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时期的三大主力师都是?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5浏览:4收藏

中国抗日时期的三大主力师都是?,第1张

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一、第115师,原红一方面军。下辖343旅,旅长陈光,为原1军团部队;344旅,旅长徐海东,为原15军团部队。  

  二、第120师,原第红二方面军。下辖358旅,旅长张宗逊,为原2军团部队;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为原6军团部队。   

 三、第129师,原第红四方面军。下辖385旅,旅长王宏坤,为原4军部队;386旅,旅长陈赓,为原31军部队。

 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原南方八省游击队,包括原中央红军留下的部队,如陈毅部、粟裕部;原红25军留下的部队,如高敬亭部;还有谁也不属的小部队,如闽东的叶飞部。

响堂铺战斗

响堂铺战斗

1938年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主力在河北涉县响堂铺地区对日军的伏击战。1938年3月下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为打击进犯晋东南的日军,破坏其后方补给线,断敌粮弹供应,决定由副师长徐向前指挥部队在南北两侧均为山地的邯(郸)长(治)公路上黎城至涉县间的响堂铺地区伏击日军辎重部队。作战部署是:以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全部和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主力,预伏于响堂铺大道以上之后宽漳至杨家山一线山地,并各派出小分队到大道以南山脚下设伏,防敌逃窜;以第七六九团一部向涉县方向警戒,阻击援敌;以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为预备队,主力集结于马家拐,并派出小部队向东阳关方向警戒,阻击由东阳关及黎城增援之日军,掩护伏击部队右后方的安全。各部队于30日夜间分别进入指定位置。

31日拂晓,由东阳关出动的日军约200人,向位于苏家峧的第七七二团第七连进攻。徐向前判断日军并未发觉设伏企图,除令第七七二团以1个营进至庙上村以东高地加强右后方安全保障外,仍令参战各部继续隐蔽待伏。8时许,日军第十四师团山田辎重部队2个汽车中队(180辆汽车)及掩护部队170余人,由黎城经东阳关向涉县开进。9时许,日军车队进入设伏地区,第七六九、七七一团突然发起冲击,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经2小时激战,消灭日军掩护部队170余人,并将汽车全部焚毁。

与此同时,黎城及东阳关之日军步骑兵400余人,继又增加200余人,两次向位于马家拐附近的第七七二团进攻,企图救援响堂铺之日军,均被击退。由涉县出援的日军400余人,也在河南店与椿树岭被第七六九团一部击退。16时许,日军出动12架飞机到响堂铺地区狂轰滥炸,但第一二九师伏击部队已撤出战斗安全转移。此战共毙伤日军森木少佐以下400余人,焚(击)毁汽车181辆(含在河南店与椿树岭击毁的1辆),缴获迫击炮4门、重机枪2挺、长短枪130余支及大批军用物资。第一二九师参战部队伤亡317人。

一二九师陈列馆记录、传承着这一抗战史和精神,由最初的几座四合小院,发展成为一处集参观、瞻仰、学习为一体的多功能、全方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其原貌保存的旧址、陈展内容先进的陈列馆和规模宏大的将帅墓地——将军岭,三组建筑的组合形成和价值更是在全国罕见。

馆里珍藏着500余件129师八路军战士用过的刀枪弹药、娱乐器具等战斗和生活用品,以及缴获日军的指挥刀、汽车等物品。

《我们在太行山上》 陈列馆由序厅、五个展室和半景画馆组成。围绕“我们在太行山上”这一主题,共分为四大部分,集中反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转战太行、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千里跃进大别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光辉历程。

洪学智、皮定均、张贤约、林维先、李耀、陈先瑞、曾绍山、滕海清、徐立清、丁世芳、卜万科、于侠、马琮璜、王凤梧、方子翼、方升普、邓忠仁等。

1、洪学智

洪学智(1913—2006),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副师长、军区副司令、军区司令、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

参加了长征、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省农机厅厅长、重工业厅厅长、石油化工局局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参与指挥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2、皮定均

皮定均(1914830—197677),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人。

在军旅生涯中,历任红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步兵学校营长、教导师第2团团长、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团长、军分区司令员、支队司令员、纵队旅长、纵队副司令员、野战军副军长、野战军军长等职。

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24军军长、志愿军第9兵团军长、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6年7月7日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时不幸遇难殉职,年仅62岁。

3、张贤约

张贤约(1911—2002),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6军政治委员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完成了剿匪、改造起义部队、守卫边防和参加新解放区建设任务。

1951年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4、林维先

林维先(1912—1985),又名林新,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5、李耀

李耀(1911-2003),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0月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兼政治指导员、营长兼政治委员、大队政治委员、兵站医院政治委员、科长等职;

参加了香火岭、郭家河、瓦屋基、镇安、袁家沟口、独树镇、四坡村、西峰镇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鄂豫皖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六支队营、团、总队政治委员,豫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八纵队二十四旅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二旅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陕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第十九军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总后勤部干部部部长,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从涉县这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近百名一二九师领导担任国家重要职务,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在邯郸召开了华北财经会议,刘邓大军南征会议。这里还是《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新华日报太行版》诞生地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印刷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邯郸涉县开播,中国人民银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银行总行在邯郸涉县诞生。左权、徐向前、刘伯承夫妇都安葬在邯郸。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和战役。 1940年6月一二九师师令部驻扎于河北涉县常乐村,同年12月迁驻涉县赤岸村,1945年12月底离开涉县。抗战八年,在涉县驻扎近六年,并以涉县为中心创建了全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最巩固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涉县因此也成为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腹心地、首府县,地处华北抗战前哨,为华北抗战战略要地,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在涉县长期驻扎。

中国抗日时期的三大主力师都是?

三大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一、第115师,原红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