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阳姓吴的是从那里来的
吴姓家谱介绍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
《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已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族姓,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
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
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宋以降,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家谱文件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吴姓家谱文献目录
全国吴氏宗支蕃衍志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杨继盛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宗支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写本 一册
全国吴王寿梦等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如胜纂写本 一册
全国吴氏先代溯源引不分卷 藏地: 美国 吴呜凤撰写本 一册
辽宁本溪吴俄尔格氏家乘五卷 藏地:辽宁本溪市城子乡朴卜村 (清)吴守恩纂清雍正间纂写本
辽宁辽阳吴守近家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清钞本 一册
辽宁辽阳吴氏族谱三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二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民国)吴恩培编1940年辽阳兴亚印刷会社精印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档案馆
(清)吴优善 吴鸿盘纂清道光三年(1823)纂 清光绪十八年 (1892)铁板本
河北泺南吴氏家谱三卷 藏地:河北泺南县文管会
(清)吴宝善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纂 光绪二十五年 (1899)刻本
河北河间吴谱一幅 藏地:河北青县崇仟镇野兀屯吴淑珍纂钞本
上海松江华亭张泽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德达辑 吴应芝续辑清嘉庆十四年(1809)仁泽堂刻本
上海松江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上海松江县博物馆
(民国)吴承祜纂 1929年1936年铅印本
江苏吴氏宗谱三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宗洛十一修清咸丰元年(1851)至德堂铅印本 三十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瑞宗等修清光绪三年(1877)至德堂木活字本 六册
江苏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丽生纂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十册
江苏吴氏汇修宗谱十二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存卷1)
(民国)吴仲山纂修民国吴氏至德堂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十五卷 藏地:江苏淋水县云合乡陈里坑屯竹窝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让堂木活字本
江苏溧水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江苏溧水县明觉乡向阳屯小吴家
(民国)吴祖起纂 1916年锦绣堂木活字本
江苏赣榆吴氏宗谱长房卷不分卷 藏地:江苏赣榆县档案馆
(民国)吴怀镡重修 1937年至德堂油印本
江苏淮阴南清河吴氏宗谱一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图书馆
(清)吴昆田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翻刻本
江苏淮阴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民国)吴其(禾+逵-辶)等重修 1921年清江柏碧山堂刊本 二十六册
江苏淮阴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清)吴芸等纂 1935年石印本
江苏扬州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引孙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朱印本 四册
江苏仪徵古望亭吴氏家谱十一册 藏地:江苏仪徵县陈集乡工农屯清道光间重印本
江苏泰州富安县吴氏重修族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图书馆
(清)吴嘉珠纂修清嘉庆十六年至德堂刻本 八册
江苏泰州海陵南圯塘吴氏族谱□□卷 藏地:江苏丹阳县图书馆(存爱字吴卷 6、忠字号卷1、2、46)
(民国)姚龙光重修 1919年木刻本
江苏高邮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江苏宝应县郭桥乡友映屯塘河队
(民国)吴金波重修 1924年石印本
江苏兴化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南京市博物馆
(清)吴春元 吴占熊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八十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哈尔滨师范大学
(清)吴章焕六修清咸丰八年(1858)铅印本 二十八册
江苏如皋吴氏重修家乘十五卷 藏地: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清)赵坤连纂辑 清光绪八年(1882)三让堂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如皋吴氏家乘三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江 吴杓等重修 1925年三让堂活字本 十四册
江苏镇江古润吴氏重修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锡纯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均安堂刊本
江苏镇江开沙吴氏三修宗谱三卷首一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吉林大学 (清)吴国桢主修 解(竹甫皿)编辑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怡德堂刻本 四册
江苏镇江延陵京江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江苏镇江市博物馆 美国
(清)吴世铮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活字本
江苏常州毗陵吴氏续修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富德吴其贤等续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 三让堂木活字本八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川法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思让堂木活字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谭墅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美国
(民国)吴祥鸿等修 1925年思让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宗谱十八卷 藏地:江苏常州市图书馆
(清)吴赓麟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诒安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宗谱八卷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
(清)吴允祥 吴有章纂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六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二十四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吴观周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德堂木刻本二十四册
江苏常州蓉湖吴氏族谱续编□□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8)民国间至德堂木刻本
江苏常州毗陵西郊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志尚等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振宜堂刊本 八册
江苏常州延陵吴氏续修宗谱十六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世仁 吴培育等修 1913年至德堂铅印本 二十册
江苏常州毗陵宣庄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德洪 吴德兆纂修 1914年木刻本 十六册
江苏常州吴氏统谱□□卷 藏地:江苏档(存卷2) 1916年至德堂刊本
江苏无锡锡山延陵(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山西省文史馆
(清)吴人秀吴世馄纂修 清康熙五十年(1711)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亭甫纂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钞本 二册
江苏无锡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四川省图书馆 (存一册)清同治间刻本
江苏无锡吴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辽宁图书馆 (存卷首、卷113) 美国
(清)吴振钧等修清光绪八年(1882)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世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祥霖等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锡山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 藏地:上海图书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至德祠木活字本五册江苏无锡吴氏统谱六卷首二卷末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叔渭等修 1916年至德堂木活字本
江苏无锡闾江吴氏续修宗谱十八卷 藏地:复旦大学
(清)吴超然修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远堂木活字本
江苏江阴严渍吴氏宗谱四十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任震初纂修清同治八年(1896)恩敬堂活字本 二十八册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翔九等九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江阴后底泾吴氏宗谱二十五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吴增甲纂修 1949年源德堂铅印本 二十五册
江苏宜兴吴氏宗谱二十一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唱续修 1929年继述堂木刻本 二十四册
江苏宜兴钟离吴氏重修忠义分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民国)吴莲溪编纂 1947年恩敬堂铅印本 八册
江苏苏州吴氏家乘三卷 藏地:江苏苏州图书馆
(清)吴潮吴文垲修 清据嘉庆六年(1801)源远堂本钞本 二册
江苏常熟新修丹阳分常熟吴氏支谱六卷 藏地:江苏常熟市图书馆
(清)吴焕文吴焯等修清光绪十四年(1888)修稿本 五册
江苏常熟海虞城东吴氏支谱一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民国间钞本一册
江苏吴县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康熙间刊本 一册
江苏吴县武山西金村吴氏世谱四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公肃等修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本 八册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谱六卷藏耻』匕京图书馆 (二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历史系
(清)吴永锡 吴定国等修清乾隆七年(1742)洞庭祠堂刻本 六册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四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哲等纂修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刻本
江苏吴县皋庑吴氏家乘六卷 藏地: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存卷26)
(清)吴经望等纂修 清道光九年至十一年(18291831)刻本
江苏吴县洞庭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懋煜辑清光绪十六年(1890)钞本 六册
江苏昆山徽州吴氏迁昆支谱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鸿畴编辑民国间苏州大苏印刷公司铅印本一册
江苏吴江吴氏族谱三十五卷 藏地:河北大学
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 6、 7)
(清)吴安国续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木刻本 十六卷
吴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近庄纂 吴祥霖补辑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六册
浙江杭州吴氏家谱□□卷 藏地:河北大学(存六卷) 钞本
浙江杭州吴氏族谱 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钞本
浙江余杭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之梁吴载有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木活字本二册浙江余杭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光煜续修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承善堂活字本八册
浙江余杭延陵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佘杭县塑料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斐续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爱敬堂木活字本
浙江萧山吴氏家谱四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瑞芝等重修清道光十二年(1832)爱敬堂木活字本 四册
浙江泰顺九绽吴氏族谱四卷 藏地:浙江泰顺县文博 (清)蔡葆贞重辑钞本
浙江嘉兴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嘉兴市图书馆
(清)吴蹯重修清咸丰九年(1860)钞本 二册
浙江海宁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清)吴芸孙 吴昌年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二册
浙江桐乡州钱吴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学浚等修清光绪五年(1879)永怀堂木活字本 六册
浙江平湖吴氏本支家谱不分卷 藏地: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清)吴若娘续修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 二册
浙江海监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本智等修清咸丰九年(1859)写本 一册
浙江海监吴氏族谱六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吴昌年 吴昌祺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 二册
浙江湖州菱湖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清)吴衍麟纂修清同治四年(1865)钞本 六册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容光续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四册
浙江湖州下塘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人民大学 上海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孝诚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刻本
浙江湖州苕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诠吴孝诜等续修 1931年刊本 六册
浙江湖州皂湖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河北大学
(民国)吴秋香 陈溶新重修 1933年世德堂木刻本 四册
浙江长兴吴氏宗谱十卷 藏地:浙江长兴县白阜乡大齐口村屯
(清)吴俊卿主修清光绪二十四年(1935)凤林堂木刻本
浙江绍兴会稽吴氏家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图书馆 (明)吴链修 林乔纂明嘉靖钞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十五卷序状志铭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有临纂修明万历刻天启六年(1626)重修本 八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三十一部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人民大学 辽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存十一部) 日本 美国
(清)吴国梁等修清道光十九年(1839)活字本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辽宁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隐编订 1916年活字本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人民大学 浙扛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善庆编 1919年刻本 一册
浙江绍兴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民国)吴邦枢等纂修 1924年刻本浙江东阳渤海郡鸡峰吴氏宗谱十二卷 藏地:浙江东阳县象岗乡 1926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存卷1)清道光十年(1830)木刻本
浙江义乌椒山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金华市文管会清咸丰五年(1855)木刻本
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德洗等纂修 1925年活字本 四十五册
浙江衢州吴氏宗谱二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礼荣重修 1917年刻本 一册浙江衢县铜峰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民国间木活字本 一册
浙江衢县延陵吴氏宗谱四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
(民国)吴长安 吴元骏等修 1948年衢城北隅居士郑荫槐木活字本四册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屯明万历十八年(1590)木刻本
浙江常山柏溪吴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藏地: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石村杨瀚八修木刻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
(清)吴鉴 吴绍达等续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木活字本
浙江常山梧峰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衢州市文管会(存卷13)
(清)吴可权修清道光二十四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厚仁吴氏宗谱□□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 (存卷6、卷末)清咸丰十一年(1861)木活字本
浙江仙居吴氏宗谱二十九卷末一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 (缺卷3、4、6、 7、 13、 18、 26)清同治十年(1871)木活字本
浙江天台吴氏宗谱略存不分卷 藏地:吉林大学
(清)吴志勤重修清乾隆钞本 六册
浙江黄岩黄邑凤洋湖头东吴氏宗谱九卷 藏地:浙江临海县博物馆 (存卷1)
(清)吴际清纂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木活字本浙江遂昌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湖山乡大畈屯清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 五册
浙江遂昌平昌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石练乡 1934年刻本
浙江遂吕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浙江遂昌县对正乡山前屯民国间刊本
浙江松阳岗头吴氏宗谱三卷 藏地:浙江松阳县樟溪乡岗头屯
(民国)吴家斌主修 1921年木刻本
安徽吴氏宗谱三十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吴燮和等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安徽吴氏重修宗谱□□卷 藏地: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存卷12)民国间兴让堂木活字本
安徽合肥东乡吴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重仁 吴门南等修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 二十册
安徽芜湖吴氏宗谱□□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存卷首、卷1)
(民国)吴官生纂 1931年木活字本
安徽泾县泾川茂林吴氏宗谱五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缺卷4)
安徽图书馆 美国 (明)吴范道等纂明万历八年(1580)刊本
安徽泾县延陵吴氏宗谱十三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吴一湫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刻本 十二册
安徽泾县石匮吴氏族谱正编六卷首一卷附旧编二卷首一卷附编二卷 藏地:河北大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本刻本 八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四代饮旌五世同堂全图一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慎月编清光绪十七年(1891)
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安徽泾县吴氏始祖图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清钞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谱系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手录 1932年写本 一册
安徽泾县茂林吴氏支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民国)吴家骏录订 1934年精钞本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世家梢云吴田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一册
安徽徽州梢云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存卷810)
上海图书馆 (存13) (明)吴大经纂明钞本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谱图续编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 (明)吴饮仪等纂明万历十五年(1587)刻本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大宗谱不分卷 藏地:河北大学 安徽博物馆
(清)吴正遂汇纂 吴阀总辑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木刻本 二册
安徽徽州左台吴氏大宗谱三编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三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图书馆 江苏苏州市图书馆 安徽图书馆 (二部)
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 (清)吴正遂编 (民国) 吴洁华补订 1934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二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考系不分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 (存三册) 美国
(清)吴允文等修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家乘世谱 藏地:江苏盐城市图书馆
(清)吴文蚧纂清光绪六年(1880)钞本 三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锡维纂清光绪间叙伦堂活字 一册
安徽徽州新安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钞本
安徽休宁商山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明)吴士信修钞明化本一册
安徽休宁商山吴氏重修族谱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宋)吴浩纂修 (明)吴士彦等续辑明崇祯十六年(1643)家刻本 一册
安徽休宁新安商山吴氏宗祠谱传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应迁辑
(清)吴献吉等续辑清康熙间刻本 一册
安徽休宁县市吴氏本宗谱十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美国 (明)吴抿 吴兆等纂修明嘉靖七年(1528)刊本
安徽休宁新安休宁乾滩吴氏会通谱十二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明)吴爵 吴斌等纂明嘉靖十一年(1532)刻本 一册
安徽休宁吴田吴氏分支统谱□□卷 藏地:南京图书馆 (存卷15) (明)吴显纂修明嘉靖十七年(1538)吴奖刻本
安徽休宁璜源吴氏族谱八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安徽图书馆 (明)吴应期纂修明万历七年(1579)保和堂刻本
安徽休宁茗州吴氏家记十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明)吴瑞毂编明万历十九年(1591)写本 八册
安徽休宁茗州吴氏家典八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日本 美国
(清)吴翟辑清光绪十八年(1892)吴厚夫翻刻清雍正十三年(1735)书院刻本 五册安徽休宁海阳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明)吴维东等修明崇祯三年(1630)修 钞本 一册
安徽休宁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明)吴维东等修明崇祯三年(1630)修 钞本 一册
安徽休宁泰溪吴氏世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明)吴怀敏重修钞本 一册
安徽休宁衡川吴氏家乘不分卷 藏地:北京大学明钞本
安徽休宁衡川吴氏宗谱聘公房摘支不分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清嘉庆八年(1803)修 钞本 一册
安徽歙县新安歙南昌溪太湖(土丘)吴氏宗谱十四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缺一卷)
(清)吴念祖修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刊本 二十册
安徽歙县仟源邑氏宗谱八卷 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河北大学
(清)吴永凤 吴兴寿等修清光绪五提(1879)活字本
安徽歙县石潭吴氏叙伦祠宗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绍周纂清光绪二十年(1894)活字本 十二册
安徽歙县石潭吴氏宗谱十六卷 藏地:安徽徽州地区博物馆(缺一卷)
(民国)吴寿根等修 1930年刻本
安徽歙县昌溪庠里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 美国
(清)吴景桓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恩成堂活字本八册
安徽祁门祁东福州吴氏宗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徽外[地区博物馆 清咸丰三年(1853)钞本 一册
安徽黟县横岗吴氏会通宗谱不分卷 藏地:安徽博物馆
(清)吴世翔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种德堂刻本 一册
安徽黟县黟北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民国)吴士恺修 1924年活字本 一册
安徽石台吴氏宗谱 藏地:安徽石台县大寅乡
安徽桐城吴家砦吴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灏 吴谦昀等续修清光绪元年(1875)木活字本 八册
安徽桐城吴氏宗谱三十二卷末二卷 藏地:人民大学
(清)吴友谦等续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仁义堂活字本三十四册
安徽桐城高甸吴氏宗谱九十一卷首一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存90)
安徽博物馆 (存卷首、卷13、918、2436、 3841、 43、 4850、 42、 5457、 5961、 65、 67、 69、 73、 77、 78、 81、 82、8491) 安徽安庆市图书馆 (存卷 378、 8091)
(民国)吴健吾纂修 1936年安庆东方书局铅印本
安徽桐城吴氏家乘小纪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
(民国)吴(门岂)生撰 1936年油印本 一册
安徽怀宁皖怀梅冲吴氏编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凤等撰修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萃英堂活字本八册
安徽怀宁吴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志强 吴祥森等重修 1914年木活字本 十三册
安徽怀宁吴氏宗谱三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藏地:安徽图书馆 (存卷首)
(民国)吴佩绅修 1921年观乐堂刊本一册安徽潜山潜阳吴氏宗谱二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清)吴承珂等修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刊本 十册
安徽潜山吴氏宗谱六卷 藏地:北京图书馆
(清)吴邦辅等续修清同治八年(1869)尚德堂活字本 六册
安徽庐江潜川吴氏宗谱八卷 藏地:日本 美国
(民国)吴学廉 吴学藻等续修 1918年木活字本 八册
福建延陵吴氏族谱十卷 藏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清)吴文炳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本 十册
福建延陵吴氏重修家谱□□卷 藏地:福建省图书馆 (存卷7)民国吴氏有秩堂活字本
福建福州世美吴氏族谱不分卷 藏地:福建省图书馆
(清)吴诚玉重修清钞本 一册
福建连江吴家路并竹兜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福建连江县档案馆 清嘉庆七年(1802)修刊本
福建连江马鼻竹兜吴氏族谱一卷 藏地:福建连江县档案馆
(清)吴茂才 吴清光重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稿本
福建同安鹿港吴氏义二房族谱不分卷 藏地:台湾
(清)吴举纂修清雍正八年(1730)钞本 一册
福建同安庄江鼎汉石壁吴氏族谱不分
。满族有乌扎拉、伍哲布勒两姓氏后为吴姓。你能不能说的在细一点啊。。哥告诉你 满洲正红旗吴氏,最后的祖先是吉林佐领,名叫富尔胡那,在这之前还有一位祖先叫异升 满族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海拉苏氏、萨克达氏、海佳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喀尔诺特氏(蒙古族)等海拉苏氏属镶蓝旗。爱新觉罗氏祖籍都写长白山,后来也差不多都居住在北京和盛京一带。因此可能是海佳氏、萨克达氏或喀尔诺特氏。吴] 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渤海国有此姓。 老姓包括:兀扎喇氏、武佳氏、乌苏氏、乌苏占氏、乌雅氏、吴札库氏、吴尔锡氏、吴灵阿氏、乌拉氏、吴穆氏、乌尔瑚济氏、乌苏哩氏、乌色氏、乌尔古宸氏、乌尔汉氏,以及加入满族的乌礼苏氏(达斡尔族)、吴扎氏(索伦)、吴克定氏(赫哲族)、乌恰尔坎氏(鄂伦春族)、乌济奇特氏(蒙古族)、吴氏(汉族、朝鲜族)等。 附:满族吴姓隶属镶白旗 吴扎拉氏(吴氏) 吴扎拉氏又写为“兀喇氏”,取首音吴为姓,祖居长白山,隶属镶白旗满洲,始迁祖忒秋和儿子敦得力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奉命到凤凰城驻防,居住在现白旗乡吴家堡子处,后营子村岔沟和民主二队也是其聚居地,岫岩满族自治县黄花甸子乡关门山村的吴姓就是从吴家堡子移居过去的。今散居于凤城的宝山,蓝旗乡蓝旗村杨木沟,吴家四沟,岫岩的黄花甸,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宽甸的毛甸子等地。按辈排字为:“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参考资料:
泰伯没有子女,姬姓吴氏虽起自他,今日吴姓却非他的直系后代,而是二弟吴仲雍的血脉。所以,许多姓氏学著作都说:吴太伯是吴姓的开氏始祖,而仲雍是吴姓的传代始祖。吴仲雍和泰伯一起奔赴今江苏省南部,在泰伯去世后,他接任吴国国君;继承哥哥开拓的事业。他去世后,葬在吴国附近虞山。至今,在江苏常熟市虞山东麓,吴仲雍的墓庐仍在。墓前原有三道石牌坊。第一道牌坊是清乾隆年间建立的,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第二道石牌坊正面是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的四字牌,上书“南国恭友”;三道石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一楹联,其文是:
一时逊国难为弟,
千载名山还属虞。
虞仲的墓穴在牌坊之后,墓上有四块墓碑,正中间一块是明代江南巡按御史路振:)6的题字,上书“商逸民虞仲周公墓”。至今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
谈吴姓,不可不提吴王寿梦第四子吴季札。
原因有三:其一,季札两度让位出亡,与吴国的政坛若即若离,时隐时出,他的一生伴随着吴国的兴亡史;其二,季札不但多才多艺,且仁德谦和,至贤至圣。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是中国道德发展史上——块里程碑;其三,季札子孙繁衍发达,今吴姓各支族谱,大多称出自季札之后,以他为始祖神,可见他实是吴姓血源史上的一位承前启后式的人物。
初,季札回避王位,从王室出走,逃到延陵乡下,耕田种地当农夫。长兄诸樊无法,只得将季札所逃的延陵一带封赐给他作为采邑。时人因此称他叫做“延陵季子”。
季札(季子)封延陵,家室也跟随到此,更有一支后裔世世代代居在这里,因此,延陵成为后世吴姓的郡望之一。季札所封延陵邑,遗址在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秦时为延陵县,隶属会稽郡;汉代改为毗陵县;西晋改毗陵县为晋陵县,又分毗陵县的暨阳乡置暨阳县,又分丹徒曲阿乡延陵镇置延陵县。毗陵县就是今天江苏常州市,暨阳县成为今江苏江阴市,而延陵县即今江苏省丹阳市,今县西南仍有延陵镇。后世延陵郡望应包括上述二个县及今常州一带。
季札去世后,葬在他逃耕和初封地延陵。《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毗陵上湖中冢者,延陵季子冢也,去县七里。上湖通上洲。季子冢古名延陵墟。”上湖在今江苏常州市东,原芙蓉湖的西北部;明代以后已围湖成田。而杜佑《通典》载:“晋陵申浦有季子墓。”申港即今江苏江阴县西的申港。吴人为了纪念季札,又在他的墓上建立祀庙。而今天江苏省有五处吴季子的庙:江阴申港一处,丹阳延陵镇西九里庙一处,常州市存三处。相传,季札去世后,孔子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而今天五处季子庙中都有此碑。
丹阳县的季子庙。相传白秦汉以来,庙中香火不绝。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狄仁杰奏毁江南各*祠;只有九里季子庙独被保存不毁;唐代时,孔子所书十字碑就见于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曾命殷仲容摹拓碑文。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肖定重新摹刻碑文,置于季子庙中,改修庙宇。宋元佑年间,宋润州知府杨杰奏请降旨封季子庙为“嘉贤庙”。南宋宁宗时赐封季子为昭德侯。每年四月十三日、八月十八日举行祭祀仪式。今天丹阳县的季子庙,十字墓碑仍在;原已断为二,今天的碑是1982年重新修好的。
江阴申港的季子庙,原来规模也很宏伟。据宋常州太守朱彦《江阴季子庙碑记》说:江阴申港的季子墓,才是古代延陵季子的真墓。这个结论是朱彦派江阴县令赵士淝查访考证出来的。当时这里已有季子庙在。于是,朱彦又从丹阳季子庙中摹刻孔子十字碑,置于申港季子墓上,并设立季子神象祭祀
可惜,如今江阴申港吴季子庙和常州市的三处季子庙,庙宇殿堂湮没荒废,仅十字碑存。
根据各种吴姓家谱资料以及经典、正史记载,季札娶夫人颜氏,生了五个儿子,个个都有德操、才华。长子早逝,名字不见记载,现已无从稽考。《札记·檀弓下》记载说,季札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今山东莱芜县西北),今此处仍存吴延陵季子长子墓,且也有孔子所题“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存,大概是后人从江苏摹刻来的。二子吴征生也迁齐国,三子吴重道,四子吴子五,五子吴木熹。吴季札这四个儿子的后代,人丁繁衍发达,宗族日益昌盛繁荣,逐渐又分衍出后世大部分的各吴氏分支,构成今天吴姓成员的绝大部分。所以,今天的吴姓各支,多以吴季札为始祖神。
据姓氏书记载,吴季札居延陵,其后裔又有以“延”为氏和以“延陵”为氏者。所以,延陵季子又成为今日延氏和延陵氏的开姓始祖神。
吴姓起源- -
吴姓起源
关于“吴”字:
“吴”字,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大约到东汉以后,汉字规范化。“矢”部已开始改成“天”。东汉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平,他和袁康写了一部著名的书叫《越绝书》,他在书的末篇中用拆字的方法,隐语式地道出了自己的姓名。书中说:“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今天的吴姓人在向初见面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时,往往也都说姓吴——“口天吴”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这种情形对于当代的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原始壁画中甚至是一种世界性的主题,因为它描绘的其实就是一幅人类童年时代狩猎生活的图画。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这种人就叫吴人。原始人类狩猎时常身披虎皮,这从当代非洲原始部落的狩猎生活和原始舞蹈中仍能看到,在《水浒》武松打虎那一回中我们也曾看到过这种身披虎皮的狩猎者。所以,古代“吴”字又常加“(虎-几)”首,作“虞”,吴人又因此叫虞人。先秦文献中常有虞人,是指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从读音上看,吴字的读音与“呜”、“哇”、“喔”、“喂”等象声词相近,它极可能就是原始人狩猎时喊叫的声音。“吴”字除了会意外,还是一个表声的文字。
“吴”字作为语言的符号,虽然可与“虞”、“(虎-几+鱼-攵)”、“(吾攵)”等字通假,但作为人们血缘出身标志即姓氏的“吴”,却从来不与“(虎-几+鱼-攵)”、“(虎-几+鱼-攵)”等混用;西周以上,“吴”“虞”不分。自秦汉以后,“吴”、“虞”二姓始已区分清楚,除极个别的如《隋书》中“吴卓”也写作“虞绰”外,唐宋以来至今,“吴”、“虞”二字作为姓氏则更加泾渭分明。
吴人
“天吴”这种人面虎身的怪兽作为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
《山海经》中的《海外东经》记载说:“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大荒东经》中也有近似的记载。据书中描绘,这是一个有八个头、八只腿、八条尾巴、人的面孔、虎的身子的庞然大怪兽。我们从上面转录自古本《山海经》的插图可一睹其神秘、怪异的风采。
这个半人半兽的怪物,就是古老的原始狩猎氏族——吴人的图腾兼始祖神。“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
“天吴”人面虎身,这与吴人的狩猎生活密切相关。吴人以狩猎为生,而“虎为百兽之王”,因此,吴人崇拜一种似虎的动物,这种古动物可能在先秦时变得稀少而绝迹了,吴人便是以虞为图腾,“天吴”的原型即是虞。在前面的吴字解字中,我们曾指出,猎人常身披虎皮作为一种狩猎时伪装和欢庆收获猎物时的摸拟动物动作的舞蹈装扮。所以,像吴常加“产”作“虞”一样,“天吴”不但形象似虎,它的名称在《南山经》和《大荒西经》中又称作“天虞”。
“驺虞”的特点是跑得极快,这与“吴”字下从“矢”密切相关,也与吴人狩猎生活的善于奔跑的特点相同。但“天吴”又是人的面孔。
吴人属于炎黄族系,最初居住在今山西、陕西一带。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吴人在这一带留下了许多以“吴”或“虞”命名的地名,如吴山、虞山、虞城等。大约在炎黄之世,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的向东扩展,吴人也被迫大规模东迁,到尧舜之世,吴人已有许多支系都迁徙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原来保佑子孙狩猎时多有所获的族神“天吴”,这个时候当然就又得变成保护吴人子孙在与江湖大海打交道时平安、丰收的“水伯”了。也正因为如此,有时又将吴族的吴字,与鱼挂起钩来。在金文里,吴国的“吴”,就可通作“(虎-几+鱼-攵)”了。甚至吴字有时也写成“圣”,像一条鱼。
吴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为黄帝轩辕氏后裔。
吴姓人物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吴权的,他的后代是我国乐曲的发明者。
那个因为勇敢剽悍,善于狩猎而以“吴”为称号的原始氏族,在尧舜以前的活动,《尚书》、《春秋》、《国语》、《史记》等经典史书都记载阙如,只有以广博、繁杂著称的宋人罗泌《路史·国名纪》中,才以吴权的氏族为第一个吴氏族。《路史》说,吴权是炎帝之臣。可见吴人最初是从属于炎帝、黄帝部族集团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一个有趣、奇异的故事:吴权的妻子叫阿女缘妇,她与炎帝的孙子当时为黄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奸怀孕,三年后一胎生3子,分别叫鼓、延、殳。鼓和延传说是钟的发明者,也是乐曲的最早发明创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齐姓等族的始祖。
吴权属于远古的吴氏族,《路史》已说得明确,其实,吴权不但是人名,它还极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为这样,有的书又说吴权是颛顼时的人,传说各异,无须深究。陈明远《中国姓氏人全》说:吴权的后裔以吴为氏,成为吴姓的一支。
中华民族以黄帝作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成员,名叫吴枢。
到颛顼帝时,又有个叫吴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后担任火官——祝融。吴回是远古吴人中又一个杰出的半人半神的人物。他是颛顼高阳氏的曾孙,老童之子。到高辛氏 (帝喾)时代,吴因迁居吴人之地而称吴回。吴回之兄重黎担任了高辛氏的火官,叫做祝融,后因办事不力被高辛氏帝喾消灭。这样,吴回接替重黎担任帝喾高辛氏的管火之官,任祝融。祝融之官的职责,一是观测天空的火星火宿,另外掌管部落用以照明、取暖、熟食的大火,这是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一件极神圣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吴回担任祝融后,声威远振,死后被尊为祝融神,典籍把他列为中国远古的三皇之一。祝融与火打交道,死后成为火神,也叫“朱天菩萨”,乡间民俗,一遇火灾,则口中大呼“朱天菩萨保佑平安”,双膝跪地而拜。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与南方相配,于是火神祝融又成为五方帝中的南方之神。
吴回成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领后,吴氏族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分离成八个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吴回生陆终,陆终娶西南鬼方氏妹一个名叫女媸的为妻,剖腹生产,一胎生出六个儿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这六个儿子,又各成为一个氏族的首领,拥有自己的姓和氏。昆吾氏是陆终的长子,本名叫做樊,他的氏族分离出去后,居住在昆吾,大约在今山西安邑一带,氏族被赐姓为“己”,以地名氏,叫“昆吾氏”。后来昆吾氏东迁至河南许昌一带。传说昆吾氏是陶器制造业的发明者,《说文解字》:“昆吾,圜器也,”昆吾本身就是壶的别称。昆吾氏的后裔繁衍发达,产生出昆吾、樊、昆、吾等姓氏。“吾”字古音与“吴”通,所以,又有一部分吾氏改用“吴”而成为后世吴氏的一支。《路史·后纪》:“昆吾”下注:“氏书又有吴氏”。如果说吴回从吴氏族同化于重黎祝融氏并分化为祝融八姓是古代吴人的一次离异的话,那么昆吾氏之后一支改从吴氏就是吴族的一次小小的回归。但这是《路史》的说法,至今尚未见到有吴姓自称为昆吾之后者。
帝喾时,犬戎部落有一个英勇善战的首领吴将军。吴人在高辛氏时,有一支加入西方犬戎部落,以狗为图腾。吴族中的一位杰出者,以英勇善战成为犬戎部落的首领,史称为“吴将军”。吴将军能征善战,与中原高辛氏领导的华夏部落集团为敌。帝喾高辛氏克敌无方,只好以重赏求才:谁能砍下吴将军的人头来见,就许诺将自己两位美丽倾城的公主嫁他为妻。诏令下达后,无人应征,后来高辛氏身边养的一条狗杀死了吴将军,娶了公主。
夏代少康时有个人叫吴贺,他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载有其事。《中国姓氏大全》说:“传说中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有吴氏”。吴贺见于《帝王世纪》,他曾与羿比射。其实,吴贺就是古代吴人中的一员。吴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权即吴,它在夏商时代一直存在。《路史·国名纪》就说:“(商)纣时亦有吴伯。”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诗经》记述了关于姜螈生周族首领弃时的传说。相传姜螈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螈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女原)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转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代农官。传至不窋(ku)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颤-页)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室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室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宣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建吴
太伯、仲雍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无锡梅里,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 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吴国与吴姓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
安徽阜阳姓吴的是从那里来的
本文2023-09-25 06:29: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00604.html