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庄村的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4收藏

郭家庄村的介绍,第1张

郭家庄是胶州最古老的村庄之一,郭家庄建村时胶州还没有外城。据《胶西郭氏家族》载,早于元朝时即由郭姓立村,位置在胶城西关,“郭子实于元时由山东青州府(益都)迁居胶城西馆”。当时的老郭家庄位于胶城西关永安门和两眼水门(中云闸)之间,随着其它姓氏的随机迁入,村庄逐渐扩大,北接云溪河干流,西靠城墙,南濒郭家茔,形成了一个南北走向的很大的居民点。一条云溪支流(俗称东沙滩)从村东流过,很有点诗情画意。民政部门为了便于管理,又分成了三个行政区:后街、中心街、前街。郭姓入村以来,人丁兴旺,不少人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例如明朝名臣郭竹贞;郭家庄村民许多都是一旦筐篓逃荒过来的,除去一部分务农外,相当多的群众靠打零工、挑葱卖菜、工匠劳作维持生计。改革开放后,迁出旧护城河,成为一个村居合一的新行政村。

村名是代表聚落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同时也蕴涵着浓厚历史文化和复杂的民俗传承,与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当大的关系。在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人口由少变多,渐成村庄。

北辛街道:北辛街道以“北辛文化”命名。

荆河街道:因滕州“荆河”横贯辖区东西而得名。

龙泉街道:因辖区内建有“古滕八景”之一的“龙泉塔”,故名龙泉街道。

善南街道:滕州古有“滕国”、“善国”之称,善南街道办事处地处滕州城之南,故取名为善南。

位于滕州南部偏西,西起铁路,东至东寺院街。

初有薛氏居此。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姚氏由巨野迁入,因东邻奶奶庙,名寺院村。清乾隆南巡路经由此,酬谢小祝、寺院村民迎送盛情,赐宴一席,民以为荣,二村皆称赐宴村。道光年间统称寺院村。后两村分称,本村居西,名西寺院村。1990年,改为西寺院东街和西寺院西街。

位于滕州南部,东起善国南路,西至西寺院街。

清初(1644-1661年)建村,名小祝庄。乾隆南巡,路经于此,为酬谢小祝、寺院村民迎送盛情,赐宴一席,民以为荣,二村皆称赐宴村。道光年间统称寺院村。后两村分称,本村居东,名东寺院村。1990年,改为东寺院街。

位于滕州南部,南起南环城路,北至善文西街。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侯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侯家庄。同期,姜姓武馆退居于侯庄西南部建村,名姜庄。1982年,侯庄因有重名,更名为南侯庄。1990年,两村合并为侯庄街。

位于滕州南34公里,南邻南沙河后七里铺村。

本村原名夹道,初有霍氏居此。明嘉靖年间(1523-1566年),丁氏迁入,改名丁家庄,1985年因村庄重名,更名为南丁庄。

位于滕州西南部,东起新兴南路,西至平行南路。

明代,此处有杜姓茔林,居数户看守。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倪氏由洪林迁此定居。始称杜家墁。1911年撕碎机修津浦铁路,村分为二,路东称东杜家墁,路西称西杜家墁。1990年,改为杜墁东街和杜墁西街。

位于滕州南部偏东,西依善国南路。

明末(1628-1644年),韩氏居此。清初(1644-1661年),秦氏由迭湖迁入,名秦庄。1959年因重名更为南秦庄。19901年改称秦庄街。

位于滕州南4公里,南于南沙河镇十里铺村毗邻。

明初(1368-1398年),实行移民屯垦之政,此为屯胡聚居之小村,故名小屯。

位于滕州南25公里处。

明初(1368-1398年),武官李某致仕归田,于此建村,因距县城五里,故名五里坂。

位于滕州南3公里,济枣公路西南侧。

本村始建于明代,名尤家庄。清初(1644-1661年),鞠氏由大宫迁来定居,更名鞠家庄。1958年与张庄合并为张鞠庄。1985年 ,两村分治,复称鞠庄。

位于滕州南28公里处。

明末(1628-1644年),王氏由江苏炮车迁此建村,名王家庄,今称王庄。

位于滕州南3公里处,

明末(1628-1644年),张氏由大坞迁此建村,名张家庄。1958年与鞠庄合并为张鞠庄,1985年,析称张北庄。

位于滕州南21公里处,北邻南环城路。

清康熙末年(1722年),贾氏迁此建村,称贾家庄。后有郭、秦二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今称贾庄。

位于滕州南25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孙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继有高氏迁入,共议村名高家庄,今称高庄。

位于滕州南3公里,京沪铁路东侧。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刘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刘家庄。1958年因重名改称南刘庄。

位于滕州北部65公里,北邻龙阳乡曾楼。

相传战国时期建村,名宋家寨。元代因居南北官路之侧,名为官路口。清代改为道西铺。后以距城十里,俗称十里铺。因其东南村改名前十里铺,本村更为后十里铺。

位于滕州北55公里,西邻姜屯镇东倪村。

明末(1628-1644年),陈氏迁此建村。由于村址介于鲍叔牙与管字墓之间,故取名管理村。后因村居十里铺之前,更名为前十里铺。

位于滕州北45公里,西邻京沪铁路。

明初(1368-1398年),汤氏迁此建村,因东邻后屯,取名近屯村,后更名为汤庄。

位于滕州北4公里处。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孙氏迁此建村,名孙家庄,今称孙庄。

位于滕州北55公里,北邻龙阳镇郗庄。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黄氏后裔由滕县城北门里,迁徙居冯卯北黄安岭。1966年,因岩马水库建成蓄水,淹没部分耕地,黄安岭60余户居民迁此建村,名幸福村,1982年,更为黄安村。

位于滕州北5公里,滕州至龙阳公里西侧。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周氏迁此建村,名为周庄。继有孔氏迁入,沿用原名。

位于滕州北部4公里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沈氏有山西省迁此建村,名为沈硕屯。后村民于此设有店房,演称沈家店。明中期,因其南有前店村,本村俗称后店,1813年名为后屯。

位于滕州北部4公里处。

清咸丰元年(1851年),鲁寨富户在此设有南、北两个打谷场,该处居北,俗称北场。后张氏迁此为佃,因生活艰辛,名北辛庄。清末该村惨遭火焚,重建后改名后辛庄。1949年,村民以刘姓人口较多,议更村名为北刘庄。

位于滕州北25公里处。

建村前此系鲁寨富户的南打谷场。清代中期(1733-1822年),鲁寨部分鲁姓迁此建村,名南场。清末,因其北有后辛庄,故更名为前辛庄。

位于滕州北35公里处。

明代中期(1460-1552年),朱、刘二氏迁此建村,因居沈家店之前,名为前店。后因村北河沟上有七里桥一座,村名遂称七里沟。清代中期,村东已建东七里沟,故本村改为西七里沟。

位于滕州北3公里,南邻北环城路。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周氏迁此建村,并盖土楼一幢,故名周家楼,今称周楼。

位于滕州北部3公里,南邻北环城路。

清代中期(1733-1822年),沈氏迁此建村,取名沈家庄,今称沈庄。

位于滕州北32公里,东靠滕州至龙阳公路。

清代中期(1733-1822年),沈姓从后屯迁此,随之岳氏迁来,共建成村,议村名岳家庄,今称岳庄。

位于滕州东3公里,滕州至北庄公路南侧。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程氏由城西程家庄迁此建村,名程家堂。今称程堂。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东环城路,东至程堂村。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夏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名夏庄。1990年,改称夏庄街。

位于滕州东42公里,郭河西侧。

相传,明代即有高、裴二姓居此。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黄氏迁此定居,名黄庄。1982年,因村庄重名,更为黄平。

位于滕州东35公里,北邻东沙河镇前大庙村。

元末(1333-1368年),唐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名唐家村。今称唐村。

位于滕州东3公里,滕州至北庄公路北侧。

明洪武二年(1369年),巩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滕县西洋汶村定居。其二世二支于洪武中期(1378-1388年),由洋汶村来此建村,名巩家村,今称巩村。

位于滕州东南部,西起贺庄街,东至东环城路。

明代(1368-1644年),赵氏来此建村,名赵家楼。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康、刘等姓相继迁入,仍用原名。1990年更名为赵楼街。

位于滕州东4公里,东与东沙河镇史楼村隔河相望。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王氏由王家堂迁此建村。因处郭河及其故道之间,故名夹河滩。后孙氏迁入,更名孙家堂。今称孙堂。

位于滕州东南4公里,东与东沙河镇亢村隔河相望。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建有一庙堂,古村名王家堂。万历年间,王氏大部分迁出。崇祯年间(1628-1644年),郭氏由汶上县南门里迁来,在王家堂庙东定居,后自立成村,名郭家庄,今称郭庄。

位于滕州东南部,西起文昌路,东至赵楼街。

明初此处有贺姓茔林,蔡氏居此看护。明中期(1460-1552年),王氏由县城东关迁入贺邻附近定居成村,名贺家庄。1990年更为贺庄街,下设兴文、兴盛、兴隆三巷。

位于滕州东南35公里处。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并建有一座庙堂,故名王家堂。万历年间,王氏大部分迁出。崇祯元年(1628年),冯氏由刁庄迁来王家堂庙西定居,后自立成村,名冯家村,今称冯村。

位于滕州东部偏北,西起杏坛东路,东至城河北岸。

明初(1368-1398年)建村,时因村南河中有形状似龙形的礁石,名后龙村。天启七年(1627年),村民于河汊筑坝防洪,演称后洪。1989年更为后洪街,下设皇店、皇港、卧龙三巷。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坛洪街,东至城河。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侯姓迁此建村,因村后河中有形状似龙形的礁石,取名前龙村。天启七年(1627年),村民于河汊筑坝防洪,演称后洪。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更名前洪街,并设东、西、中、前、南五街。

位于滕州东部偏北,西起西北坛街,东至东坛东街。

明初(1638-1398年),此为县令试耕祭神之先农坛。后人于坛北聚居成村,名北坛。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因坛西建村名西北坛,本村改称东北坛。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更称东北坛,并设东坛东、西二街。

位于滕州北部偏东,西起善国北路,东街北坛街。

清康熙元年(1661年),此处即有零星住户。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氏自北门里迁入,因居北坛村西,名西北坛,1989年因与市区联体,改称西北坛街,下设1-10巷。

位于滕州东部,西起河滨东路,东至城河故道。

周宣王时(公元前827-782年),郳国(亦称小邾)于此建城,惠王时期(公元前676-652年),城废为村,称土城。1982年,更名为小邾城村,1990年,改为小邾城街。

位于滕州东北部,西起新华后街,北至北环城路。

相传,战国时期(公元前480-222年),此处为兵营之凉甲场。后梁氏居此成村,名为梁家场。1990年更名为梁场街,并设有梁场东街。

位于滕州东南45公里,东隔郭河与南沙河镇北池村相望。

明洪武二年(1369年),欧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名欧家庄,今称欧庄。

位于滕州东南3公里处,文昌路东侧。

明初(1368-1398年),章、黄二姓迁此建村,俗称章庄。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张氏自张阿迁入,改称张家庄。今称张庄。

位于滕州东南4公里,郭河故道东侧。

元代(1260-1368年),此处曾是董姓庄园,佃户聚居成村,名董家村,今称董村。

位于滕州东南3公里,文昌路东侧。

元代(1260-1368年),即有此村,名紫檀。后以村前有关帝庙,村西由甘露寺,演称双庙。

位于滕州东南35公里,文昌路东侧。

原名郭庄。明末(1628-1644年),赵氏由寨里迁来定居,改名赵家庄。1985年因重名,更为东赵庄。

位于滕州东南42公里,济枣公路东侧,南于南沙河王开接壤。

元代(1260-1368年),任氏等姓迁此建村,因地处郭河与其故道之间,名夹河滩。至正年间(1341-1368年),于浙江东海右道居官的任某卒后,全家返里,改村名为任家村。今称任村。

位于滕州北45公里处。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氏由李家王村迁此建村,因居俗称冯河的两岸,村以河名,故称冯河。

位于滕州北6公里处。

1960年,马河水库建成,库区龙阳镇邱石村部分村民迁此建村,名红旗。

位于滕州北33公里处。

此地原为赵沟富户之场园。清代中期(1733-1822年),赵氏由赵沟迁此定居,名赵场。

位于滕州北6公里,滕州至龙阳公路东侧。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初(1368-1398年),李氏由留庄迁其北首定居,与原住户共建成村,名李家王村。后以村中水沟为界,分为东、西二村,本村称西李家王村。1949年村内曹姓增多,议名曹王。

位于滕州北6公里,北邻龙阳镇李沙土。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初(1368-1398年),李氏由留庄迁其北首定居,与原住户共建成村,名李家王村。后以村中水沟为界,分为东、西二村,本村称东李家王村。1949年改称李王。

位于滕州北57公里,东北与龙阳镇尚河圈毗邻。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代中期(1460-1552年),侯氏迁其东部定居,后析立成村,名侯家王村,今称侯王。

位于滕州北8公里,东北与龙阳镇张沙土毗邻。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秦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秦家庄。1949年,因重名改为北秦庄。

位于滕州北55公里处。

相传,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王氏由西辛安迁此定居,继有马氏于石井村迁入,后析立成村,议名马家王村,今称马王。

位于滕州北55公里,西南临冯河小水库。

相传,元末(1333-1368年),这一带已有村落,因村塘纵横,称十里塘村,后演为十里王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明氏迁此定居,后析立成村,名明家王村,今称明王。

位于滕州北65公里,北临龙阳镇丛条村。

此处原为龙阳黄氏庄园,明末(1628-1644年),杜氏来此定居,名黄庄。1949年因重名,改称北黄庄。

位于滕州北35公里处。

此地原有张家庄、胡家坑二村,清代中期(1733-182年),于、周二姓由浙江绍兴迁至两村之间定居,逐连成一体,因居住七里沟村东,更名为东七里沟村。

位于滕州东5公里处。

明初(1368-1398年),周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因地处砂礓岭地,取名小岗。

位于滕州东北62公里,滕平公路北侧。此地地势较高,原名宝子岗。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于氏迁此建村,名于岗。

位于滕州东北5公里处。

1966年,因马河水库建成蓄水,党山乡库区王任庄村民迁此建村,名革命村,1985年复名王任庄。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城河西岸,荆泉之东,东隔城河与东沙河前梁相望。

汉代城河名南梁水,后俞、侯、栗等氏,余其上源聚居成村,名梁上村,后因三面环水,势若水寨,议称俞寨。

位于滕州东北45公里处。

此地较早有盖、刁、庞姓聚居,称稽村。相传唐薛仁礼曾于此歇马挎甲,改村名挎甲庄。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李氏由冯河迁此定居,沿用其名,1813年改为侉庄。

位于滕州东北6公里,荆泉之南,城河绕东、南两面,隔河与东沙河前荆沟相望。

元代之前即有此村。因其附近有泉若轮,溢流成渠,且荆棘丛生,故名荆沟。明初(1368-1398年),以河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居北,称后荆沟。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东北邻东郭镇南徐庄。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于氏迁此建村,名于家楼。继有王、侯、夏等姓迁入,沿用原名,今称于楼。

位于滕州东北7公里,北与东郭镇龙王庄为邻。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自山西省迁此建村,因居俗称土龙的土岭之侧,故名兴龙庄。后演为兴隆庄。

位于滕州西部4公里,小黑河南岸。

元至达年间(1308-1311年),俞氏由赵坡迁此建村,名俞家庄,今称俞庄。

位于滕州西南4公里,南与洪绪乡幸福坝隔河相望。

明末(1628-1644年),张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张家庄。1958年改称南张庄。1982年更为张明庄。

位于滕州西北部,南起龙山西路,北至柳楼街。

明代(1368-1644年)建村,潍坊盗患,村中组织团练,并公推鲁氏为首,扎栅建寨,深挖壕堑,以作屏障,股取村名鲁家寨,简称鲁寨。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改为鲁寨西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南起龙山西路,北至柳楼街。

明代(1368-1644年)建村,潍坊盗患,村中组织团练,并公推鲁氏为首,扎栅建寨,深挖壕堑,以作屏障,股取村名鲁家寨,简称鲁寨。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改为鲁寨西街。

位于滕州西4公里,小黑河曲绕东、南两面。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处小黑河及其支流之间,取名小河圈。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蕃阳街,西至小黑河。

明中期(1460-1552年),为城北孙楼富户所设的外庄子,称小孙楼。清咸丰七年(1857年),刘氏由刘岗迁入,沿用原名,简称孙楼,1990年,因与市区联体,更名孙楼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北路,西至鲁寨东街。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何氏由曹州(今菏泽)迁此建村,名何家庄,1990年更名何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小黑河绕南而过。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即有此村,因村南有含娘桥一座,名含娘桥村,后演为韩梁桥,简称韩桥;1990年更名为韩桥村,并设韩桥东、西二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西起西环城路,东至柳屯路北首。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柳氏由江苏柳家来此建村,名为柳楼。1990年更为柳楼街。

位于滕州西部偏北,西起柳屯路,东至铁路货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张姓迁来韩梁桥南建村,名张庄。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刘氏由南门里迁张庄之东建村,名刘庄。1985年因重名,张庄改成张桥。1990年,两村合并为张刘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路,西至鲁寨东街。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袁氏由山西省迁此建村,名袁家庄。1990年更为袁庄街。

位于滕州西北部,东起平行路,西至蕃阳街。

原名范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郭氏迁入,更名郭庄。1985年,改称张彭庄街。1990年更为郭彭庄街。并分郭彭庄南、北两街。

位于滕州西部,东起柳屯路,西至西环城路。

明永乐二年(1404年),王氏率三子由山西省洪洞县野鹊窝来滕,于城西小黑河北岸定居成村,名小河圈。后次子东迁里许至此,于小黑河南岸另建新居,名王家楼。1990年更为王楼街。

位于滕州西部,东起柳屯路,西至西环城路。

明初(1368-1398年),原为军屯之所,万历十三年(1586年),始有居民来此定居,因距县城五里,称为五里屯。1990年更为五里屯街。

《郭 氏 族 谱 总 叙》

传(解说经文的文字)云:“盛德必百代。”祀有后也。《书》(《尚书》,亦称书经)云:“以亲九族。”,圣经(儒,佛经典著作,批指儒经)云:“亲亲(亲爱亲族),则诸父(同宗族叔伯),昆(兄)弟不怨,休戚相关,是谱之不容缓叙明矣。吾族肇(始)自黄帝,万派(流水)浮天,而蔚启人文,开自姬周。垂峰发地,而凝成祀堙(原字左为“礻”旁),荷山川之灵,传于虢叔,丕(光大之意)箕裘(克承父业)之绪。逮乎(至于,到了)子仪(唐朝郭子仪),家声永振(家族声誉长久振兴),奕叶(累世)生贤(产生贤才)。衍螽斯之庆,仰鹰扬之休,(子孙象螽斯一样繁衍众多的喜庆,人们都敬仰郭氏家族象雄鹰飞扬一样的美好),班班云仍(此字原佐边为“礻”旁),莫与京者,其惟我郭氏乎!(福泽绵延,没有能同它相比的,恐怕只有我们郭家吧!“仍”,福。“京”,大。)虽虢叔分土,见并于晋,然明德之后,必有达人。(虽然西周文王姬昌之弟虢叔曾分封领地,虢国在春秋时被归并于普国,然而他的有光明德行的后代中,必定有显达之人。)故燕(战国时的燕国,在今河北北京一带)有郭隗(燕昭王的谋士,昭王为他筑黄金台以示对他的尊重。),汉有光禄大夫(郭)广意,冯翊(京都左部地区)太守(郭)孟儒;隋有金州司仓(郭)履球,唐有凉州司法(郭)昶,美原县主薄赠兵部尚书(郭)通,寿州刺史(郭)敬之。始生(郭)子仪,生而儇伟,…… (全文见《宗族谱》

(以上省去大量古谱内容未录入)

大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春正月(一月)既望日(16日)后裔孙禧元敬 撰

本文写于900多年前,系原木刻版《郭氏宗谱》其中一篇,较为珍贵。原文未断句,今断句并作注并全文收录于《郭氏宗族谱》。

《郭 氏 宗 族 谱》

在一九四九年前(解放前)大凡象样的家族,尤其是读书人家和为宦的人家,几乎都有家谱。作为民间文化现象之一的家谱,解放后被列为禁书,打入冷宫。有的在土地改革中被毁或丢失。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实行所谓的“破旧立新”几乎是所留家谱都遭厄运。有的人怕被打成“封、资、修”暗暗付之一炬,实属可惜。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家有家谱。留下笔墨,以供后人参考、借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是很有裨益吗?为什么非要把它毁除呢?岂不可笑焉哉!

自一九七九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以来,真正实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被列为禁忌的家族谱这一乡村文化,亦随中华文化的春天抖落压在身上的尘埃、灰土破壳而出。经四川省大英县郭氏宗祠又名“郭子仪纪念馆”搜集,终于发现了约数百万字的零散资料。如:四川大英县光绪七年的《郭氏族谱序》、乾隆36年《郭氏族谱》、民国七年的木刻版《郭氏宗谱》及娄烦县《郭氏族谱》等。里面述写了郭氏的来历、繁衍、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历程,也记叙了一些郭氏家族文化,涉及忠国治家之道、文史武略等,如:蔡邑撰《郭有道碑文》、郭英《论决重修疏》、郭明成《理河事疏》和《兵事疏》、郭镇星《第一急着疏》、郭文府《论处兵疏》、郭大湖《五营团疏》、郭明成《七书家训》及《一家言》、《录异小品》、《平山冠》、《备考三条》。

为了更好地保存民间文化,继承和发扬前人爱国守家的优良传统,由四川大英县郭子仪纪念馆决定进一步整理有关资料,编辑《郭氏宗族谱》,全书三百余页,共三卷,第一卷为族谱,重点叙述太原世系。第二卷为宗谱,主叙郭氏源流,第三卷家风传记。

《郭氏宗族谱》

第一卷 郭氏族谱

《史料整理说明 》《郭氏族谱序 》《郭氏复修谱序 》《凡例 》《劝诫引 》

《谱诫 》《家礼》《太原世系》

第二卷 郭氏宗谱

《郭氏家约十二条 》《郭氏历代年世略》 《郭氏家礼服制图 》

《太原郭氏累朝仕宦人物志》《郭氏谱谱总叙》 《吉水董公谱序》

《郭氏受姓本源考 》《郭氏世系流源图》 《郭子仪后裔图》

《郭氏迁川原始略 》《家泰公后裔本源分支 》《蓬溪天福郭氏史料 》

《汾阳族谱合族谱叙》 《娄烦县郭氏族谱简介》

清郭庠生撰《郭氏复修谱序》 《南阳〈郭氏族谱〉复修谱序》

宋欧阳修撰《郭氏旧谱序》 清曾国藩撰《湘阴郭氏家谱叙》

唐颜真卿撰《郭公庙碑铭》 宋王彰撰《汾阳王碑记》

第三卷 家风传记

《郭氏史略 》《“郭”之由来 》《大清高宗子仪赞论》

《电视专题片<郭氏与汾阳王>》 《千载古诗颂令公 》

郭氏祖训: 尊祖 敬宗 事亲 睦族 《郭氏家训》

《教儿经》 《劝学歌》 《敬老歌》《邻里歌》 《老伴歌》

郭氏族谱之《老伴歌》

《郭子仪后裔古墓揭开“湖广填川”之谜 》

《新加坡郭氏公会简介 》《郭子仪简介 》《郭子仪的故事》

《郭氏人物传》(部分)

黄帝 郭及 郭泰 郭嘉 郭淮 郭象 郭璞 郭登之 郭祚

郭彦 郭衍 郭荣 郭之运 郭子仪 郭崇韬 郭威 郭崇

郭若虚 郭文振 郭守敬 郭子兴 郭英 郭怀一

郭秀

郭氏复修谱序

礼,莫大于尊祖,德,莫先于亲族。而所以维持尊亲之意者,端赖有谱法焉。然则谱可不修乎?溯吾族所由来,出自王季(即周太王之子季历)之穆(子)虢叔者,实有彀德(美德),乃(周)文王(姬昌)之弟,武王(姬发)之叔父,成王(姬诵)之叔祖父。建国命民,因谓之郭。盖(因为;大概)“虢”(音国)即“郭”。高诱《战国策》注云:郭,古文虢字也。

……参之《晋语》及蔡邑作《郭有道》(郭泰)碑文》皆可考焉。迄今虽支分派别,棋布海内(郭氏子孙象棋子分布于国内),历世数千年,而因流穷源,犹之溯河源于星宿海也(犹如到星宿海去追溯黄河源头)。故自春秋战国及西东汉晋以来,代有闻(名)人,如曰隗(音奎)、曰亭、曰忠、曰璞等,未易殚(音单,尽)述。而汉季(末)建宁时有讳(名)泰,字林宗者,诞应天衷,聪睿(音锐,智)明哲,妆文武(周文王武王之道)之将坠,振微言(精深微妙之言)之未绝。委辞召责,保此清妙,实(山西)太原介林(县)人也……

(部分内容未录入)

数传至唐玄宗时,乃笃生子仪公,忠贯日月,功盖天下,再造王室,历相数君,尊尚父,封汾阳忠武王。终纲目千三百六十二年,一人而已。夫汾阳王,世居太原,故或以太原名郡,或以汾阳名郡,具实一也。虽士大夫不得祖诸侯则,而在唐多显宦,(有由)来矣。……

或居益阳,或居安化。而邵祖卜居新邑(湖南新化,属益阳)青石街,至今有郭家井为记,而祠堂如故,翔、清、海、晚四祖。而我祖海公,厥(其)后就田亩于珂溪。故五峰村及杨横、白溪,同为一大河流,九派(多条支流)其出一源,至今为世宅焉。余生也晚,夙(早)闻身其伯父,质学兼优,有功于谱,奈英年早逝,有志未逮,可深惜哉!爱是细阅著述,学通今古,考核,明其谱序,应居弥祖金幼考之(此语费解),余复何言哉?但以重事者之属(嘱),忘其固陋,窃其绪余以附诸公之尾。俾(音比,使)后之人,因为求义,上以尊祖,下以亲族,虽百世不忘也……

祖上有一传说,当年郭姓18兄弟自洪洞县大槐树下分别。相传,当年他们将一口大锅砸成十八片,各自带一片开始迁移。若锅片保存完好,将来子孙当带着锅片相认,锅片能拼在一起,就是本族之人,当以兄弟相称。

若锅片遗失,带此传说认亲,知道此家族传说者,也当以兄弟相认。

本人河南舞钢郭姓人氏。家族长辈告知,我们这一批姓郭的原本来自漯河舞阳,祖上是山西人。明代从山西迁出来,清乾隆时期,迁来舞钢。据考证,全市几千舞钢人应属同族。

这就是我们这一支的事儿了,不知道有没有真兄弟也知道咱们家族的事儿。

一、姓氏源流

东郭(Dōng guō 东郭)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姜姓,是齐国公族之后。古代外城城郭。春秋时,齐桓公有子孙住在都城临淄外城的东门一带,称为东郭大夫。其后代子孙遂以居住地命姓,称东郭氏。

得姓始祖:齐桓公。相传周朝齐国国君的同族大夫分居于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各有以地名为姓的。齐桓公的子孙曾住在临淄外城的东门附近,而古称外城为郭,因此得东郭大夫一称,后来他们就以东郭为姓。据《姓谱》载,齐公侯大夫居东郭,以地为氏。故东郭氏后人尊齐桓公为东郭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东郭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春秋时候的齐国,有一支公族住在城四方。那时的城墙叫廓,于是这位于公族的后代就以居住的方位,分别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而齐国公族又是炎帝,的后代,炎帝族人崇拜牛图腾和凤图腾,是农耕民族的信仰。而到了东郭姓产生的时候,这些炎帝的传人大都还是擅长于耕作,所以居住在城廓边,因为耕地都在城外的原野上。东郭氏望出济南郡。西汉时在齐郡之地分置济南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东郭牙:春秋时齐国大臣,他为人正直,脾气犟,看到不对的事,不管君王高兴不高兴,就直言相劝,从来都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由于他敢说,为国家、为百姓带来许多好处。

东郭顺子:战国时魏国贤士。修道守真,清而容物,是田方子的老师。

东郭延年:东汉时道术家,晓“房中术”。《后汉书·甘始传》曾揭出曹操的好奇心理说:“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皆方士也,率能行容成(人名)御妇人术。或饮小便,或自倒悬,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甘始、元放(即左慈)、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南郡:西汉时在齐郡之地分置济南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临淄一带地区。

东 郡:秦置,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辖境包括鲁西及豫东北。隋曾以兖州为东郡,此兖

州由滑州改名,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

2、堂号(缺)

============================================================

东郭姓宗祠通用对联

〖东郭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子方师事;

大谏官贤。

——佚名撰东郭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魏国人东郭顺子,魏文侯的师傅田子方曾拜他为师。下联典指周代齐国大夫东郭牙,敢于冒死犯颜直谏,不向权贵屈服,被立为谏之官。

-----------------------------------------------------------------

〖东郭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东门外城启姓;

齐国公族发源。

——佚名撰东郭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东郭姓的得姓源流(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介绍)。

============================================================

附录:东郭姓典故、趣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窜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本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

〖东郭履〗

“东郭履”主要是用来描述穷困潦倒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滑稽列传》。

西汉汉武帝登基时,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但北方的匈奴族不时进犯,扰得汉朝不得安宁,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军都前去征讨过。卫青每次出征,都凯旋而归。

公元前123年,卫青又从前线胜利归来,汉武帝非常高兴,他当时就赏赐卫青千金,当卫青走出宫门时,一个方士挡住了他的去路,原来是东郭先生,他是为大将军献计的。他对卫青说他听到皇帝赏给卫青千金,询问大将军如何使用这些钱?卫青根本就没有想这件事,东郭先生建议大将军说,王夫人最近受到皇上的宠幸,可是王夫人的娘家并不富裕,如果大将军把千金的一半送给王夫人的家属,那么皇上一定会知道这件事,到时候皇上会重重赏赐大将军的。卫青虽然对此不以为然,但他还是按东郭先生的话做了,派人把五百金送给了王夫人的家属。王夫人果然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卫青不会有这样的计谋,他把卫青召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东郭先生的计策。汉武帝认为东郭先生很有计谋,派人把他请来,授予他东海郡都尉之职。

原来东郭先生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住在京城里的宾馆里等待朝廷的召见。由于没有钱,穿的衣服非常褴褛,鞋子破旧的只剩下鞋帮,这样在雪地行走时,不时地会露出脚趾头,人们见了以后都取笑他。而他却自我解嘲地说,有谁敢脚踏雪地,让别人看到上面是鞋,下面是脚印呢?后来,东郭先生受到汉武帝的器重,常常出入于宫廷,从此,再没有人嘲笑他了,反而对他乔目相看,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唐代李白的《赠宣城太守悦》里就有这个典故:“自笑东郭履,侧惭狐自温。”

郭家庄村的介绍

郭家庄是胶州最古老的村庄之一,郭家庄建村时胶州还没有外城。据《胶西郭氏家族》载,早于元朝时即由郭姓立村,位置在胶城西关,“郭子实于...
点击下载
上一篇:王家 家谱下一篇:潘姓族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