;文选家声。——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梁萧统,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人,撰《文选》三十卷。选文心瘁;制律功高。——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梁萧统事典。下联典指汉萧何为刘邦定律令制度,作有《九章律》。
-----------------------------------------------------------------
〖萧姓宗祠五言通用联〗聚书三万卷;为政十二州。——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下联典指南朝宋尚书左仆射萧思话,南兰陵人。好书史,有令誉。武帝一见,便以国器许之。元嘉中为青州刺史。孝武时征为尚书左仆射。后拜郢州刺史。先后历十二州,爱才好士,人咸归之。卒谥穆。朝贵八千岁;以占第一名。——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太平天国***之一的萧朝贵,清代广西武宣人。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封西王八千岁。在攻略长沙时,中炮阵亡。下联典指明代修撰萧良有,字以占,汉阳人。生而颖异,以神童名。万历中会试第一。领国子祭酒。凡关国家大事,靡不咨询。有《玉堂遗稿》。指汉星旗转;分霄日羽明。——萧楚材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高宗时太常博士萧楚材《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诗句联。入谷烟雨润;登崖云日明。——萧颖士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萧颖士《游马耳山》诗句联。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年十九举开元进士,对策第之。曾仕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高才博学,致力于古文,时有佣人事颖士十年,或劝其去,答曰:“非不能去,爱其才耳!”汉代宗臣裔;梁朝帝子家。——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萧氏宗祠联。春随莺燕至;歌引凤凰来。——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萧史。传说为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列仙传》)
-----------------------------------------------------------------
〖萧姓宗祠六言通用联〗高帝以廉治国;名臣惟俭传家。——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齐建立者萧道成(427-482),以清俭自奉,卒谥高帝。下联典指汉初大臣萧何,晚年不置坦屋,尝曰:“后世贤师,师吾俭。”
-----------------------------------------------------------------
〖萧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制律功高能固汉;选文心瘁继传经。——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西汉大臣萧何(?-193)。萧何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主吏掾。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佐刘邦起义。刘邦率起义军入咸阳,诸将皆忙于分取府库财物,他收取秦王朝的文献档案,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及当时社会状况。项羽背约,将刘邦封于偏远之巴、蜀、汉中,楚、汉矛盾汽激化。他说服刘邦暂作战略退却,以保存汉军实力。楚汉战争中,他荐韩信为大将,自以丞相分留守关中,输送士卒、粮饷。汉朝建立,封酇侯,协助刘邦、吕后消灭韩信、陈豨、英布等叛乱;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又参照《秦律》,制定《汉律》九齐,已佚。下联典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501-531)。萧统,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西北)人。梁武帝之子。天监元年(502年)立为皇太子。少时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考与朝政。善诗赋,曾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研讨儒事文学,兼探佛理。辑《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不准则,选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种文体的代表作编辑而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三代以还谁翰墨;六经而后此传书。——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指南朝梁文学家萧统事典。
-----------------------------------------------------------------
〖萧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昴宿腾辉,应延赞侯祥瑞;忠心报赤,特呼宗老芳名。——佚名撰萧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萧何。下联典指梁代江夏太守萧琛,字彦瑜,少明悟,有才辨。频莅大郡,不事产业,特进金紫光禄大夫。有《汉书文府》;《齐梁拾遗》文集。 钓游怀旧迹,将老屋托为支祠,堂堂皇皇,历卅八年始臻美备,恰好魂招南岳、神寝西安,灵爽共归来,故土莫辞千里路; 品学得优名,与仲氏香分贡柱,绳绳继继,至十七世愈觉繁昌,总因风不常凋、霜难殒叶,本根最深厚,浓荫永庇六房人。——萧杏南撰萧姓宗祠通用联(46+46=92字) 此联为湖北省英山县红花嘴萧氏宗祠上殿联。
============================================================
附录一:萧姓与肖姓的辩证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如《深圳姓氏谈》载:“肖姓亦即萧姓,萧俗作肖。源出于子姓。春秋时,宋国勇将南宫长万攻打鲁国被俘,几个月后放回宋国。公元前682年秋,与宋闵公于后宫博戏。闵公无意嘲笑了长万曾当俘虏,长万顿时恼羞成怒,打死了宋闵公,又杀了几个大臣,立公子游为国君。宋国群公子纷纷逃往萧邑(今安徽萧县)。萧邑大夫大心组织军队,杀逐南宫长万及同党,平息了内乱。宋间公的弟弟桓公即位后,把大心封在萧为附庸国,称为萧叔,其后人就是萧氏即肖氏。南宋末年,一些肖姓居民从福建迁至深圳地区,现聚居在坪地镇,是该镇人口最多的姓氏,大多居住于西湖塘、岳塘岗、香屋一带。”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 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 Xiào 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读音也变成了去声的 Xiào。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所以“‘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不可取。“‘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己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己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己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今、明年全国换发第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附录二:萧姓典故、趣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典出: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典故:这个典故出自西汉时期的一段历史,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萧何确有其人,乃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败也萧何(韩信被杀是萧何出的计谋)”的说法。
寓喻:后人遂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比喻事情的成败、好坏都由一个人或一件事情造成。
萧氏九弟兄一共有几郎
本文2023-09-25 18:45:1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