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柴荣对赵匡胤一点防范都没有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4收藏

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柴荣对赵匡胤一点防范都没有吗?,第1张

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柴荣对赵匡胤并没有做太多防范,究其原因在于,赵匡胤表现很好,将自己野心完全隐藏。加上赵匡胤影响力,也没有被柴荣划归到,可能影响皇权稳固这类人中。基于这两个原因,使得柴荣放松了对赵匡胤警惕,这才有了后来“陈桥兵变”,让柴家天下易主,北宋就此建立。

历史上臣子作乱,篡位自立情况经常发生。柴荣能够成为皇帝,也和其义父有很大关系;他们家皇位同样来路不正,有了这样一个先例,也就别指望,手下臣子能够对柴家忠心不二。在我个人看来,赵匡胤能够兵变成功,就是因为柴荣,低估了赵匡胤,没有将其当做皇位威胁者。

一、赵匡胤隐藏很好,让柴荣放松了警惕

赵匡胤深得柴荣信任,这份信任源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赵匡胤在战场上表现勇猛,深得柴荣赏识;另一方面赵匡胤本人,表现得忠厚老实,给柴荣一种可以信任、托付感觉。

正是这份韬光养晦,让柴荣放松了,对赵匡胤警惕心理。柴荣生前所做安排,都将赵匡胤排除在外,没有料到赵匡胤,会成为柴家最大潜在敌人。

二、柴荣做了防备和安排,但没有处置赵匡胤

柴荣是一位英明君主,如果他不英年早逝,赵匡胤绝对不敢犯上作乱。柴荣早逝给了赵匡胤机会,加上新主年纪幼小,自古以来便有“主少国疑”说法存在。柴荣的孩子,当时只有几岁,虽然成为君主,却难以震慑朝中一众文武大臣。

柴荣为了让儿子政权稳固,他还是做了安排和处置,将张永德和李重进等人贬谪,让其失去了威胁。殊不知正是这种削弱亲戚力量做法,给了赵匡胤这个外臣可乘之机。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赵匡胤虽然夺权,但其后人过得并不好,最后也被人,以同样方式夺权。北宋和南宋,实力也很弱,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境地。

许多人,包括柴氏族人都认为柴姓是一个单源的姓氏,出姜姓炎帝神农氏。其实不然,柴姓还有另外重要的一支,源自皇帝轩辕氏。并有少数民族改姓柴氏。

最早的柴氏宗谱见于西晋孝武皇帝太康年间,由著作郎柴宏道、中书舍人柴宏膜所撰。太康八年丁未七月,司空司隶校尉著作郎权知谱事崔陵,奉勅纂修柴氏宗谱序云:“观在廷群臣,所进名宦仕绩,乃知柴氏家传本於烈山氏少典之后,娶有娇氏之女曰安登,生子曰石年,以姜为姓,以火德王,为炎帝神农氏。少典之妃,曰附宝,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轩辕有熊氏。子元嚣为少昊金天氏,孙为颛顼高阳氏,生卷章。卷章生黎及回,黎与回代为祝融,官於高辛氏之世。回生陆终,陆终生六人:曰樊封於昆吾、曰惠连封于帝丘、曰钱铿封于徐、曰会人封於晋,赐姓柴,居平阳为平阳郡公。自少典至会人,凡十九世,会人至承勋凡二十九世,历秦汉魏吴以来,名乡贤相代不乏人。或佐理天朝,或宜猷於藩镇,皆济济缙绅之光,宗谱之辉也。因敬叙之,以垂不朽。”

“黄袍加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典故,自此以后,一个新的朝代建立了,建立者是前朝的大臣,宋朝帝王也没忘记柴氏!赵匡胤为报恩立下了怎样的祖训?

赵匡胤去世时,还曾留下遗训,那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这个也算是对柴氏家族的一个庇佑,当然,柴宗训年纪20就死了,赵匡胤亲自送葬,身着素服,可见对柴氏家族的感恩之心。要是朱元璋,会不会直接就傻掉了呢?

这个也是在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也是拥有免死铁券的,当然是一个演绎,但是,也是说明当时的宋代统治者对柴家还是很宽厚的。当然,也是与宋代的国策有关,不杀文人的策略,使得文人集团迅速壮大,从而使得文人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干预着政治的发展。

柴家以后是不是有不臣之心呢?从历史上来看是没有的,不仅仅如此,就是赵匡胤的儿子也是做了赵光义的臣子,也没有谋反之心。可见,当时的宋代统治者还是很难干的!从宋仁宗开始就是如此的,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厚,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先例。所以,宋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时代。

你要是柴家的后人,你会不会再次起义,推翻宋代的统治者,改为周朝呢?要是可以的话,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

赵匡胤之所以会留下遗训是为了能够能够减少自己的负罪感,毕竟他的江山是从柴十手中抢下来的。他的三条遗训分别是:第一条不得对柴氏子孙行刑即使是他们造反也不行;第二条是不能杀士大夫和其他上书的人;第三条是子孙后代都不能违背这些誓言否则会遭天谴。赵匡胤会留下这三条遗训还要从他还没有坐上帝王之位正在打江山时说起。

赵匡胤能够发动起义也是因为柴氏。当时的郭威建立了后周最后传位给了自己的养子柴荣,后来传到了第四个帝王柴宗训。但是柴宗训才七岁依然不能掌管天下因此朝廷内动荡不安百姓也因此人心惶惶。所以赵匡胤就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起义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后来赵匡胤更是逼迫了柴宗训才登上了皇位。因为朝政大乱有加上契丹来犯所以后周岌岌可危,当时的丞相竟然把抵御契丹的任务交给了赵匡胤。本身赵匡胤就有野心如今又想我了兵权无疑是如虎添翼,因此赵匡胤就煽动人心。再加上赵匡胤当时英明神武所以很多人对他都非常信服,这样一来赵匡胤也掌握了人心,众心所向就逼迫柴宗训让位给自己最终赵匡胤成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

因为知道自己抢了柴氏的江山所以理亏害怕柴氏报复,因此留下遗训。可见这三条遗训都是在照顾柴氏,据说遗训的内容更是只有宋朝的历代君王可以看到就连大臣都不知道。不过后来的宋朝的帝王也都去赵匡胤所愿没有一个人曾违背过。

  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结局很悲惨。

  除了周恭帝柴宗训,柴荣还有三个儿子: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

  乾德二年十月,当时最多也不过就是六七岁年纪的柴熙谨不明原因地夭折。熙让和熙悔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不知其所终”。

  之后,柴荣的儿子就剩柴宗训一人了。自宋王朝建立后,周恭帝被废为周郑王,他先是和继母小符氏一起幽居西宫。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刚九岁的柴宗训被贬居房州,那是一个贬放废帝废太子的好地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想当年唐中宗李显贬居房州,又成功地咸鱼翻生重登帝位。只是李显的经历没有在柴宗训身上重演。贬居房陵十一年后,即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三月,柴宗训死在了荒凉的居住地。离他的二十岁生日还差五个月。这个死亡年龄,就象他夭折的弟弟们那样,很难让人相信会是自然现象。更有可能是有人万万没想到,那个九岁的孩子竟会在那样艰难孤寂的环境里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按捺不住要终止他的生命。于是,柴宗训死得很是时候,刚刚成年,却还没来得及成婚,更没来得及为他英雄一世的父亲柴荣留下后代。当然也就为赵宋王朝免去了一个祸患。对比担惊受怕的贬废生涯,柴宗训死后的待遇却是超高标准。赵匡胤为这个儿时曾经喊过自己叔叔的少年穿孝发哀,辍朝十日,又派人专办丧事。还给他上了个“恭皇帝”的谥号。这些热闹生人眼目的事情,柴宗训是再也不会知道的了。当年十月,柴宗训归葬故里,长眠在父亲柴荣的身边,终于不再寂寞凄凉。

主要是因为赵匡胤是属于谋权篡位而得来的皇帝,并不是正式继承的,再加上柴荣与他的关系非常亲密,如果还将柴家人赶尽杀绝的话就得不到民心。因此他与历代篡位的皇帝不同,反其道而行之,首先策划自己是被迫当皇帝,其次就善待前朝子孙及功臣,让大家都归顺他,也是鉴于以前历代王朝的血淋淋的教训。

当年柴荣在弥留之际,将赵匡胤教传到身边,亲自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他,就这份信任,其实赵匡胤是不应该谋反的。不过赵匡胤本就是有野心的人,当时柴荣在可能就还顾及情面,后面柴荣一死,他就该为自己的荣华富贵做打算了。因此便苦心经营了一场戏,虽然名义上是被士兵逼迫,黄袍加身,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实际上是赵匡胤早有预谋。这出戏还不够,因为毕竟柴荣对赵匡胤有着很深厚的情义,赵匡胤这样做就是不仁不义的奸吝小人。

于是赵匡胤思来想去,想想以前的君王,凡是篡位的,又没有善待前朝人的,要么不久就灭了,要么就是内乱不断,要么就是国土被分割。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因此他非常慎重地处理了柴氏家族。因为他明白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天下人的仇视,成为众矢之的,因此赵匡胤为了安抚人心,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之后,率军回到京城,对满朝文武大臣、幼主和皇太后也非常的善待,因此也赢得了天下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也就是赵匡胤的手段高明之处,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柴氏余党整顿的服服帖帖。

柴姓名人:历史上名人辈出。西汉开国将军柴文封武成侯,汉朝时有柴武,为武成侯之子,大将军,封棘浦侯,文帝14年冬(公元前168年)柴武因迎击十四万匈奴骑兵战功卓著,又加封为高唐侯。晋朝时柴文,晋阳太守。唐朝时有柴绍,唐朝开国元勋,山西平阳(既临汾市)人。字嗣昌,自幼矫健勇猛,以任侠名于乡里。唐高祖李渊以第三女平阳公主嫁之,成为李渊的乘龙快婿。他累从高祖征伐,屡建奇功,授大将军,被封霍国公。后又加封谯国王。后周时有柴荣,皇帝,身材英奇,善骑射,通书史黄老,是五代时期具有雄才大略的英明帝王。宋朝时有柴成务,清阴人,字宝臣,博学稽古,有声词学乾德(963—968年)中登进士甲科。以光禄少卿奉使高丽,国人信服。历官中外,皆有能名。真宗时,迁至结事中,终判尚书刑部。宋朝时有柴中行,余千人,字与之。绍兴元年进士,累官右文殿修撰,主管鸿庆宫。常与弟中守,中立讲学南溪之上,人称南溪先生。著有《易录集》、《传书集》、《传诗讲》、《论童蒙说》。宋史有传。宋朝时有柴望(1212—1280年)是“柴氏四隐”之首。(柴望、柴随亨、柴元亨,柴元彪)渐江江山人,字仲山,号秋唐,又号归田。宋嘉熙(1237—1238年)为大学上舍,除中书奏名·著有《丙丁龟鉴》十卷。宋朝时有柴元裕,余千人,字益之。通五经,尤长于易。以穷理尽性为本,四方从学此众。题所居斋曰强恕,学者称强恕先生。著《春秋尚书论语解》、《易系大学中庸解》。元朝时有柴潜道,襄陵人,博极群书,工词翰,高尚不乐仕进。教授乡间,以法义陶其后进。人号为秋岩庄靖处士,有《秋岩小稿》。明朝时有柴国柱,西宁卫人。万历中由荫历西要守备,骁勇善射,击冠南川,冲锋陷阵,勇冠一军。功进都指挥佥事,累擢都督佥事,陕西总兵官,必镇甘。河套松山诸部长合兵入寇,国柱檄,诸击几之。寻移镇潘阳,谢病归,天启初,功加左都督。明朝时有柴升,内乡人,字公照。咸化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弘洽时,任广东布政使,计南海贼有功。正清间。进吏部侍郎。刘瑾诛,擢南京兵部尚书。明朝时有柴虎,太祖时以功陛指挥副使,以参政朱亮祖讨方国珍、守温州。明朝时柴车,字叔,永乐中以举人授兵部主事,累官本部侍郎。

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柴荣对赵匡胤一点防范都没有吗?

赵匡胤夺取柴氏江山,柴荣对赵匡胤并没有做太多防范,究其原因在于,赵匡胤表现很好,将自己野心完全隐藏。加上赵匡胤影响力,也没有被柴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