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姓的清河房氏
注音: fáng xìng
姓氏源流
房(fáng)源出有二:
1、房姓诞生于距今约4300-4700年前,起源于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尧的儿子开始被封于丹水,尧没有把帝位交给丹朱继承,而是禅让给了立有大功的舜。这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开始。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今河南省遂平县),为房邑侯。其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后代遂为房姓。其裔孙雅为清河太守(今河北省清河县东),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成为一个望族,后又因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也曾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成为房姓人最重要的郡望。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之说。
2、出自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屋引氏,入中原后改为房氏。
舜继位以后,房渚及丹朱所受封地点。其裔孙雅为清河太守(今邢台市清河县东),清河房氏为邢台市古代十大名门望族之一。 上古 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尧帝之子丹朱的后代,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尧帝的儿子朱开始被封于丹水,史称丹朱。尧帝认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能有一个带领大家克服天灾的继任者,尧帝没有把帝位交给丹朱继承,而是禅让给了立有大功的舜,这就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开始。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今河南遂平),为房邑侯。丹朱之子陵,袭封后以封地名称为姓氏,史称房陵,后代遂为房氏。其裔孙房雅为东汉桓帝刘志执政时期(公元146~167年在位)的清河太守(今河北清河,一说为今山东武城,待考),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清河,并逐渐形成为一个望族,史称房氏正宗。 后又因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也曾出任清河郡守,故此清河郡后来成为房氏人最重要的郡望,并有“天下房氏,无出清河”之说。 夏商周(春秋) 夏(约前2100年~约前1600年)、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之时,朝廷亦不敢等闲视之。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时周王室与房氏曾屡通婚姻。《国语·周语》云:“昔昭王娶于房,曰房后,实有爽德,协于丹朱。丹朱凭身以仪之,生穆王焉。”意思是说,周昭王的妻子房皇后受其始祖丹朱神明的附体,而生下了周穆王。周穆王是周朝比较有名的君王之一,可见房氏因始于丹朱可上溯自帝尧,在周时受到了尊崇。丹朱第36代孙房钟,周昭王(公元前995年左右的)时仍袭爵为房邑侯“
出自春秋时期出国之邑房渚,属于以地名为氏西周以前,房县为彭部落方国。《房县志》卷六载“(尧)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弗克,遂封于房,是为房子国。”。春秋时期称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后成为楚国的一个邑地,改称“房渚”。到了秦朝时期,秦始皇改房渚为房陵郡,在唐朝武德初年又改为房州。在历史文献《房县志·事纪》中记载:“周倾王四年春,楚子糜,成大心败糜于房渚。”房渚,就是防渚、房陵,即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 两汉 房钟第12代孙为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司空房植,第13代孙房雅于公元前32年任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成帝末年的清河太守(今河北清河县东),注:家族大了,经多辈繁衍,晚辈比长辈年纪大,实属正常,房氏家族开始定居于此,并繁衍成为望族。 两晋南北朝 在南北朝甚至更早时期,清河房氏作为当地望门贵族,一直保持着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勃海封氏等望族的通家之好相互联姻。到公元4世纪末,清河房氏与清河崔氏、平原刘氏等家族因战乱部分迁移到山东半岛,成为慕容氏南燕国的上层家族---青齐房氏。房氏家族没有卷入北魏和刘宋在山东半岛的争夺,一直到469年以前,清河房氏一直是“世家大族”意义上的贵族。东晋时,河南房乾被朝廷派到北方游牧民族鲜卑那里做使者,后因中原战乱,无法回到中原,只好留居北地,因鲜卑人把“房氏”称为“屋引氏”,称“屋引氏“, 但心中念念不忘故土故族。到了南北朝北魏时,中原局势相对稳定,其后代又举族南迁中原,并从“屋引氏“恢复为房姓,并在洛阳所在地的河南郡成为望族,被称为河南房氏。在古代,房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清河。所以有“揖让乾坤房姓始”、“天下房氏,无出清河”的说法和“七刘八张十二王,天下无二房”之说。源于鲜卑化汉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南北朝时期在汉化的标志。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北魏王朝大力推行深化的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屋引氏皆恢复汉字姓房氏人口远多于其他支系,是为河南房氏一族。清河房氏的分支。南北朝后期,由于周、隋、唐三朝对传统士(贵)族阶层在政治上打压,在用人上又以“开科取士”取代凭门第和族望选官任职的制度,象房姓这样的士族、仕宦不得为清望官,婚姻不得结高门第,政治地位、社会等级即因之而降低沦落,名人名相从此就很少出现。 唐宋 在唐朝,清河房氏五代三宰相,房氏家族于此时获得中兴,备极荣光。房玄龄长子房遗袭父爵为梁国公, 高阳公主谋反事受牵连, 削官削爵后举家逃迁到河南同时房乾的后代也以此地为郡望,称河南房氏。中唐(公元766年起)以后,在临淄房氏房玄龄一支及河南房氏一支相继衰落,房姓族人在整体上仍保持着传统士族的清高和傲气,较少通过应试出仕,也较少务工从商,而是大多选择了隐居乡野的消极避世态度,最终导致房姓在中唐以后大多为“农”业人口,在“士”、“工”、“商”等门类人才零落,成为散居各地的小姓,并因生计所迫流离失所,出走周边省份(如山东、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 元明清 直到明初才出现了房宽(明代名将)和房胜两位立了大功的将军。但房姓族人虽流徙四方,清白持家的风格始终未变。 (1) 房邑(河南遂平) 尧的长子/房姓先祖丹朱始居 其子陵在此开国开姓 (2) 浙江富春山(浙江桐庐县西) 两汉之间新莽期间, 一房姓人(房植之父), 因不满新莽篡汉之政, 举家隐居于此, 垂钓为业, 自称”渔父”,与当时名士严子陵友善 (3) 广平府清河郡(河北清河县) 汉桓帝时朝右公/河南尹房植回迁于此,其子侄辈房雅为清河太守,房姓于此成为望族 (4) 江南九箫山 房植晚年谢仕后游于此, 并开基传业 (5) 长沙 植子房炽康曾任长沙太守 (6)吴山(吴郡) 房植第四代孙房尚志, 博通经史, 于三国魏时尝”执教授生徒于吴山” (7)陕西凤翔 房植五代孙房凌霄, 业儒学, 于晋初迁隐于陕西凤翔府伏波村 (8)清河郡 房植11代孙房景伯,梁武帝时, 为清河郡太守 回迁 (9)山东青州府 房植13代孙房彦谦,于隋炀帝时隐于山东青州府,在临淄县开基, 殁于山东 (10) 长安(陕西咸阳) 房植14代孙房玄龄起于临淄, 助唐开国后定居于长安, 逝后陪葬昭陵, 配享唐宗庙 (11) 河南洛阳 房玄龄长子房遗直本袭父爵为梁国公, 高阳公主谋反事受牵连, 削官削爵后举家逃迁于此同时房乾的后代也以此地为郡望,称河南房氏 (12)济南郡 房雅十九代孙谌,随慕容德南迁,因居济南郡。生四子:豫、坦、邃、熙,今称四祖房氏。 (13)桂州府清河郡 房植20代孙房启,始为句容总管, 在容九年后迁桂州府清河郡,食邑三千户 (14)开封 房植21代孙房宁静仕唐德宗朝,为开封府尹, 其子房式仕唐宪宗朝,为河南府尹 (15)湖北武昌府 房植25代孙房遵时,家资殷富, 唐禧宗时因黄巢之乱,率妻儿游于湖广武昌府,置田庄居住 (16)燕贞定府(河北) 房植29代孙房遇隆,宋贞宗时由府尹进擢侍讲, 因与当权的丁谓意见不合,谢仕,徙于燕贞定府试剑石 (17)燕京永平府 房植39代孙房蝇贞, 当元纲不振, 率家徙于燕京永平府 (18)燕京(北京) 房植40代孙明思恩侯房宽, 以天年终于京(燕京), 葬于燕京永平府卢龙墓 (19)潮州府(广东梅州) 房宽长子房远绍(字燕基,号万宝), 受父命持牒南迁, 先居福建宁化石壁村, 后赴广东潮州府大麻社(即今梅州大埔银江镇)开基
(20)济南府 房宽次子房远统(字燕裕,号万珍),受父命持牒在山东济南府开基 (21)湖广桂阳洲 房宽三子房远续(字燕传,号万珠),受父命持牒在湖广桂阳州开基 (22)燕京永平府 房宽四子五子在永平府续牒 (23)扬州郡 据史载,明初朝庭曾驱吴地民以实淮扬二郡,扬州于此时开始有房姓人集中居住,并逐渐繁衍流布,仅兴化一地,截止1990年即达6836人 (24)广东连南 连南八排瑶房姓于公元960年入粤,至1985年已传41代连南小三江镇福田村房姓,1953年经省民委识别确认属八排瑶支系。相传他们原共有三兄弟,到广东后先居住连南白茫,后三兄弟各奔前程,长兄去怀集,二兄去瑶山,三弟又转湖南。长兄之子从怀集迁到本县小三江田心寨对面的沙坝寨。民国24年(1935年),因洪水冲垮住房,又搬到福田村居住,至今已发展到11代。小三江镇房姓生产和生活习惯亦已与当地壮族、汉族无异。 (25)山东郓城 郓城房集房氏家祠上的一幅对联,说明郓城房氏一族本出自山东,但明朝洪武年间又由安徽颖州(今安徽阜阳颖上)迁至郓城山东郓城房氏共分五支,分布于郓城、菏泽、定陶、曹县、梁山以及河南、安徽等地。其中东北三省也有不少房氏源自郓城。其中的老长支主要分布于郓城,老二支分布于定陶北二十五里陈集、菏泽牡丹乡、曹县、定陶北戚妃寺等。 (26)四川自贡 据传为明朝张献忠剿四川时从广东迁到四川的一支,其后裔中曾有一位为自贡最大的盐商。 (27)蜀中绵阳、德阳、中江、大足等地 广东大埔银江明万宝公后裔中的一支,于清雍正、乾隆年间,在“湖广填四川”的风潮中大量迁徙入蜀,分居蜀中绵阳、德阳、中江、大足等地。仅中江就有后裔6、7千人。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金山镇狮子村大锣村,杨家湾村,刘家沟村 (28)马来西亚砂拉越 闽南客家的一支,出自清河堂,具体从何时何地迁出,尚待考证 (29)山东微山县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老鸹窝(也叫野雀子窝)迁至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的黄村、界牌口、高庄等处,并有族谱,昔年,在界牌口还建有宗祠,当地族谱15年一小修,30年一大修 (30)江苏雎宁 明初自山西曲沃迁至江苏邳州望母山北房台子
(31)甘肃靖远
明初自卢州府合肥县(今安徽合肥)正统二年(1437年)初为陕西汉中守备,复迁靖虏。甘肃房氏始祖房贵 广东分布
①潮汕,其中汕头金平、龙湖、濠江区,潮阳棉城、海门;澄海东里、澄城;潮州湘桥区;潮安庵埠;饶平黄冈;普宁,聚居大坪流沙等镇;惠来,聚居东陇、神泉、隆江等镇。此外,原系潮汕地区的陆丰甲子等镇。
②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汾水村;
③梅州市大埔县银江镇“房氏家庙”国器堂 ;
④深圳市观澜街道办事处樟坑径村;
⑤东莞市篁村区胜和联益村(旧称房屋村)。其先代世居山东定陶,唐房玄龄之后,宋代中叶,有房氏之朝奉公者,宦于南雄,后游东莞,家于篁村(今东莞篁村) (明陈琏《琴轩集·房氏族谱序》,明吾庆善《房氏族谱序》)。一说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从山东济南迁入,曾建有房氏宗祠。
东莞凤岗镇三联乡排沙围村,迁入于明代;深圳市观澜街道办事处樟坑径村由此传入。
⑥连南火烧坪八排瑶;
⑦茂名化州笪桥朱砂大汉村,桃胡村,黄林村;
8廉江良垌镇香木径村,石城镇姓房村(原名火烧山村)。
安徽分布
①宿州市泗县屏山镇大房村,小房村,山后房村
②合肥市
③芜湖市泾县、枞阳县等
④巢湖市和县沈家镇房侨村
⑤阜阳市临泉县(古称沈邱),四个房庄,另有房数、水房庄等,为清初李自成兵败后由房姓两兄弟从山东移民而来。传说距县城七里处的房楼,以前曾供过房玄龄的金盔。
⑥蚌埠市怀远县河溜镇枣林村、北湖村、房楼村;
⑦界首市大黄镇房庄村;
-安徽天长,从扬州庙头迁至此地。聚贤堂 从苏州阊门迁入扬州,年代不详。
河南分布
①平顶山市叶县辛店乡东房庄村;
②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房庄;
③邓州市明之前从北京或山东迁至濮阳再到当地
④内乡县赵店乡花洼村房寨,明末从邓州迁至
内乡县湍东镇,赤眉乡杨营村东房寨小组,
⑤信阳县
⑥兰考县,分布于黄河南北
⑦河南南阳方城县博望东房庄 博望西房庄
⑧驻马店市/遂平县等
⑨周口市淮阳县 明末从山东枣南庄迁来。
⑩商丘市 主要集中睢阳区古宋乡五营村,该村房氏愈半,宗亲关系明晰。
山东分布
①聊城市茌平县朱官屯村;全村大约1000多人房氏姓名,辈分为:天,道,本,公,平,修,德,福,子,鸿等……村中还建有房氏祠堂!
聊城市莘县妹仲镇康园村;
② 青岛莱西市南墅镇下堡村;
③山东济宁市邹城市房桃村;
④济宁市任城区,南张乡,房家村;
⑤淄博市博山区山头窑广村,两平村,八陡镇,茂岭村,源泉镇,麻庄村;淄川区昆仑镇宋家坊村
⑥威海乳山市五(午)极镇房家村,公元1400(永乐年间)由青岛即墨北阡村迁出;
⑦济宁市梁山县韩垓镇
⑧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房集村;
临沂市河东区凤凰岭乡李公庄村,明末清初从山西迁来。
⑩长清区大房庄(济南市文昌区大房庄);
⑾长清区五峰街道办事处北宋庄;
⑿济南市商河县孙集镇 房家屯村全村1000余人房姓500余人,始祖明朝自河北枣强迁居于商至今已有500余年,年湮世远 自迁始祖至六世祖之讳字称谓无以考据 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创谱立牒 自十七世起辈次排序 毓 维 家 延 乐 心 怀 宝 有 常 自二十七世起辈次排序 诗 书 执 礼 泽 立 伟 茂 庆 祥 ,二十世孙 房延斌 提供 ;商河县龙桑寺镇 房家村(均由河北枣强迁至于此);
⒀潍坊市安丘市大盛镇娄家庄村、房家官庄村。
潍坊市青州市孟古村、房古村。
⒁章丘市黄河乡的 南房村 和 北房村。南房村已经有21代。清时期河北枣强迁入。两村的房姓人口大约800多人;辈份:培、佃、庆、英、俊、爱、孝、子。
临沂市苍山县房氏乐善堂分布: 临沂市:苍山县 房家村 宝山前 铁山 城子 东新 兴 伏山口 大官庄 陈桥 仲村 仲村河西 魏村 大坊村 南新村 大吴宅 兴明 郎庄 胡官庄 黄路 郯城县: 费县 新庄 罗庄区 房庄 枣庄市:驿城区 太平庄山亭区 王湾村市中区 齐村后川江苏省:东海县新沂市 棋盘镇管沈村 人口:各地区共计人口5000人左右辈份: 庭 超 敬 铸 宏 毓 振 殿 永 学 保 家 肇 昌 泰 继 世 延 文 英华 章 传 广 远 厚 德 忠 良 长 先 贤 为 道 义 兴 绍 子 荣 尚 莱芜市佛羊寸
泰安肥城市安驾庄;
郯城县 小房庄 房氏宗谱载:“房氏先祖清光绪间,由江苏省瓦窑小街子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小房庄。
房溜 追记房氏墓碑载,房氏始祖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江苏邳州小街子迁居于此建村。因村靠沭河拐湾处,水流湍急,故取名房溜。
房圩子 清初建村,原名房家岗。后为安全,村周筑圩,改名房圩子。
西房庄 回忆房氏宗祠碑载,房姓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得名房家庄,习称房庄。1958年以村中新筑南北大路为界,分为东、西房庄,此村居西,故名西房庄、东房庄。
-新泰市养流镇上刘村,汶南镇南辰、重兴庒村
-德州市齐河县大夫营前甄 乐陵市{县}花园镇房家村、临邑县德平镇房集村
-平度市吕家集
-微山县欢城镇的黄村、界牌口、高庄等处,有族谱,昔年,在界牌口建有宗祠;
-东阿县鱼山村;
-夏津县东李官屯房庄;
-汶上县,分布于义桥乡、南站镇、白石乡、郭仓乡、苑庄镇、郭楼镇、南旺镇等地,从临淄迁入,迁入后已传二十代。
-莱阳市柏林庄镇白石埠村,龙旺镇纪格庄;
-临沭县石门镇房巡会村。
-滨州市沾化县,主要分布在富国镇的房一、房二、大房家和小房家村,刘彦虎,吴家庄子、东杜、滨海乡的河溃村、下河乡的房岭村等。邹平县临池镇大房村、小房村。
-日照市分部在日照市区、三庄镇、西湖镇、龙山镇、五莲房家沟、莒县等地。
-即墨县 200-300年前从云南迁到山东。辈份:廷,正,大,太,世,安,克,文等,主要分布:金口镇,田横镇等。
-诸城县/沂水县/坦城县/莱芜县/新泰市/烟台市/郓城/鄄城县/蒙阴县/临朐县等
山东淄博沂源 ;
山东省文登市宋村乡山东村。
菏泽市单县莱河镇有西房六和东房六。
潍坊坊子区九龙街道下房村,上房村。
江苏分布
①泰州兴化市,明初由苏州迁至,其中:
茅山镇北陈村;
缸顾乡房家舍;中堡镇东、中堡镇西二村,始祖房公正武,来自山东省济南府余化县,后迁往苏州菖门三堂街,明洪武年移居到此;
大邹镇等
②扬州高邮临泽镇;
③镇江句容县陈武镇房家边村;
句容县移风乡/孝义乡;
④盐城东台市;
盐城射阳县特庸乡串河村一支,与江苏兴化中堡房姓一系为近支。
⑤江苏泗阳,主要居住在该县临河镇王三庄村,房湖村(清朝叫房家湖),同时洋河镇、屠园镇等地也有散居,历史名人有房震亨等(载入清<<泗阳县志>>;)。
⑥徐州沛县、新沂、铜山县
⑦徐州黄河南雎宁县房台子/张圩/姚集/庆安/王集/双沟等地;
⑧常州溧阳
⑨连云港云台区花果山乡小村;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骃 :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善为: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绍兴进士。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其弟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阳郡等。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汞阳郡:由三国时的河南郡分置,西晋时也被设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2、堂号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德星堂”、“敦叙堂”、“默阴堂”等。
============================================================
崔姓宗祠通用对联
〖崔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推三虎;
人羡五龙。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崔琳官至太子少保,崔珪官至太子詹事,崔瑶官至光禄卿,时号“三虎”,因官阶都在三品以上,又号称“三戟崔家”。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崔玄暐,明经科进士,历官高陵主簿、记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为官公正廉洁,深得武则天赏识,长安年间官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一生以清白著称。崔昪,历官司刑少卿、尚书右丞。崔琚,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崔涣,长于议论,历官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中,玄宗逃往四川,他在路上迎接以表示中心,又由宰相房琯推荐,于是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肃宗时,官江淮宣谕选补使,选拔人才,不照顾亲友。代宗时,官御史大夫,因批评宰相元载而被贬为道州刺史。崔郢,历官商州防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一门孝友;
三礼义宗。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邠,,字处仁,进士出身,历官吏部侍郎、太常卿,以耿直知名。他家三代同灶,和睦相处,宣宗曾说他家“一门孝友,可为士族的典范。”下联典指南朝梁东武城人崔灵恩,少年时读遍五经,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在魏时官太常博士,入梁,官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聚徒讲学时,听者常有数百人,后出任桂州刺史。著有《周礼集注》、《三礼义宗》《左氏经传义及条例》等,共一百三十余卷。
五原贤守;
四皓齐名。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崔寔为五原太守。下联典指汉·崔广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覆瓯待相;
却璧鸣廉。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琳,受玄宗器重,玄宗曾写下他的名字,用金瓯覆盖。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安平人崔挺,字双根,孝文帝时官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廉洁,有人送他玉璧,被他拒绝,说:“过去没有杨震之金,今日岂能有崔挺之璧。”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和睦妯娌;
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
〖崔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八行称于众口;
三相出诸一门。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
〖崔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中年弍才号大儒;
少小博学通百家。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远;
立石直笔播誉长。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下联典指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苏少娣能和妯娌;
唐夫人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名卜金瓯宰相家。
——佚名撰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祠祀此支崔氏始祖崔思义]
崔氏祠堂坐落在白沙村北、老官道(今汴洛高速公路)南,背临洛水,南望嵩山,占地面积达2900平方米,由舞楼、山门、耳房、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余处建筑组成,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全是皇族家庙式样。山门上方嵌“崔氏祠堂”木匾,正殿后墙镶“崔氏祠堂”石匾。正殿暖阁内设始祖碑,拜殿明柱上悬挂着这副孤形的木质楹联。山门内过道旁,还竖有袁世凯撰文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祠堂对面,建有一座戏楼,砖瓦木质结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上,保留着咸丰壬子(1852年)年间镌刻的两副对联,分别是:“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早年,祠堂后墙上悬挂着皇帝亲书的钦赐牌示,凡在官道上过往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务必入祠参拜,无不肃然起敬。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兵连祸接,人口损伤惨重。朱元璋南京即位以后迁山西、河北等省之民,到河南及沿海各省。洪武四年(1371年),崔氏始祖崔思义,自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迁居河南省巩县白沙村。生有五子,后分为五门。单说次子举,传至四世满时,生有七子。其中第三子名标,因作战有功,被招为亲王郡马,官拜亲王府仪宾。
-----------------------------------------------------------------
〖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棨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32+32=64字)
--------------------------------------------------------------------------------
中国人民 崔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崔田民中将
崔田民(1912-1991),陕西省绥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省苏维埃 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689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 冀鲁豫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华北局党校第四部主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 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委员、顾问,第二炮兵顾问。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 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1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崔文斌少将
崔文斌(1917-1998),陕西省绥德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兼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 陇东特委正宁县工委主任,镇远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第6支队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1旅33团政治处副主任,盱眙总队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6纵47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政治部主任,第71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4军71师改建为空军,师部和211、213团机关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任总队政委,212团调到北京编为警备团。1951年5月,编为空军15师,任师政治委员。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空15师入朝作战,编入志愿军空军序列,这支队伍刚组建,经过改装训练、学习组织飞行的程序和方法、6000米以下单机到大队的基本训练、团的编队训练、战斗使用科目训练,飞行员仅飞了20多个小时,1952年2月在空4师带领下升空作战,3月20日在空4师一个大队掩护下,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经过8次空战,1952年5月,空15师撤回吉林省公主岭机场休整,9月转场到东丰机场,保卫小丰满水电站。9月中旬,空15师接收米格-15飞机52架,随即进行改装训练和战斗科目训练。1952年11月,空15师再次入朝作战。空15师两次参战,共击落敌机51架,击伤16架,被击落41架,击伤37架。空15师涌现出3名二级战斗英雄:吴胜凯(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蒋道平(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韩德彩(击落敌机5架,其中击毙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回国后,任空8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 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崔建功少将
崔建功(1915-2004),原名崔日发,河北省大名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 。1938年6月任涉县独立团教导员时,改名“崔建工”,号“广运” ,意思是广泛开展群众运动,建设工农政权。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将他的名字错写为崔建功,他便顺其自然,沿用此名至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部敌工干事等职。参加了山西永和、陕西桥板以及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129师新编第1旅1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第3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以及山东高塘东月寨、香城固、林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第12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45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汉、汲县、安阳、豫北、豫西、淮海、渡江、广东、广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45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副军长,第14军代军长,后入南京军事学院上级速成系第一期学习,1956年毕业,任第13军军长,1960年11月指挥5个团21个营跨越国境进入缅甸,在东西长三百公里、南北宽一百公里的热带山地丛林,与缅甸国防军双边夹击滞驻“金三角”的 残军。经过80天的出国勘界警卫作战,消灭了 残军的“复兴基地”。后任昆明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功勋。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三级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10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
中国人民 崔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崔毅中将
崔毅(1930-——),山东省蓬莱县人。1945年加入中国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 。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分区连文化干事,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青年部助理员、科长、副部长,师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1993年退役。是中国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房姓的清河房氏
本文2023-09-25 10:05:3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