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蒙氏族谱和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7收藏

求蒙氏族谱和字辈,第1张

蒙姓 一、姓氏源流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3、为他姓所改:

① 有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② 元朝时有复姓蒙古氏,后来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

③ 南诏国姓蒙,居于蒙舍州,其后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今甘肃省定西一带)。

蒙姓始祖:蒙双。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传记》是所说,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秦时有将军蒙骜。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固原县。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是历史上蒙姓的一个发展。

三、历史名人

蒙 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 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 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2、堂号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

蒙姓宗祠通用对联

〖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安定;

姓启蒙山。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蒙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功高秦国;

威震匈奴。

——李文郑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人蒙骜,入秦国,秦昭王时为上卿。后为将领,多次攻伐韩、赵、魏各国,立有大功。下联典指蒙骜的孙子蒙恬,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曾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套一带地区,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犯。传说又曾改良过毛笔。

隆基西渭;

肇祀东蒙。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蒙毅事典。下联典指战国齐·蒙鳌事典。

-----------------------------------------------------------------

〖蒙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典五官治楚;

筑长城防胡。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楚觳楚大夫典五官有则,楚国大治。下联典指秦·蒙恬筑长城,胡马不敢南下。

-----------------------------------------------------------------

〖蒙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金代赫赫元帅;

秦时炳炳将军。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咸平府猛安人。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其祖先为齐国人。秦统一六国之后,奉令率兵三十万大败匈奴贵族,收河南地,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他是毛笔的发明者。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这种笔,又名“苍毫”。

-----------------------------------------------------------------

〖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作苍毫光万世;

武将友师震群狄。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事典。

-----------------------------------------------------------------

〖蒙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

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上卿蒙觳事典。蒙觳,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常为内谋,诸将相莫与之抗。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蒙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蒙进喜中将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贵州丹寨蒙氏字辈:“总军正登恩时德光永兴世应权成美荣华庆万春”。

贵州黔西、大方蒙氏字辈:“德金大有光朝忠升显达兰桂绍书香”。

江西宁都蒙氏字辈:“富以彦世毓廷埙其君仲崇希景亮昭承震庚子兆胜集贤仁先启列惟有良元本必生和祥光万福来星开亦月明高太上秀才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讼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中华物宝丰全球敬仰神桃李满洲洋科学宇宙航”。

广西宾州蒙氏字辈:“正秀有云重在子文君上宪瑞广宗惠积德耀祖后延长发达源来远兴隆世遒昌”。

广东番禺蒙氏字辈:“立宗新远论纪信明家书万传人才鼎胜”。

重庆蒙氏字辈:“再幸公定庆奉万均世秀仁义进昌明佐国开文运登廷选武英传家惟孝友训子以忠诚正本清沅远光前裕后荣同族齐大启美盛德才亨”。

天津蓟县蒙氏字辈:“宗长占井文香云庆柳希”。

湖北监利蒙氏字辈:“宁宗承国尔士世尚先德辉宏永志其昌”。

海南岛蒙氏字辈:“日辉传美绪钟秀定扬芳功勋承祖德嘉业绍光徽”。

重庆蒙氏字辈:“再幸公定庆奉万均世秀仁义进昌明佐国开文运登廷选武英传家惟孝友训子以忠诚正本清沅远光前裕后荣同族齐大启美盛德才亨”。 另有:再幸公定庆奉万均世秀仁正昌明

  蒙恬有后代。

  从《蒙氏家谱源流》及诸多蒙氏族谱看,都有“蒙得姓于周先王封后裔以东蒙主,祀遂因以为氏,至秦有蒙骜、蒙恬。晋时有其昌者由关西安定徒金陵”的记载。《史记》有“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之记。按《史记·蒙恬列传》关于蒙恬与蒙毅之说,蒙氏蒙恬一门早在秦时,已经在关西“定定”这块风水宝地安居乐业了。据史料记载,族谱记录,近人研究,一致认为,中国蒙氏应是得姓于山东,族发于安定。

  那么,“安定”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呢?

  从《秦代关中地图》标注的关西“定安”看,尽管此地是指今日的甘陕交界处,然归秦所辖。西汉宁夏泾川县泾河北岸的“安定郡”的地理位置,按汉制,也属秦辖陕管。从历史源头看,蒙氏一族今全国各地近60万人之多,均分别因当时情势所逼,从陕西迁徙他地的。

  蒙氏蒙恬一族家谱上有“居上林”一说。据考,全国“上林”之地颇多,陕西就有多处。如长安“上林”,泛指长安到咸阳这块地方。淳化县甘泉山“上林”,史载在甘泉山南侧(今淳化县铁王乡凉武帝村一带)。此地有先秦君王所建的甘泉宫,秦始皇、汉武帝时修葺扩建,秦二世在旁曾建林光宫。

  甘泉宫隶属秦汉离宫。臣不离君,作为秦军统帅的蒙恬以及蒙府,必然居住于甘泉山“上林”凉武帝村周围之地。据蒙姓相关家谱记载,蒙恬和蒙毅遇难后,“蒙家军”的后代逃离安定(郡),流落于中原诸地。蒙恬之妻原配胡氏,携长子蒙崇德,次子蒙宜德,长孙蒙淡云及其家人,也随之从“上林”蒙府逃出,一路向西而去,只是未曾逃远。

  在今淳化县十里塬西北2公里处,有一个叫蒙家村的地方。该村现有人口3000余人,蒙姓人口占到90%以上。经过多次访贤(和年长者座谈)得知,百年来,这儿夏季多发暴雨,村里的耕地经常会被突降的暴雨冲刷成渠。雨后,村民总会在被冲刷的田地里捡到大量的古钱币,经辨认,其多半为秦时的秦半两。且曾挖出秦陶罐和大量的秦砖。

  上述记载与文物(出土实物)表明,秦时,这个村落就已经存在,且居住的是蒙姓先民。从蒙家村位置看,距甘泉山“上林”古云阳城址(凉武帝村)约10公里。其间仅有南北走向的沟豁两道。蒙恬死后,居住在“上林”蒙府的妻儿老小,逃难“向西”自然应该是越沟翻豁,落脚在十里塬这儿的蒙家村。

  在今咸阳市境内,以“蒙家”命名的村子,除淳化县十里塬蒙家村外,还有旬邑县原底蒙家村,三原县马额镇蒙家村,泾阳县蒋路乡蒙家沟村,泾阳县白王镇下蒙村,泾阳县泾干镇蒙家村(今吉原村)共五个。但据《咸阳市志》记载,并考证相关蒙氏家谱,上述蒙姓村落,均于明中叶之后成村,且均是从淳化县十里塬蒙家村移民而来。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十里塬的蒙家村,就是2200年前蒙恬家人逃难落脚之地;这里的蒙姓村民,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坚守了2200多年、历经艰难困苦而不离不弃的蒙恬后裔。

蒙姓 一、姓氏源流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来源于高阳氏,以地名为姓。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3、为他姓所改:

① 有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② 元朝时有复姓蒙古氏,后来其子孙逐渐以单姓“蒙”为氏。

③ 南诏国姓蒙,居于蒙舍州,其后进入中原,定居于安定(今甘肃省定西一带)。

蒙姓始祖:蒙双。蒙姓中国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许多姓氏古籍都有详尽的记载。根据《路氏疏传记》是所说,蒙姓是高阳帝的后代,高阳氏距今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他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秦时有将军蒙骜。而《姓氏考略》上说,高阳氏的后代被封蒙双,有蒙氏,双氏。蒙氏是先秦时期赫赫有名的家族。望族居于安定郡,即现在的甘肃省固原县。蒙氏后人奉蒙双为蒙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蒙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后来到了夏朝时候,夏朝的君主敬重古代的伟人,就把颛顼的后代封到蒙双城,其后代中有的以地名中的蒙和双字作为姓氏,分别称为蒙氏和双氏,这是今天蒙姓的最早起源。还有一支蒙姓起源于于周朝,那时朝廷在蒙山(在今山东省中部)设了祭坛,并设有专门主持蒙山祭祀的官员,称为东蒙主。东蒙主的后代有的定居在蒙山,他们以地名作为姓氏,是历史上蒙姓的一个发展。

三、历史名人

蒙 觳: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蒙 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蒙 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典故“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中的“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指的是蒙毅。

蒙古纲:女真进士,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本名和罗噶,原作胡里纲,金咸平(开原)路人。承安五年进士。累官东平府事、拜右副元帅、权参知政事、行尚书省。贞祜四年,益都张林侵东平,蒙古纲派遣行枢密院事王廷玉讨擒之。后改靖难军节度使,行省邳州。纲为人御下严信,赏罚必当。后来发生兵变,其为经略使禄格所杀。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2、堂号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

蒙姓宗祠通用对联

〖蒙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安定;

姓启蒙山。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蒙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功高秦国;

威震匈奴。

——李文郑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齐国人蒙骜,入秦国,秦昭王时为上卿。后为将领,多次攻伐韩、赵、魏各国,立有大功。下联典指蒙骜的孙子蒙恬,秦代名将。秦统一六国后,曾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贵族,收复河套一带地区,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犯。传说又曾改良过毛笔。

隆基西渭;

肇祀东蒙。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蒙毅事典。下联典指战国齐·蒙鳌事典。

-----------------------------------------------------------------

〖蒙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典五官治楚;

筑长城防胡。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楚觳楚大夫典五官有则,楚国大治。下联典指秦·蒙恬筑长城,胡马不敢南下。

-----------------------------------------------------------------

〖蒙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金代赫赫元帅;

秦时炳炳将军。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咸平府猛安人。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其祖先为齐国人。秦统一六国之后,奉令率兵三十万大败匈奴贵族,收河南地,并修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他是毛笔的发明者。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这种笔,又名“苍毫”。

-----------------------------------------------------------------

〖蒙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文作苍毫光万世;

武将友师震群狄。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事典。

-----------------------------------------------------------------

〖蒙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上国掌谋,无愧名卿显职;

中山得颖,永为文士宝珍。

——佚名撰蒙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秦代上卿蒙觳事典。蒙觳,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常为内谋,诸将相莫与之抗。下联典指秦朝名将蒙恬发明毛笔事典。

--------------------------------------------------------------------------------

中国人民解放军蒙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蒙进喜中将

蒙进喜(19449-——),四川省重庆市(现直辖市)人。1961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11月加入中国***。

1961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39师117团1营通信员、班长,1964年7月任边防1支队1营2连副排长,1965年1月任3连排长,1968年1月任1营参谋,1969年2月任3连连长,7月任1营副营长,11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1978年8月任步兵第32师94团副参谋长,11月任参谋长,1979年6月任副团长,11月任团长。1980年9月-1982年9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后任陆军第32师副参谋长,1983年2月任副师长,11月任陆军第11军副参谋长,1984年11月任参谋长。1985年3月任陆军第14军军长,1985年9月-1988年9月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1989年7月任昆明陆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1990年6月任副院长,1992年8月任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1996年6月任西藏军区司令员。2001年7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求蒙氏族谱和字辈

蒙姓 一、姓氏源流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为氏。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